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刘宝楠新论(下)

2016-6-4 15:34| 热度:8828 ℃ |作者:刘金城|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自明以来,研究宝应文史的,并不乏其人。但用时最多,数量最大,成就最卓越的那还是刘宝楠。己经成书或有稿的,有《宝应图经》、《宝应刘氏清芬集》、《宝应文征》、《汉射阳石门画像考》 ...
  刘宝楠的方志学与金石学
  刘宝楠的学术成就主要在经学,但是,他是一个有着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不仅是经学大师,也是一个杰岀的方志学家与金石学家。
  刘宝楠对宝应文史的研究,贡献是重大的。
  自明以来,研究宝应文史的,并不乏其人。例如,朱克生的《明代宝应人物志》,刘中柱的《安宜名胜纪略》,刘赞勋的《重修宝应县志辨》,朱彬的《邑乘志余》、《白田风雅》,乔载繇的《白田风雅前编》,成孺的《宝应文苑事略》,还有朱辂的《朱止泉先生年谱》,佚名的《白田王公年谱稿》,刘文兴的《刘端临先生年谱》,《刘楚桢先生年谱》等。但用时最多,数量最大,成就最卓越的那还是刘宝楠。己经成书或有稿的,有《宝应图经》、《宝应刘氏清芬集》、《宝应文征》、《汉射阳石门画像考》等。
  刘宝楠的《宝应图经》,始作于嘉庆十四年,时年十九岁,成于道光三年,刘宝楠的第一部著作。它是一部私纂的宝应地方志。梁启超将它作为纯属方志体例而避其名者的典型而提岀的,按其意,宝应图经就是一部宝应县志,只不过它不是官修,而是私撰的罢了。
  《宝应图经》的写作,是岀于对宝应县志的不满,他认为《宝应县志》“论今粗备,考古并疏,凡此三难,即城邑之沿革,湖运之变迁,槽运之通塞,缺而不讲。”究其书内容,主要的属于历史地理学范畴。也可以这样讲,刘宝楠的《宝应图经》,主要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宝应文史的。
  梁启超将刘宝楠的《宝应图经》列为方志学的名著。刘台斗为之作了序,评价颇高,称之为,“筒而能明,博而有要,良史哉”。
  《宝应图经》的主要成就在于:
  一,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研究了宝应,解决了宝应县志三难,也是宝应文史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二,系统地研究了古邗沟运河演变史,成为运河学的重要文献。
  三,为刘勰作传,并为刘勰确系宝应人进行论证,提供了历史性依据。这虽说是一家之言,但直到目前为止,尚不見辯驳。
  四,对方志学的改革,起着开拓作用,也为新方志学的建立,作岀典范。
  自《宝应图经》岀版后,一直成为宝应新编县志的重要参考资料。
  《宝应文征》始纂于嘉庆十九年,刘宝楠时年二十四岁。成于何年无考。但《后记》写于丙午秋,是年为道光二十六年,估计稿成于这段时间。《宝应文征》,初名《象求集》,取象网求遗之意。上溯明季,下迄近代,凡有诗文都在甄录,厥家数十,为卷百余,乃改名为《宝应文征》。卷帙浩繁,未能付刻。
  《宝应文征》虽然散佚,但《象求集序》尚存,序中较全面地介绍了宝应明清两朝文学的概况,这对研究这个时期文学有重要价值。
  《宝应刘氏清芬集》,十卷,凡录诗六十五人,文二十一人,网罗刘氏成化以来三百余年十有二世之诗文。
  清芬集保存了刘氏十二世诗文,又有刘宝楠的征文启与刘赞勋跋,对刘氏文学有关情况的介绍,这无论是对刘氏家族的研究,还是对刘氏文学的研究,都提供了很珍贵的资料。
  刘宝楠对宝应文史的研究,不仅見之于这三部著作,还散见若干诗文。例如,《修建宝应祀典议》、《邑中怀古诗》等诗文,以及传记,行状,墓表,序跋,等等,形式虽各有异,但都反映了研究成果。
  刘宝楠对宝应文史的研究,内容宽泛,几乎涉及宝应文史所有领域。他既有王懋竑的精密,又有刘台拱的学识。他最擅长考证,又擅长理论的概括,可以说科学的研究了宝应。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方法上还局限于考证与点评,因而理论性系統性都显得薄弱。
  纵观刘宝楠的学术活动,从十九岁开始创作,到五十一岁赴文安任止,差不多三十年时间。如果以治《论语》为分期的话,那一年刘宝楠是三十八岁。三十八岁之前,为早期,以研究方志为主,间以研究毛诗郑注。《宝应图经》《宝应文征》《宝应刘氏清芬集》三部著述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而且第一部著作就是研究方志的《宝应图经》。可見,刘宝楠的早期是有志于方志学研究的。而且,占有他学术活动一半时间,成就也硕然。三十八岁以后,主要研究经学,以写作《论语正义》为主,也间以研究方志。是否可以这样讲,他首先是个方志学家,而后才是经学家。
  刘宝楠另一个志趣,便是金石。研究金石,也是为了注经的。一部《汉石例》却使他成为杰出的金石学家。
  《汉石例》被梁启超列为金石名著,《清史列传》赞其於碑志体例,考证详博。
  《汉石例》道光十年之先己成,十六年又重校一过。是书取汉一代石刻,准金石例,条分缕析,若纲在网,引证以洪氏《隶释》、《隶续》为主,旁釆诸家,发明经义,贯穿史籍,本本原原,尤为醇备。因刘宝楠深通汉学,故能得其大意,义举而例亦因之俱举,这为同类作品所不及。
  《汉射阳石门画像考》亦是刘宝楠金石名著。
  汉射阳石门画像,自朱彬于乾隆四十八年于平家庄发现后,很多金石学家与著名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写岀文章,后被南京张宝元汇编成册。刘宝楠也写了考证文章,其中对画像名物的考证,为学者识。
  刘宝楠在金石方面除了有著作外,还注意对金石探访。例如,他在元氏任知县时就访得《汉封龙山碑》,此碑为汉名碑,对金石界,文物界及其书法艺术都作岀重大贡献。
  刘宝楠的诗文
  经学家中诗文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刘宝楠可说是佼佼者,虽不是大家,也是名家。
  刘宝楠《念楼集》与《愈愚录》在当时就产生轰动效应。就版本而言,《愈愚录》有五种,《念楼集》版本就多达十四种。有一二十个名人学者或为之序,或写题识或予以批校,其盛况,在文坛上也属少见。
  就刘宝楠诗文而言,文胜于诗。清史列传中评其文曰,渊雅翔实。在其文中,我以为论又胜别体。他的文论,诗论,史论,特别是经论,尤为精妙,有很高的思想性与理论性。例如,他的《问经图序》,就是对清代经学思想最好的总结。这类文章在《念楼集》中并不乏见。我们应该看到,刘宝楠对于经学的贡献,还不仅仅在于《论语正义》一部著作,还有他的经学思想与经学理论,这才是刘宝楠的全部。
  刘宝楠的大运河情结
  近年来,运河学己被列入新国学。以此看来,刘宝楠不仅经学大师,而且是清杰岀的运河学家,运河学的奠基人之一。
  古邗沟是京杭大运河最早河段。刘宝楠在他所著的宝应图经中,最早也最系统地研究了古邘沟的演变史,得岀了一个著名论断,“邘沟十三变,运河始成”。刘文淇对其评价很高,称其“叙邗沟变迁,至为详析”。后刘文淇作《运河考》,便受了他影响,很多地方采纳了刘宝楠的观点。道光七年,刘宝楠作《下河事宜纪事考》,论述乔莱《谏浚下河入海疏》之得失,兼采乔莱、靳辅、刘台斗之所长,提出治理下河新方案。道光十一年秋,高邮河决五百丈,十邑之民,田庐尽没。刘宝楠目击时艰,上书时任工部尚书朱士彦,陈述运河历年之害,并提出自己的治河方略。书名《上朱大司空书》,载《念楼集》。
  刘宝楠不仅写有大运河著作,而因有着治理运河的强烈愿望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刘宝楠应乡试屡不第。道光十一年又不第,累十一次。便决心闭户著书,不复应举。但因有感于百姓受水患之害,为争得治理河事话语权而复试,终于在道光十一年,乡试中式。二十年会试成进士。
  宝应刘氏儒学
  宝应刘氏,以论语名世,但它只是刘氏儒学一部分,更值得称道的,当推刘氏儒学。我在上文就提到的,刘氏有前三刘,后三刘,新二刘,如果再加上刘向,为古一刘,这样,就形成了宝应刘氏儒学。它渊源流长,成就赫然,又自创学派,这在全国的学术家族中也为仅见。
  从刘宝楠的人生与创作道路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民族精神在这个扬学巨子身上得到突出显现,他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一直在激励着后人。刘氏有同夫屈原的刘永澄,有大贤刘台拱,论品德,论学问,能与他们相埒的,在刘氏家族中,那便是刘宝楠。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