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老县城探访记

2016-12-23 13:50| 热度:52057 ℃ |作者:贺云翱|来源:运河儿女|我要投稿

我的老家在宝应县城北面5、6里路的乡下。小时候进城有三条路线:一是经过京杭大运河河堤;二是穿过几个村庄,从老城的北门外大街入城;三是行走于老宝应县中学大门口向北的大路。近几年回家过年时,我总会抽时间去重走当年的几条进城之路 ...
宝应老县城探访记(六)

  新年期间,我和当年的中学同学谈起了20世纪70年代在宝应县中学读书的日子。那时我们是宝应县中学的高中(一)班,在高中10个班里,我们的各门课的老师大多是教研室主任,而我则是(一)班的班长。那时我们的教室外面有个假山,山坡上满是翠竹,下课时我们喜欢从小径登上山去俯看整个美丽的校园。可是现在的校园、教室、小山、竹园都已面目全非,不仅如此,连校名也被改掉了。教育市场化的做法同样会对文化传承造成伤害。可能我们会以为,把全县最优秀的教师、学生聚在一校,每年能考上几个北大、清华,考上几十个复旦、南大、浙大就成了基础教育的辉煌业绩和市场品牌,但是,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对全民素质提高的作用便在这教育市场化的喧闹中受到了摧折。“钱学森先生之问”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但教育的功利化、市场化,教育目的的片面化无疑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我不是为我们曾经读书的地方如今被改头换面而婉惜,而是真心地感到宝应初、高中教育的市场化路径是否要值得认真检讨?因为在我和家乡许多老师、学生、家长的交流中,他们都对现状表达了不满和忧虑。

  春节在家乡几天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期间还要去给老师、母亲扫墓,去看望师母、亲戚和老同学,为了能更多地了解宝应老县城,在回南京的最后一个上午,我只能叫上一辆三轮车,让师傅带着我走街穿巷,我拍下一座又一座老建筑,记下一个又一个老地名,无论是它们多么残破,多么生疏。我怕它们会在政府的开发中消失,会在市民的改造中变形。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一种记忆,前些年在南京举办第三届世界遗产论坛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说过:没有记忆的人是植物人,没有文化记忆的城市也是“植物性”城市。是的,“记忆”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文化积累、传承、创新的最重要的条件,无论是人还是城市,离开文化的积淀和滋养,离开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它也就成为一个徒有其表的“失忆者”。所谓“宜居城市”除了良好的生态、交通、公共服务等之外,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宝应老县城保存着悠久的文化,它是一个地区文明的凝聚和积淀,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整体性价值远远还没有得到认知和展现。据说,我的朋友、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先生前几年已应邀为这座老县城制订了保护规划,但规划迄今却还停留在纸上,无法得到落实。

  我希望还应该为这片老城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历史遗产而言,保护和利用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我知道,宝应县和苏南市县相比,还是一个不够发达的地区,目前政府的施政方向主要还是提升GDP和经济实力,主要还是解决民生的物质问题,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们相信,随着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等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现,正如国内外很多城市的主政人所言: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尤其是城市型、街区型的历史遗产仍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的深厚的文化生命力将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和巨大的创造力。

123456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穿过岁月的大淮调上一篇:老街人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