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荷乡宝应铜管乐的故事

2020-4-17 16:05| 热度:11297 ℃ |作者:范敬贵|来源:泽文梦笔|我要投稿

如果没有彼此的同学情,就不知道姚长号对宝应铜管乐有那么多的情感纠缠。姚长号,个子虽然不像东北大汉般魁梧,但也很粗壮结实。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充满了多情,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

  荷乡铜管乐的故事

  文/范敬贵

  如果没有彼此的同学情,就不知道姚长号对宝应铜管乐有那么多的情感纠缠。姚长号,个子虽然不像东北大汉般魁梧,但也很粗壮结实。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充满了多情,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风流倜傥。

  姚长号缘于铜管乐而得名,铜管乐,(吹奏乐器)。是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原始的号角仅用作祭祀,教仪,和巫术士的行医,赶鬼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前进,曾也用于传讯,行军等。

  铜管乐器,是一种将气流吹进吹嘴之后,造成嘴唇振动的乐器。字面上的意思是“嘴唇振动的乐器”。要在按键乐器上改变音高,有两个方法能够办到:一、压下按键改变管子的长度,二、演奏者所吹出的气流改变嘴唇的振动频率。

  铜管乐历史悠久,铜管乐队产生于英国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那时很多工人在业余时间都热衷于参加政治活动,老板们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于是纷纷资助工人们成立铜管乐队,老板们的目的达到了,早期的铜管乐队也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

  中国第一支铜管乐队诞来生在天津。1881年(清光绪七年)天津水师学堂建立后,自在学生中建立了一支铜管乐队,并于1883年(光绪九年)到百上海演出。1896年(光绪度二十二年)至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间,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他接受了问德国教练的建答议,在军队里组建了中国第一支铜管乐队。

  据我了解,宝应铜管乐的起始与成长,应该离不开姚长号。印象中,十四五岁,我与姚长号同在宝应“五七中学”。在“五七中学”宣传队时,学校赵庆成老师就为他们购置了四支步号,姚长号、刘宝选、肖志和、朱日升等同学自学入门,并代表“五七中学”参加了迎“中共九大”的宣传活动,威风极了。那时在宝应一石激起千层百浪,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此,吹号像燎原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姚长号说:“学乐器没有天才只有努力,吹号,是我儿时的梦想,也是自己的爱好。15岁才开始学习长号,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培训,完全靠自学,‘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从此,宝应城乡有了铜管乐的吹奏,很震撼。引领了宝应铜管乐的起始与发展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

  姚长号在文艺方面很有天赋,他读初中、高中时,都是学校宣传队领头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70年代初,他和吴晓波、薛水利、纪成、季开平、朱辉、夏明、马哓士、谭智华、扬琴、徐进军、吉智、朱重英等文艺精英,在宝应工人文化宫组织了一场露天中秋文艺晚会。没有帽子、帽微、服装、道具,自己设计、自己做。

  这场演出深受众人欢迎。后来各方面的邀请也就源源不断,他们连演数场,轰动了宝应城,引起了县总工会、县文化馆等领导的赏识和重视。姚长号以此为荣,同时也更加以号为乐。

  姚长号77年在二轻局宣传队,结了南京马志明乐队的后裔马万宁,(宝应淮剧团乐队小号)小号遇见了长号,十分投合,真是如鱼得水。加上镇文化站长纪开平、县文化馆长朱日升等领导的引领和支持,他们配合县各级文艺宣传队演出伴奏,参加多届扬州市的文艺调演,姚长号的长号才艺,就像那个芝麻开花---节节高!

  78年,宝应著名老中医庞老仙世,鉴于庞老先生在宝应德高望重,姚长号他们第一次用小号、长号、竹笛、手风琴等乐器组织了一支特別的乐队,为庞老先生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盛大庄重的葬礼,震天骇地!从此,铜管乐送葬在宝应悄然的流行,并兴盛起来。

  从70年代起,以姚长号为首的铜管乐队伍不断扩大,先后培养了郎丛庆、姚红旗、扬龙明、王乃富、陈楚亮、谢留臣、乔峰超弟兄等许多新队员。宝应职校为社会需求,还特地增加了铜管乐培训课程内容,这些学生在姚长号他们的辅导下,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实践,刚毕业,就被宝应华联商城特招为华联军乐队,张晓明担任队长。

  铜管乐在宝应名气越来越大,社会效应也随之强大,铜管乐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县商业大厦组建了一支军乐队,宝应淮剧团乐队杜小号——杜元兵任教练兼队长;县供销大厦组建了一支军乐队,县文化馆朱日升馆长任教练,任爱龙任队长;县制药厂组建了一支军乐队,原宝应“五七中学”宣传队乐队朱辉任队长兼教练......

  姚长号他们79年搞的中秋晚会,管弦乐联奏《春天的故事》,《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走在大路上》将宝应铜管乐推向高潮,兴起的宝应军乐吸引了烟草、酒类宣传的眼球。特邀姚长号他们多次在省内各县市巡回吹奏演出,宝应烟草公司特地为他们购置了10套麻固呢军乐队正规制服,这也是他们第一套服装,个个神飞气扬。

  连续多年,姚长号他们不断的接到扬州、江都、邗江、邵伯、高邮、淮阴、连云港等地以及各行各业开业剪彩、奠基、婚庆、迎宾等活动的邀请。除此以外,宝应各乡镇的文艺青年、民间艺人也兴致勃勃的学吹铜管乐,姚长号喜上眉梢。

  如今,街头巷尾,民间乐队为数不少,他们虽然有各式服装、道具包装,但姚长号看惯了自己,在寻觅当年的影子。始终觉得有些惋惜,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本文系泽文梦笔(ID:zewenfjg)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