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查看内容

“宝应军”铭文砖的发现及宝应置军史考

2012-11-4 14:37| 热度:9647 ℃ |作者:宝应论坛|我要投稿

1963年,退休干部蔡家驹先生于江苏宝应县原天平乡吉乐村某窑厂发现一块带有“宝应军”铭文字样的残砖(微残),现藏于宝应县博物馆。①此砖长29、宽9.8、厚6.7厘米。在砖一头顶端部阳文楷书“宝应军”三字,右向横书 ...
    1963年,退休干部蔡家驹先生于江苏宝应县原天平乡吉乐村某窑厂发现一块带有“宝应军”铭文字样的残砖(微残),现藏于宝应县博物馆。①此砖长29、宽9.8、厚6.7厘米。在砖一头顶端部阳文楷书“宝应军”三字,右向横书。此砖铭文不仅佐证了“宝应军”设置的历史,也为研究宝应在当时的战略地位提供了实物资料。②
    本文意欲对宝应置军的历史做一番考述,确定其起废时限,然后分析其时代背景、地理形势方面的原因,以此得出宝应在宋元时期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的认识。
    一、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军
    据史载,唐代曾有“宝应军”,为中央禁卫军之名。《新唐书?兵志》云:“代宗即位,以射生军入禁清难,皆赐名‘宝应功臣’,故射生军又号‘宝应军’。”《旧唐书?宦者列传》中就有宝应末年,宦官程元振充当宝应军使的记载。“宝应军”铭文砖发现于宝应县,当与远在京城长安的中央禁卫军无涉,而应是行政区划之名无疑。
    宋代的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路,实施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军、监是两宋行政区划中出现的新单位。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五代时,后梁和后晋为了防制契丹,或加强对某一地区的控制,个别设置军。这时的军不仅管兵马,也辖有土地、民政,但各军皆不辖县。在宋代,军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一般是军事重镇或要冲。宋代的军分为两个等级,即军和军使,两者区别为:一,军与府、州、监同级,而军使实际只是县级行政单位,因种种原因需增加事权时才加军额,其行政长官仍为知县,但事权重于县。二,军与府、州、县一样,隶属于路,而军使则隶属于府、州。三,军之下有一二属县,而军使一般则仅辖倚郭县。
    由上可知,宝应军当是宋代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之一,且多与军事相关。
    二、宝应置军的年代  
    薛国屏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宝应县”条言,“宝应县,南齐置安宜县,治今县西南。唐上元三年(762)改宝应县,治今址。南宋宝庆三年(1227)升宝应州,寻改宝应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安宜府,二十年复改宝应县。”并无宝应置军的记载。检索李昌宪先生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附录《宋朝省地政区沿革表》,也无宝应置军的历史记载。可见今人研究,对宝应置军的历史皆已忽略,“宝应军”铭文砖的发现,不仅证明这段历史的存在,而且也提示我们应该去探究廓清之。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县志中已经提到宝应置军的历史。如据1994年出版的《宝应县志》记载,至隋初境内始统一为安宜县。唐上元三年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将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此名沿用至今。南宋期间,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明隶高邮州。清属扬州府。
    又据《宝应历代县志类编?地理类》第一章《建置沿革》载“宝应县”:“唐肃宗上元三(762)年,改安宜为宝应,属楚州。五代杨吴,宝应属楚州。南唐宝应县。周宝应县。宋宝应县,属淮南东路楚州。宋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县如故。宋末升宝应为宝应军。县如故。元初为宝应军。至元十六年,改安宜府。二十年废府为县,后属淮东道高邮州。明宝应县,属扬州府高邮州。清宝应县,属扬州府。”
    由上所引可得出这样的认识,宝应之名始于唐代上元三年,一开始即是作为县一级行政区划而存在,在南宋宝庆三年以前都隶属于楚州。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南宋末一度升宝应为宝应军,元初袭之,至元十六年改宝应军为安宜府。至元二十年废府为县属高邮州,宝应作为安宜府的年限为5年。明清宝应为县隶属扬州府。
    但据《宝应历代县志类编?地理类》第一章《建置沿革》载“建置沿革简表”中有关隋至元情况如下:  
    隋——安宜县,治平安故城。  
    唐——安宜县、仓州、宝应县,治宝应城。  
    北宋——宝应县、宝应州,治宝应城。  
    南宋——宝应县、宝应军,治宝应城。  
    元——宝应军、安宜府、宝应县,治宝应城。
    同是一本书,论点却异,此“建置沿革简表”认为宝应州设于北宋,而南宋先是宝应县,然后由县改为宝应军。与上述宝应州置于南宋,然后由州改军的说法不同。估计编撰者非一人,故有不相统一的看法。
    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宝应州”条云:“北宋庆历三年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同书“宝应军”条云:“北宋庆历中以宝应州改名,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元至元十六年改为安宜府。”同书“宝应县”条云:“唐上元三年以安宜县改名,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北宋庆历三年升为宝应州,后又改宝应军。元至元二十年又改安宜府为宝应县。”魏嵩山先生也认为宝应设州是在北宋时期,而且更进一步指出宝应是在北宋庆历三年(1043)设州的,而后在庆历年间改为宝应军,这个改为军的时间当在庆历三年之后,而庆历总共8年,故改军应在庆历八年之前,即1043—1048年间。
    如今的问题是设军的年代,到底是北宋庆历年间置宝应军,还是在南宋置军?
    经钩沉史料,发现大多都持“南宋置军”说。
    《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扬州府》载“宝应县”条曰:“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县。宋因之,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寻又升为军。元至元十六年,改置安宜府。”
    可知,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后不久即设为宝应军,直至元代改置安宜府。并无北宋设州、军之事。
    《大明一统志》卷12“宝应县”条:“(宝应县在唐)上元中以获定国宝更为宝应县。宋初因之。宝庆中,升为州,后又升为军。元初为宝应军路,改安宜府,后罢为宝应县,属高邮府。”
    《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2“宝应县”条载:“(唐)□(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县,以属楚州。宋初因之。宝应(庆之误)三年升为□(州),绍定二年降为县,□□中□□为军。元初为宝应军路。至元十六年,改为安宜府,直隶行省。”
    另外在《(嘉靖)惟扬志》卷2和《(嘉庆)广陵事略》卷1中均有“(南)宋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后又升为军”的记载。胡三省注《通鉴》时,对“太元四年,秦兵六万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条的“三阿”解释曰:“三阿,在今宝应军之地。”③。胡三省为南宋时人,此条可作为宝应南宋为军之一例证也。
    以上所列史料,可证宝应置军的时代当是在南宋。
    遍查北宋时期的史料,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有关北宋庆历三年之事,及整个北宋均无宝应设州置军的记载。检索李昌宪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附录《宋朝省地政区沿革表》第731页,亦无北宋设州、军之事。可见宝应在北宋一代一直是作为县而存在的,且一直隶属楚州。唯独在《(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中记载为北宋置军。据《(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五载:“宋庆历三年置宝应州,寻改州为军。元至元十六年,改置安宜府。”
    可见魏嵩山所持的北宋庆历年间设军的说法,其实来自于《(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而该著作者清人洪亮吉所言“宋庆历三年置宝应州”实为宋宝庆三年之误而已。魏嵩山不察,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沿袭其说,而致有此误。
    由上所考,可证宝应置军在南宋无疑。但究竟具体是什么年代,史书并无清楚记载④。我们可以试推测之。以上史料已经明确说明,宝应军的设置是在宝应州之后,那么宝应州的时限又如何呢?据《方舆胜览》卷46“宝应州”条载:“上元三年,县尼真如获定国十三宝,以其年为宝应元年,改安宜县为宝应县。皇朝因之,宝庆三年六月以蒙国进宝玺,诏年谷屡丰,雨旸时若,可谓受宝之应,以宝应县升宝应州。今领县一。”《宋史全文》卷31:“(宝庆三年六月)甲子,诏淮东宝应县升为宝应州。”《宋史?地理志》“楚州”条下载:“(宝应)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譽?訛
    又《宋史全文》卷32端平元年(1234)正月壬戌条言,“诏以宝应州依旧为保(宝)应县,同盐城县隶淮安府(州)”。?譽?訛
    由此可知宝庆三年,蒙古进献宝玺,恰遇当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遂被认为是受宝之应,即升宝应为州。至端平三年乃依旧为县,隶属淮安州。从1227年到1234年,宝应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划存在时限8年。
    在升州后才有置军之事,可见宝应置军应该是在端平元年(1234)改县之后。
    宝应军的下限,我们已经明确,即至元十六年。《元史?地理志》“高邮府”条下云,“宝应(上),旧为宝应军,至元十六年为安宜府。二十年,废府为县,来属本府(高邮府)。”据此条可知,从南宋末到元代至元十六年改为安宜府之前,宝应一直为军,至元十六年便是宝应军的年代下限。我们以此往上推,或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十四年三月)壬子,宝应军人施福杀其守将,降于淮东都元帥府。诏以福为千户,佩金符。”《钱塘遗事》卷9“丙子北狩”条载:“(丙子三月)初七日,过宝应军。”丙子即南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1276年三月,投降元朝的南宋皇室被押送前往上都,路经宝应时,宝应为军。可知公元1277、1276年,宝应为军。据《元史?伯颜列传》载,伯颜伐宋,于至元十二年九月“戊寅,会师淮安城下,……庚辰,……拔之,……丙戌,次宝应军。戊子,次高邮。十月庚戌,围扬州。”又据《宝应图经》载:“德祐元年,元淮东都元帅博罗欢、副元帅阿里伯,以所部兵溯淮而进,九月丙戌,次宝应军。德祐元年七月,元兵追李庭芝至通海口,降扬州及高邮、宝应等城。”⑥可知元军占领宝应是在至元十二年,此时宝应已经升为军,宝应军的设置当是由南宋朝廷所置,时间肯定在1275年之前。
    1959年1月,在苏州市黄桥乡发现一座元代墓葬,据出土墓志铭得知,墓主人吕师孟,生于南宋端平元年,至“三十岁,作郡权,发遣宝应军,一时人物英妙秀发。”吕师孟30岁时即南宋景定五年(1264),此时宝应已置军。于是将宝应置军的时代可上推到景定五年即1264年之前。
    又据《宋故宝应军签判郭公贡父墓志铭》云,郭贡父曾于南宋宝祐三年(1255)至宝祐六年“辟宝应签判”,即做过宝应军的签判。由此可证,宝应在宝祐年间已置军。于是,可将宝应置军的时代上推到宝祐之前。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无论是升宝应州的宝庆三年,还是降州为县的端平三年,抑或是早已置军的景定五年和宝祐三年,都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可见宝应州、军的设置都是赵昀在位时所为。宝祐至端平间只有嘉熙和淳祐两个年号,又根据前引史料得知,设州后不久,“寻又升为军”,可见,州、军之间的变动时间当是很短的,应是在距改县的端平年间最近的嘉熙年间,即1237~1240年,这应该是宝应置军的年代时段。
    可见,宝应是在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置军,至宋末30多年一直为军事重地,元仍旧为军,直到至元十六年南宋彻底灭亡后才改为安宜府。从1240~1279年,宝应为军时限至少有39年。
    这样,我们可对宝应的行政设置得出一些修正结论:宝应之名得于唐上元三年,唐时为县。五代、北宋均为宝应县。南宋初至宝庆三年亦为宝应县。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寻又改为县(1234)。南宋嘉熙年间置宝应军,元代至元十六年改置安宜府。
    三、宝应置军的历史背景
    军的设置,有所谓“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的说法。一般于边关扼塞、道路冲要、山川险僻多聚寇攘之所,以及农民武装起义频发的地区设军,往往驻扎军队,以控制形势。从宝应置军的历史,可看出宝应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形势环境,而在当时的军事、政治上占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宝应地处徐淮后方,江淮要道,为长江外围之屏障,东临黄海之滨,西连江淮平原,中有沟通江淮的邗沟(今运河),湖荡众多,地广水宽,自古即为水陆运兵的走廊,屯兵之重地,被列为淮东控扼之一。所以研究者均认为宝应历来都是江淮用兵之地。
     以下参考杨学年先生的研究,对宝应作为战略控扼要地的历史地理情况作一概述。《水经注》、《太平寰宇记》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欲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掘邗沟,向东北经宝应县入淮,通战舰北上伐齐,成为当时的军事要道。《汉书志》记载,楚汉相争时,射阳、平安、东阳(原宝应县境)争夺也相当激烈,初为项羽地,羽亡后韩信为楚王,属楚地。宝应界于楚汉之间,战局很不稳定。其后,吴王刘濞反汉,曾往来兵役数次。汉末三国,对宝应之地的争夺尤为激烈,曹、孙、刘、袁,群雄逐鹿,战争频仍。东晋时建都建康(南京),为对付北方诸国兵扰,将高宝诸湖作为军事通道,于永和年间命陈敏开永和沟(今大汕),以沟通樊良湖(即高邮湖)津湖水运。南北朝时期,更是朝秦暮楚,在160余年中,宋、齐、梁、陈与北魏、北齐、北周竞相争夺,宝应之地曾七次因地荒而并入山阳。据《山阳县志》载,南朝宋文帝元嘉末年,曾决白水塘水淹北魏军。北方战祸,灾民纷纷南迁,当时小小的安宜故城(今宝应)即侨居东莞、阳平二郡,北兖州亦曾侨寄于此。隋文帝伐陈,在宝应县东领兵南下,曾在今宝应县西安丰镇的太仓修仓储粮。隋炀帝巡幸扬州,途径安宜,曾受到江淮起义军杜伏威的阻击。唐初名将尉迟恭曾驻军淮宝,镇守海防,宝应大小县桥均为尉迟恭所建,曹甸镇定善寺古钟上第一功德祖就铸有尉迟敬德的名字。唐肃宗上元中,射阳湖曾驻军屯垦,亦农亦兵。《五代史》载904年,荆南高季兴封为秦王,九月败楚师于白田(今宝应县城)。后周显德五年(958),周世宗伐南唐,造齐云舰数百艘,凿通楚州北神埝,数百艘战舰沿高宝诸湖南下,皆达于江,尽取淮南。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镇楚州,在宝应县芦村筑土城屯兵,《宝应图经》中称之为韩王城,并在王营、胡营、康营、大、小营设五营,作为水域前哨阵地。宋金曾在淮宝一带反复争夺,绍兴、宝庆年间,均有宋兵五千屯宝应。淳祐十一年诏移一军,戍守宝应。1231年,组织射阳湖渔民数万家,大治船舰,以舟师谋习水战,自淮及海相望。总管韩良、戚永升率多浆船入射阳湖击贼。德祐二年(1276)民族英雄李庭芝与金兵战于白马湖,又战于宝应,后牺牲于扬州。由上所陈,可证知宝应的确为南北交汇之津要,是南北战争的军事重地,其战略地位不可轻忽。
综上所述,南宋时宝应为抗元的前沿重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为达到强化军事的目的,曾于嘉熙年间置宝应军。如《康熙宝应县志》所言:“江淮用兵,升为宝应军”。⑦到了元至元十六年南北基本统一,宝应军的设置已无必要,遂废宝应军为安宜府。此即宝应军设置的历史背景。  
    注 释:  
    ①此块“宝应军”铭文砖资料,承蒙宝应博物馆季寿山馆长提供,谨致谢意。  
    ②其实“宝应军”铭文砖的发现,早在清代即有出土者。据《宝应县志类编》第338页言,南京的甘福先生在道光乙酉年(1825)做宝应县校官时,于宁国寺所得36块砖中便有“宝应军”铭文砖。又据刘文兴《看盦琐记》(《考古》1937年01期)转载清人朱士端的《宝应宁国寺宋砖跋》,得知宁国寺建于唐贞观年间,至道光丙戌年(1826)夏天大殿遇火灾。癸卯年(1843)重建时,清理墙址,得铭文砖数种,内即有“宝应军”铭文者。但目前得见实物者唯有宝应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一块。此处附带要说明的是朱士端《宝应宁国寺宋砖跋》中所记另有“宝应右军”砖铭文,如与之同出的“镇江左军”、“高邮中军”、“泰州前军砖”、“□东水军”、“强勇军”、“敢勇军”、“副司右军”等砖所示,此为屯戍宝应的军队之名,而非地方行政设置,这些记有屯戍军队名的铭文砖,从侧面证实了宝应在当时的军事地位。而同出的“平江府”、“高邮军”、“招信军”、“淮安州”,包括“宝应军”砖在内,这些铭文则为地方行政设置之名也。  
    ③《后汉书疏证》卷17云:“《通鉴》:太元四年,秦俱难、彭超拔盱眙,执高密内史毛璪之,秦兵六万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胡三省曰:三阿在今宝应军之地)。”   
    ④仅见明代刘基所撰《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二“宝应县”条载有置军年号,可惜不能辨读,“宝应(庆之误)三年升为□(州),绍定二年降为县,□□中□□为军。元初为宝应军路。”但应该是在绍定二年降县之后置军,当无疑问。  
    ⑤《宋史全文》所载端平元年宝应由州改为县的说法,与《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的绍定二年(1229)降县的说法不同,当以时代较近的《宋史全文》说法为是。  
    ⑥⑦从《宝应图经》、《康熙志》所引史料,皆转引自《宝应县志类编》一书。不详注。

     作者: 符永利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宝应头条

更多>

最新资讯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