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漫话服装

2022-9-28 13:54| 热度:34542 ℃ |作者:梁永胜|来源:宝应生活网|我要投稿

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识,同时也经过一个漫长不断完善过程,是人类一个同自然抗争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必须彼此相互依靠才能生存,原始人不仅群居而生,而且还共同从事狩猎、采集 ...

  漫话服装

  文/梁永胜

  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识,同时也经过一个漫长不断完善过程,是人类一个同自然抗争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必须彼此相互依靠才能生存,原始人不仅群居而生,而且还共同从事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以获取食物,然后平均分配。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装束是至为简单,无论男女老幼皆以树叶、兽皮为衣,其功能也是十分单一的,只是为遮挡烈日,抵御风雨、严寒的困扰和蚊虫、野兽袭击,这是人类服装的雏形。

  进入石器肘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人开始使用石制锐器,且逐渐掌握割裂兽皮的原始技术,穿戴上开始按照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的需要进行制作,由于火的发明使用,从而结束了茹毛饮血、树叶为衣的生活,人类终于向文明跨出了重要的步。但是将不规律的兽皮披在身体上,不利于活动,能否有一种工具能使它们连接起来,这就促成骨针的发明。1933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掘出一根磨制十分均匀的骨针,针长8.2厘米,一端挖上一个小孔,作引线这用,证明我们的祖先在1.8万年前,便巳经能用兽皮制衣服了。

  大约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磨制的石器和绘有几何纹饰的陶器,其中便有纺轮。纺轮的出现,标志着当时制作衣服的原材料巳经不仅局限于兽皮了,而是又前进了一步,开始采用某些植物纤维,利用纺织技术织布做衣了。早期使用的纺织原料大多以野生的麻、葛为主,人们先将麻、葛中的纤维抽出,再用纺轮捻成麻线,最后织成粗麻葛布。原始纺织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向文明再次迈进了一大步。

  养蚕及丝制品的出现,无疑对古代服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服装标准的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即从原来的保护身体、防寒避暑、遮羞辨性的原始功能,向着审美化、艺术化、实用化多项功能的方向发展。

  有神农氏“身自耕,妻亲织”和黄帝的元妃嫘祖西陵氏育蚕、制茧、织帛的传说。据《淮南子.汜论训》记载:“伯余之初作衣也,谈麻索偻,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将传说中黄帝时期的大臣伯余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造衣服的人,而且还将织布的工序描写的十分具体。

  “衣裳”在现代汉语中是对服装的统称,古语不然:衣专指上衣,裳专指下裳,下裳不是裤子,而是一种长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衣裳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商周时期的服装。上衣下裳为主流,上衣为窄袖右衽交领式,下身穿裙式短裳,腰间系有一宽带,带下前腹处还下垂一长条斧形饰,叫做“韦毕(音bi)”或黻(fu),也就是后来礼服上称之为蔽膝的饰物。它最早出现,据说是为了护生殖器,裳内穿一种无裆的套裤。衣裳的领、袖、底边大多有比较宽的缘。周代的纺织业得到空前发展,服饰艺术和服饰水平都有长足的进步,建立了规范化的服饰制度,还专门设立了掌管服饰的官职。冕冠是周代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专供天子、诸侯和卿大夫等各级官员在参加各种祭祀典礼时穿戴。成语“冠冕堂皇”出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在西周末期之前,服饰以上衣下裳的形式为主流。春秋时期,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连属形式的服装,这就是深衣。据《礼记.深衣篇》记载可以解释为:腰间的宽度应为衣的一半,挂肩(腋部)的高低应以肘臂活动方便为度;袖子的长度,应以臂长之外再能反卷回来过肘为合适;腰带的位置应在两胁之不、髀骨立上。下裳部分用十二条布帛制成,代表十二个月份。衣袖和领子各成方圆,接缝应垂直,下裾应齐平。深衣在春秋战国极度盛行,它不分老幼,不论尊卑,甚至跨越了职业的界限。

  这时期出现了中国服装史的一次革命。“胡服骑射”,战国国君赵武灵王,为争夺霸主,毅然决定效仿胡人,组成战斗力强大而灵活机动的骑兵部队,并令士卒学习骑马、射箭。对服装进行改革,采用胡服,用比较简单利落的短衣紧袖、长裤革靴的胡装,来代替宽衣肥裳的传统中华服装,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由于赵武灵王冲破陈规旧制,终于使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较大的服装改革获得成功,赵国也走上了强国之路。

  秦汉时期的服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统一服饰。最有特色是甲衣,用甲片编缀成形,主要由甲身、背甲、甲膊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用牛皮绳或麻线穿缀连接。甲片以皮革或金属片制成,圆弧形,一件甲衣一般由大小140枚甲片组成。秦代除甲服具有特色外,基本上沿用了战国各诸侯国的旧式,以袍服、深衣为主流。

  汉承袭秦代风格,汉武帝时期对服饰制度开始重视,初步制定了朝臣的服饰等级制度。汉代的服装主要有深衣、袍、单衣、襦、夸等。单衣是一种礼服的衬衣,又是宴居时穿着的便衣。它是用单层丝帛或麻布裁制而成的袍式衣装,白色,与袍服相比稍短,内无衬里。妇女上襦下裙的装束在秦代兴起,至汉代盛行。上襦的形制为短衫式,襦衣多作斜领右衽,袖子比较宽大,穿用时一般习惯把襦衣的下端束于下裙之内,而下裙往往提的很高。桂袍是汉代妇女常穿的一种袍服,底部有用衣襟围绕形成的两个尖角形似圭器所以叫桂袍。祷又作“绔”,即裤子,(纨,很细的丝织品,纨绔,指古代贵族子弟的华美衣着,纨绔子弟,指专讲吃喝玩乐的子弟),汉代妇女所穿的祷有两种,一种是裤腿稍短而合裆的绔,叫做“穷祷”,使用时也是把祷套在裳裙的里面,这种裤在宫中很流行。另一种是裤腿较长的裤子,裤口比较宽肥,有点类似于南北朝时普遍流行的大口裤。汉服是中华民族服装的标志,现代每逢祭祀大典时,都要着汉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这是中国服装文化发生质变的重要时期之一,同时也是各民族服装文化相互交融并展现新的特色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传统的深衣渐渐消失,袍服成为正式的礼服之一;夸褶服开始盛行;妇女服装整体上以上身短小,下体宽博拖长的“上俭下丰”式装束为时尚,男士宽衣大袖,女士宽衣博袖。这与北魏孝文帝锐意改革分不开的,为与中原文化融合,全面的变俗改革,以汉代的服装取代鲜卑服装、以汉语取代鲜卑语、将鲜卑的拓跋姓引为汉族姓氏、民族间通婚等措施,加速民族大融合。孝文帝的变俗改制与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恰好一来一往。前者是大规模引入、吸收汉族的传统礼仪和服饰文化,后者是吸入、借鉴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服饰。这两次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特性,即兼容性和互逆性。

  隋唐五代时期的服装。这段时期普遍流行各式圆领袍,圆领、窄袖、长及膝下,至唐太宗时,又出现了一种在膝盖部位加一道斓线的袍服,以表示对上衣下裳的祖制的继承。缺胯袍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袍服,它的特点是在袍子两侧胯骨以下处开衩,称“开胯”。由于这种袍便于活动,一直被当作军服,同时也受到一般百姓喜爱。唐代服制明文规定,缺胯袍为“庶人服”。为区别等级制度,隋初百官朝服为赭黄色文绫袍,隋炀帝大业五年,用紫色作为五品以上官员与五品以下官员至庶民的区分标志。唐初,高祖初定服饰制度时,规定赭黄色袍为皇帝专用服,群臣禁用,后人因而常常用“黄袍”比喻“帝位”(后有赵匡胤篡位时,黄袍加身之说)。武周时期曾一度废止李唐的部分服饰制度,改用铭袍为官服。铭袍是在袍的一定位置绣有铭文或其他图案来区分官员等级,图案以美禽悍兽,对明清的官服制度有着影响。

  盛唐以袒乳风盛,宫中与民间纷纷仿效,以袒胸为美。其服装为身穿方领或圆领襦杉,下着长裙,衣领开得较大,有外着半臂或披巾。裙子是隋唐时期妇女穿用的主要下裳之一。裙者将裙腰提得很靠上,很多人提高到胸乳,较为时尚。女着男装,或称“著丈夫服”,是唐代妇女服装的又一突出特色。

  宋代时期的服装。宋代的民服,主要包括巾、幞头、帽、直裰、衫祆、褐、背子、半臂、鞋等基本衣饰和辅件。直裰是一种长衣,下面无澜,所以叫直裰。澜衫是宋人仿照古代深衣上衣下裳的形式,又参照唐代澜衫的形式制成的袍衫。褐衣是用粗织葛麻布缝制而成的上衣,褐衣身长较短,故叫“短褐”,劳动者常用衣装,是劳动者的代名词。背子,是宋代人们穿用最为普遍的服装。背子的式样多种,有斜领加带式、对襟开胯式、直领长袖式、斜领短身式。按宋代服制规定,官员不能在典礼等正式场合穿用背子。《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两人穿长式背子。两宋时期,妇女仍旧以衫、襦和袄为主要上衣,下穿各式窄裙或裤子。宋代女子的衫、襦形制式样较多,主要为直领对襟式,这种衫子都比较宽博。此外还有介于衫、襦之间的上衣---袄,祆以夹衣居多,有的还在中间夹絮棉,这就是后来的棉袄。宋代妇女下裳以裙子为主,其次是裤子。唐代风行的“石榴裙”(石榴裙是唐代年轻女子极为亲睐的一种服饰形式,这种裙子色如石榴之红,不染其它颜色,往往使穿着它的女子俏丽动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祟拜倾倒的俗语)和五代时期盛行的“百褶裙”依然盛行。抹胸是宋代女子的内衣,其式样与现代女子所着胸罩相似,较宽长,“上可护乳,下可覆肚”。

  明代时期的服装。明代服装及饰品最为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排斥胡服,恢复传统。“上采周汉,下用唐宋”,禁止胡服、胡浯、胡姓。二是突出皇权,扩大皇威。冕服成了皇帝和郡王以上皇族的专用服装,延续两千多年的君臣可以共用冕服的制度发生了变化。三是以儒家思想为基准,强化官员服饰之间的等序界限,达到见服便知官品的效果。补服在官服中最有特色,是在恢复使用唐宋圆领袍的胸背部位,各附缀上一块方形补丁,补丁上绣有各色禽兽图案,以分别标出他们的官阶等级,文官美禽,武官悍兽,清承明制。一般男子的服装以袍衫或短褐为主,衣袖宽肥,有圆领,也有直领和斜领。穿服上有等级规定,举人、监生、贡生等都穿澜袍,袖子比较宽博,袖口有黑色缘饰。衙门中的差役、皂隶等一般穿用棉布制成的青色布衣,衣的腰下部打有许多密褶,腰间还束有红布织的腰带。庶人衣袍长度要“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五寸”(《明史.舆服志三》)。明代的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袍子等。对颜色限制,禁用大红、鸦青及黄色等高贵颜色。

  清代时期的服装。“剃发易服”是清统治者用残暴的政治手段强令汉人废汉俗、汉服的法令。无数汉人不从而遭杀戮。褂,是满族人的一种民族传统服装,类似于宋明时期的衫或袄,比袍短些。其具体形制为圆领,右衽,两袖宽窄适中,平袖口,衣襟有大襟、对襟两种,两襟一般以扣襻相连。多作礼服直接穿在外面。清代民间一般男子的服装以满族的袍褂为主,还有马甲、裤。这种袍服很少开衩,袖口既有马蹄袖式,也有平袖式。马甲,清代亦称“背心”或“坎肩”。马甲的襟式有大襟、对襟、曲襟和“一字”襟等多种,根据季节变化有单、夹、棉之分。裤子经过两千余年的演变、发展,到清代巳趋于成熟。可分为两种式样,一种是有裆和腰的裤子,其腰部较长,大腿处及裆处都比较宽松,裤腿长及足面。另一种是无裆的套裤,设两裤筒,无裆、无腰,穿在长袍或长褂里面。

  清代满族妇女的服装与男子服装大致相似,也是以袍褂为主,但袍服大多不设马蹄袖,为平袖式,袖口也不像男子袍服那样紧,袍长一般能盖往双足。袍服大多有领,到清末袍袖和袍身巳经变得比较窄瘦,袖长也缩短,逐步展露出女性线条美。坎肩(背心)也是妇女常穿的服装,其形制与清代男子坎肩差不多,领口大多做圆领,衣襟有对襟、大襟和琵琶襟等式样。领和衣裾有很宽韵缘边。汉族妇女根据清制易服令“男从女不从”,仍沿袭明代的传统,上身多穿各式长衫或花祆,有的则在衫祆的外面另加穿加一件类似背子式的长背心,下身仍以穿各式各样的裙子为主,裙装是汉族妇女的传统服装之服,有“马面裙”“月华裙”“弹墨裙”“风尾裙”不同时期轮换流行,清末又开始流行穿裤子,盛行加滚。由于满汉妇女长时间生活共处,服装习俗也在相互影响和融合。

  民国时期的服装。满清王朝推翻后,服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取欧美服饰基础上,综合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而设计的,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贴,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面2个袋盖倒山形,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盖留有插笔口,袖口有3粒饰扣,下装为西式裤。该装造形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男性即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1929年4月,经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为法定制服。“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按《辞海》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充分展现东方女性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之美,构成众多曲线美。上世纪20年代,成为最普通的女子服装。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沦海桑田,服装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男性以中山装、解放装为主,女性以列宁装、对襟中装为主,式样简单,颜色单调,旗袍被蒙上小资产阶级色彩,服装政治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也迎来服装大变革,人的思想解放带来了服装大解放,牛仔服、喇叭裤、连衣裙,茄克衫等奇装异服,冲破了旧的传统服装观点,祟尚美观,追求舒适,成为潮流,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汉服”“唐装”是我中华民族服装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先人为守住这份魄宝而付出过血的代价。(参考书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赵联赏《中华文明史话---服饰史话》)

  宝应法院 梁永胜 壬寅年初春作于扬州半闲书屋

  来源:宝应生活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