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走进宝应县人社局人力资源市场,两句最为显眼的标语映入眼帘。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围绕县委县政府“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要求,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等措施,努力满足县内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的用工需求,全面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为百姓增收和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实现推荐就业15359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68人。全力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为22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86万元。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2991人,创业培训1650人。 多措并举保障就业 “保障就业就是保障民生。”面对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就业群体的多元化,县人社局就业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努力为更多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为全面掌握全县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县人社局认真开展重点企业和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用工调查,了解企业全年用工需求。对康而富电子、森萨塔科技、骏升科技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个性化用工分析,定期解决企业用工“瓶颈”。制定实施全县重点企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工服务方案,开展“一对一”包保企业活动,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利用每周定期招聘会为企业开展及时招聘、专场招聘、外出招聘和网络招聘。 为使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就近找到合适工作,县人社局还抢抓春节、农忙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黄金时期,开展“就近就地就业,提升幸福指数”、“春风行动”为主题的多形式宣传招聘活动。2015年春节和荷藕节共举办两场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提供就业岗位11362个,达成就业意向的5032人。 此外,还帮助企业解决个性化招工问题,举办宝珠电器、宝生聚酯等企业专场和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专场招聘会17场,累计服务各类企业6854家次,采集就业岗位114092个,达成意向性协议29392人次。 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在充分保障本地百姓就业的同时,县人社局还积极引进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宣传网站、制作微信视频、发放宣传图册和光盘,广泛宣传我县工业经济特色,大力推介重点企业业绩,及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吸引外来人员来宝就业。根据我县产业特点,开设电子、纺织、机械加工等定向培养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我县工业企业实习和就业。位于泾河镇的凯翔电气一度时期短缺一线操作工达50人,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后高薪引进河南一名管理人员,这名管理人员先后从当地带来100余名员工,直接充实到公司生产一线,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迎刃而解。 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没有过硬的技术就没有较高的收入保障。县人社局在保障基础就业的同时,通过实施各类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过去我就有回来创业的想法,但是苦于思路不清晰,直到这次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班,才搞明白如何创业。”安宜镇“80后”小张参加创业培训班后如是说。据悉,今年以来,县人社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真抓实干推进创业培训。全年举办创业培训班12期次,培训学员1650人,有638人通过培训实现了自己的“老板梦”。 县人社局还坚持围绕城镇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指导培训,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企业内部技能提升开展职工岗位提升培训。先后为骏升科技、大成羽绒、康尔富电子等30多家企业“订单”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打造一批农村劳动力蓝领专家、技术能手。扩大农村劳动力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持证比率,提升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促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其技能收入在务工收入中的比重。 加强“名技师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建设,遴选8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列入到县第一批名师工程,成立了县首个乱针绣“名师工作室”,培养申报了一批乱针绣产业的高级技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完善政策扶持就业 我县是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农民增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举全县之力,推进劳务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县人社局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努力营造创业环境,不断激发全民创业意识,全力实现充分就业,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县人社局就业处不断创新制度建设,努力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在用好、用活、用足现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相继完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支撑全民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保障体系。 为使我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我县于2010年启动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平台建设“六到位”标准,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扶持和帮助。2011年底,全县241个行政村、26个镇居委会均已建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站。2012年,我县被省就管中心确定为全市唯一一家省人力资源配置服务网试点县,2013年初,我县在全省率先使用省人力资源配置服务网,推出了掌上智能招聘会系统,求职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系统,成功实现了网络与实体招聘求职同步、城乡招聘求职同步服务机制。 就业援助帮扶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不仅要解决有能力上岗人员的就业问题,更要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就业。近年来,县人社局始终将残疾人就业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为残疾人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残疾人借助这一平台,成功寻找到满意的求职者和就业岗位。 射阳湖镇小伙小祁患有肢体残疾,身残志坚的他掌握了电脑维修技术,之前一直在集镇上班,工资收入较低。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残疾人专场招聘,找到了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仅提高了收入,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安宜镇罗巷社区的小魏先天患有残疾,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会计专业的学习,取得了相应资格证书。在县人社局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为了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2015年初,县人社局联合残联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此后每季度一期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如期进行。30多家招聘单位提供适合残疾人岗位180多个,涉及工种36个,吸引了300余名残疾人参加应聘。 及时为援助对象上门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就业帮扶;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集中为有就业需求的援助对象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依托就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特色培训活动,集中为有技能需求的援助对象进行培训……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让就业困难家庭实现了基本就业,拿到了基本收入,解决了生活难题。 健全机制推动创业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兴起,致力于创业的人群越来越多。县人社局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类机制推动全民创业。对全县相关部门、单位创业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筹成立了1家省级定点创业培训机构,15家县级定点创业培训机构,按照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原则,建立了有20多名专兼职人员参加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各部门、各镇(区)的职能优势,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与相关部门和镇(区)联合举办创业培训班。采取“就业帮扶行动”创业培训进社区、“农村致富带头工程”创业培训进农村、“创办中小企业”创业培训进企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创业培训,将新一轮创业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 此外,还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创业需求,以SIYB培训为主,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个别指导,就近就地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让学员亲身感受和体验创办小微企业的有效步骤和科学方法,切实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我县鲁垛镇针对当地实际,开展乱针刺绣创业培训;山阳镇开展水产养殖创业培训,并邀请省、市专家亲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易于掌握,便于创业。 资金往往是困扰创业者的一大难题。针对部分创业者资金不足的现状,县人社局、财政局和人民银行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扩大了贷款对象,放宽了二次贷款,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让创业者找到家的感觉。我县已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10家,不仅为创业者减免租金,还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创业培训、工商税务减免等各种优惠服务,催生了各类群体的创业积极性。2014年我县成功创成省级创业型城市,并先后有6名大学生创业项目获省级优秀项目,分别获得奖励10万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