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悦图视界 图说历史 查看内容

“化龙桥”的工厂时代

2016-5-21 16:39| 热度:12540 ℃ |来源:腾讯图片|我要投稿

化龙桥一度在“老重庆”的印象里是破旧、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然而,上世纪50—80年代,这里曾经很“辉煌”,拥有各种国企、私企200多家。很多老百姓都想进化龙桥的国营大厂,也是重庆女 ...


  化龙桥一度在“老重庆”的印象里是破旧、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然而,上世纪50—80年代,这里曾经很“辉煌”,拥有各种国企、私企200多家。很多老百姓都想进化龙桥的国营大厂,也是重庆女孩最愿嫁的地方……《你好,化龙桥》摄影展,搜集了曾经作为工业集聚重镇——化龙桥的工业历史记忆,呈现了自上世纪50年代起,重庆工人阶层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化龙桥的工业在重庆占有较重地位。化龙桥鼎盛时有200多家工业企业,近5万人,其中超过一半属于厂矿企业职工。当年流传的顺口溜:小妹小妹你快些长,长大嫁给弹簧厂,三天一只鸡,两天一个膀……说的就是位于化龙桥的弹簧厂、中南橡胶厂等国营大厂的职工。在这里当工人不但待遇好,找对象也不愁。图为化龙桥全景。


  计划经济时期,嘉陵路密密麻麻分布着微电机厂、电气厂、红岩弹簧厂、特种电机厂、铸机厂、阀门厂等企业,其中军工企业最威风。图为化龙桥一工厂110KV电流电压互感器通过鉴定后欢迎场景。


  早些年间重庆如化龙桥这般,以70、80年代青砖、红砖房为主的老工业片区不在少数。撇开几个商圈,大转盘,这种样子其实就是重庆。十八梯也好,化龙桥也好,都是重庆的来路;所有的去处,都和来路有关;钢铁如梯石,也是城市向上的来路,能看清来路,便不疑惑去向。图为工人生产车间。


  这些尘封在档案库里面的照片,使我们进入一个隐秘的洞穴。重庆的城市性格养成与塑造的过程中,其独特的一面跟自身所经历的工业城市角色有莫大的关系。图为曾经的街景。


  “人们的惯性思维,会扎实地记住代表每一个时代的符号,却会忽略社会发展的过程,会忽略社会的主体是人。殊不知那些被淡忘的、身处这些过程中的人和事,才是城市发展史的核心,是记录城市发展的活字典。”策展人戴伶如是说。图为女工生产照片。


  1959年的工业生产。

12下一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