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悦图视界 图说历史 查看内容

在没有街拍的清朝,他们才是街头时尚的主角

2016-4-6 14:51| 热度:11349 ℃ |来源:网易|我要投稿

若干容易被历史风尘湮没的小人物的服饰被外国人用画稿精心记录。在没有街拍的清朝,他们是街头时尚的主角。策划/网易原生内容中心原点 相关专题:  若干容易被历史风尘湮没的小人物的服 ...

  【行乞募捐的僧人】图中是一个信奉佛的僧人。在中国,佛教的信徒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宗教。僧人修了脸,剃光了头发,以一种虔诚祈祷的姿势乞讨。为佛祖服务的热情使得他们更频繁地跪拜,但并没有使他们的肉体遭受更严重的损害。因为他们的膝盖上套着棉布做的护具,里面填有厚厚的棉花。

  【巡夜人】在古代接近午夜的时候,所有的城门和道路上的关卡都会关闭。夜晚的路上只有巡夜人的影子,他们敲竹片来提示时间,路上盘问他们遇到的人。巡夜人会提着一个写有他们名字及归属地的灯笼。

  【皂隶】判官身边有很多的随从,判官出行时在前面开道的就是他们。如果有人拒绝让路,他们就会挥动手中的棍棒迫使人们让路。他们其实很少需要动用武力,因为在行进的同时会敲击棍棒,发出一种警示的声响以提醒人们,从而为行进的队伍开路。他们的腰带还可以当做鞭子或绳索来惩罚或捆绑那些冒犯者。

  【做帽子的人】图片中展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夏天佩戴的帽子制作场景。帽子由最细的藤条细致地编织而成的。冠面外用于装饰的毛细软又轻盈,这种毛长在一种特殊品种的牛的胃里,处于装饰的目的而被染成了鲜艳的红色。上早朝的时候官员们习惯把冠面上的红缨摘下来,不过只能一直这样戴27天。

  【绣娘】古代人很重视刺绣这一手工。他们可以在缎子、丝绸、丝绒上刺绣,绣成花及其各种奇异的图案,然后再把这缎面缝在其他底面上。

  【造箭师】中国的箭主要是用冷杉做成的,有时候也会用芦苇。这些箭的头部会有一块菱形的锐利的铁。

  【瓷器修理匠】瓷器在中国很普遍,很多普通的家用器具都是瓷制的:盘子、杯子、罐子等。修理匠用小钻子做瓷器修复的工作,他把细细的金属丝穿过这些小洞,使得这个大碗能够在修补后继续使用。

  【书商】如果书中出现对正义和秩序的否定,这些人将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公开惩罚,而且这些书的购买者将受到周围大多数人的嫌恶,出版商也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钱商】钱商仔细检查硬币,然后从他面前摆着的铜钱中拿出与当下兑换价相对等的数量给别人。一旦怀疑硬币的价值,就用他右手中的工具来检验。中国古时的钱币不会标记帝王的头像,认为皇帝的肖像在商人和下层人的手中不停流转是对皇帝权威的不敬。

  【渔民】肩上的工具是用来捕鱼的,能像可折叠的屏风那样打开。这些小杆子放置在水底能够挡住鱼的通路了。渔民有很多捕鱼的方法,还有的渔民训练鹈鹕帮忙捕鱼。

  【农妇】和裹小脚的商人女儿不同,她们露着脚,依靠繁重的劳动及受雇于人赚取微薄的钱来维生。图片中的妇女正用木桶挑着农夫或者花匠需要的肥料。据说在中国的某些省份,一些已婚妇女很强壮,也很勤劳,她们能像牲口那样拉犁耕地。

  【捕蛙人】中国的下层社会人民在吃的方面并不是那么讲究,只要是自然死亡的动物,他们都照吃不误。穷人会吃青蛙、老鼠。士绅阶层则认为小狗会是不错的食物。古代有专门的捕蛙方法,如图片中呈现的那样,人们在夜晚用一个装有火的金属网来捕蛙。

  【捕蛇人】在中国及亚洲的其他地区,有一群人是依靠捕蛇来维生的。他们有一种本领,可以用手温柔地滑过蛇的身体而不至于惊扰它,直到接近它的头部后迅速地抓住它,以使它无法逃脱也无法伤害到他们。这些蛇身上的毒囊和毒牙被去掉之后会被放在一种小篮子里,正如捕蛇人挂在腰带上的那种。

  【酿酒师】古代的中国士绅阶层喝的酒是一种用大米酿制的酒。首先把大米和其他原料掺杂在一起,用水浸泡一些时日,然后将它们煮沸,在发酵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浮渣。浮渣下的纯酒浆流进酒罐里。古人习惯于把酒加热了再喝。

  【砖工】古时大多数地方的房子都建在夯实的地面上,除了商人的房子。一层用来做仓库,另一层用来做工作间,房屋里面整洁地刷着清漆和镀金装饰,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砖比较长和薄,用模具烧制的砖普遍有着淡淡的灰蓝色。

  由英国人乔治-亨利-梅森著的 《中国服饰》首版于 1800 年,上至官员贵妇,下至贩夫走卒,笔触无一不及。在西方出版之后引发来华热潮。这些画稿是《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国服饰与风俗图鉴》中的一部分。

12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