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垄上夕拾之五:老家的天际线

2021-3-6 14:40| 热度:42741 ℃ |作者:庄稼|来源:宝应生活网|我要投稿

天际线是城市建设术语,我想借用一下。少年时代,也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老家小南庄三十几户人家,清一式草房。我家是富裕中农,房子最高。虽然也是草屋,但是九架梁,有砖根脚。重要的是,爷爷告诉我们的,我家屋面 ...

  垄上夕拾之五

  老家的天际线

  庄稼

  天际线是城市建设术语,我想借用一下。

  少年时代,也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老家小南庄三十几户人家,清一式草房。我家是富裕中农,房子最高。虽然也是草屋,但是九架梁,有砖根脚。重要的是,爷爷告诉我们的,我家屋面下边,挨着铺了一层土坯,可以有效地防御外火。我们村子挨着芦荡,村子里一年到头草連天草連地。防火可是大事。

  我家屋后大桑树的高度在村里也是数得上的。放学以后,一出校门,抬头就能望见半里路外我家大桑树上那硕大的喜鹊窝。看到它,幼小的心暖暖的。同时又有点忿忿不平。两年来,我一直想接近一下喜鹊窝,倒不是掏蛋抓小喜鹊,这个爷爷是坚决不让干的,我只是想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喜鹊窝的精巧。可是,这个窝落脚点实在太高,聪明的喜鹊似乎知道这一带桑树最结实,无须担心它断裂,它选择筑窝的树枝在最顶端,只有我们的小膀子粗。在小伙伴中,我爬树还是比较厉害的,腰粗的主杆近两丈,我一鼓作气就上去了。爬二层杈枝,更没有问题。但是,上到鹊窝下面的杈枝时,因为枝条细、离主杆远,树枝左右晃动的幅度明显加大。我紧紧抱住树枝不再动弹,等着树枝稳定,此时,两只闻讯赶回来的大喜鹊,围着树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既象对我警告,又象向我爷爷求救。我有点心慌意乱,只是下撤,宣告空中探索失利。

  除了高屋顶和大桑树,小南庄还有一样突显在天际线上的物件,就是村子东头的大风车。

  那年代,我们还没有看过汽车,也没有看过柴油机,在我们眼里,大风车十分神秘。首先是它的伟岸。车蓬,高过我家屋顶,也高过我家大桑树。其次,它相当复杂。六张布蓬被风吹动后,首先使架在空中的水平的天軸轉动,天軸顶头有磨盘大的“拨”,“拨”上有一周木齿,天軸的轉动带动被木齿咬合的垂直于地面的站軸也轉动起来,站軸下端的“拨”和木齿又带动平行于地面的地軸,最终带动水车。生产队的几十亩老沤田,常年就靠这架风车提水。

  初一那年,一次听班长吹牛,他说起风车,让我肃然起敬。班长说,他们经常在风车不工作的时候爬上风车,双手抱着扯蓬的风车竹子,双脚踩着风车竹子顶头的铁丝,然后由地面上的人推着风车轉,直至越过最高点再松手,让人随着风车晃荡。那个登高凌空的感觉,如同神仙。

  那年代,历经传统农耕文化的熏陶,乡下人“力大为王”,二百斤担子上肩腿不打晃,大家都高看他一眼。受大人影响,在我们小孩中,成绩好固然有人羡慕,但勇敢、摔跤厉害,似乎更有同学追捧。我那时心目中的男神,就是单骑救主的赵子龙。班长的话,让我的手一直发痒,星期天一回老家,我就喊上玩伴,试图模仿。可是来到风车跟前,望着风车架子顶端那么高的天,我终究没有胆量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开始通电,老家的天际线上随之有了高高的电杆和凌空的电线。也就在那年代,村里冒出了好几幢楼房。老家的天际线一下子上移了一丈左右。

  向往高空,似乎是人的本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天际线的上移而提高。

  老家天际线发生巨变,是最近三年的事。让人着实应接不暇。前年,邻居扣龙大爹爹家承包田里矗立起了一座几十米高的大铁塔。紧接着,让铁塔与铁塔連贯的胳膊粗的电缆,横挂在了我家屋西的天空中,上上下下好几层,总共有十多根。架线师傅说,这十几根电缆把你们隔壁四联村东荡里太阳能板发的电,送到高邮变电站入网。一天要送几十万度电。比螃蟹值钱多了!

  这让乡亲们惊喜不已!往日养鱼养虾的东荡,如今装上太阳能板,把阳光变成了电力,同时,太阳能板下面,大部分水面还能继续养虾。

  这边惊喜还没有平静,那边又有了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离我家三里路,隔壁高夏村的稻田里冒出了一个足有城里三十层楼高的白色的庞然大物,直插云霄。笔直的钢质圆筒立柱,直径十多米,巨大的叶片没有吊装前躺在地上,看上去有两个篮球场那么长。在县城工作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这个风力发电大风车,一座投入2000多万元。它占地不足半亩地,创造的产值却能超过几百亩稻麦田。

  眼下,站在老家小南庄河南,不用挪步子,抬头举目就能在南边北边和西边的天际线上,清楚地看见35座高矗的大风车。县城的朋友又告诉我,除了附近我看到的,还有远处的,我们县的栁堡、山阳农村也有一批这样的大风车。全县加起来,风电项目总规模已达673兆瓦,投资约58亿元。光伏项目已达797兆瓦,投资50多亿元。也就是,两项投入超过了108亿元人民币。

  望着被铁塔、大风车重塑的乡村天际线,望着大风车上硕大的“深圳能源”四个字,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近七十年的小南庄人,百感交集。

  乡村是资源最丰饶的地方,乡村却是资金最稀薄的地方。振兴乡村,就要大力开发宝贵资源,让资源变成财富。而这,必须有大量资本注入。这个 ,仅凭老乡们口袋里的存款单子,是远远不够的。乡村振兴不光是乡村的事,光靠乡村自己,振兴不了乡村。乡村振兴一定要眼睛向外,下气力招商引资,千方百计把城市工商资本引到乡下来。城乡工农联手,乡村振兴才能演出大戏,做出大文章,乡村天际线,才能不断地有新的攀升。

  来源:宝应生活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