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小城宝应那些消失的行业

2016-7-1 14:21| 热度:7829 ℃ |作者:何平|来源:山阳客|我要投稿

我生活了28年的江苏宝应,现在有人称为“大宝应”,其实无论怎么说,这个县城也不算大,只是一个小县城。我离开宝应已经30年了,我在宝应生活的时候,有许多的行业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现 ...


小县城那些消失的行业这是我2012年12月初在宝应县南街的一张照片。

  我生活了28年的江苏宝应,现在有人称为“大宝应”,其实无论怎么说,这个县城也不算大,只是一个小县城。
  我离开宝应已经30年了,我在宝应生活的时候,有许多的行业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可能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就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可能也淡忘了。只是有时想起来,还有点说不出的感觉,几分是怀念,几分是感慨,还有几分是惘然。
  晒草纸和摇绳
  我上小学时,经常经过朱家巷或是县南街,会看到有往墙上刷贴草纸的人。那时的草纸是很粗糙的,也比较厚,可能就是用稻草发酵后制成的,黄黄的,有一尺多见方一张。贴草纸的人会将一迭还比较湿润的草纸一张张剥离下来,贴到街边的墙上,让它晒上一天。到晚上再揭下来,基本上就半干了,第二天就可以放在路上或空地处继续晒,直到晒干,便打包成捆。这样的草纸在小店里卖,一分钱二分钱一小叠。
  巷子里的墙上往往贴满了这样的草纸,还会散发出一些石灰、碱的味道。贴的人也很随意,只要外墙比较平整就往上贴。那时还有一些布告栏是不能贴草纸的,主要贴电影海报和公安局的告示。电影海报是印刷好的报头,再用彩色颜料写上电影的名字,下面写明放映的日期。公安局的告示则往往是枪毙人的判决书,上面用红笔打上一个大大的√,最后署上公安局长(法院院长?)的名字,好像都是“顾芝荣”。
  街巷里除了贴草纸的,还有摇绳子的。在巷子里比较长的一段距离,大约有一二十米吧,两头立上架子,把两股或三股细绳绞缠起来,在一头用摇把摇成一根比较粗的绳子。有摇麻绳的,也有摇棕绳的。听说后来这些摇绳的人组织了起来,成立了制绳厂,以后渐渐发展成电机厂。我后来还在这个电机厂工作过。

  代写书信
  那时大仙桥东南角上有个邮电局,邮电局里会有一两个老头(其实也就四五十岁,我们看起来很老的),戴着老花眼镜,坐在小桌子前,桌上放了一个牌子“代写书信”。会有一些乡下的农民来请老先生代为写信。那农民从怀中拿出一个信封递给老先生,老先生便根据信封写下寄信的地址,然后问要写什么话,便执一管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将起来。我记得开头总是写“见字如面”之类的套话,不过还是很佩服那老先生的毛笔字写得挺漂亮的。老先生写完以后,也读一遍给来人听,或稍作修改,便帮贴好邮票,抽入信箱,好像写一封信总共两角钱,除去信纸信封和邮票,可以赚一角钱。
  我们那时吃完了中饭,一般是不睡午觉的。上学路上的时间是充裕的,所以总是喜欢东张西望,所以看贴草纸、摇绳和代写书信都是经常的,有时还会在旁边站上好一会儿。宝应话称这样的行为叫“望呆”。

  茶炉子
  放学后回到家里,有一件事是要做的,就是“充水”,即把热水瓶充满了开水。那是要到茶炉子去的。我们住的痘神庙街北头的叶挺路上有一家茶炉,就在大众电影院的旁边。茶炉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可能是因为患有帕金森病,她的头总是在不断地摇,用水舀子灌水时,一手拿舀子,一手拿漏斗,也是颤巍巍不停地抖动。调皮的孩子们叫她“摇头螺螺”。
  茶炉子上海和苏南叫老虎灶。是一个圆形的炉子,中间是烧火的灶,四周分布着四五个汤罐,不断地烧,汤罐就会依次烧开,烧开了就用一把大的铝舀子通过一只大漏斗灌到热水瓶中。这些小汤罐的里面还有一个大的木甑桶加在一口大铁锅上,这是用来把冷水变为温水的。小汤罐里的开水打光了,就从再加入甑桶里的温水继续烧。燃料主要是稻壳,要不停地用小畚箕添进去,用小扫帚把洒出来的稻壳扫进去,然后就抽拉下面的风箱,火苗就旺起来了,再盖上铁盖子压一压。后来好像也烧煤了。那时一瓶开水单独充,要一分钱。但如果你用一角钱买水筹子,可以买15根或12根,也就是不到一分钱一瓶。所谓水筹子是用竹子劈成小小的竹片,用红的或绿的颜色染上,每个茶炉的筹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充水的人多,是要排队等候的。听到一声“水开了!”大家就会兴奋起来,催促着要老奶奶给自己先充。冬天往往排队的时间比较长,夏天会快很多。

  挑水的
  与茶炉相关的一个行业是挑水的,茶炉子是用水大户。当时宝应城还没有自来水,每家都会有一个水缸,有专门挑水的人给各家各户从运河或小河里挑水,然后用明矾澄清了饮用。洗衣服一般是去小河边,水缸的水主要是食用和漱洗。
  挑水人挑的两个水桶,水桶的上沿用竹条箍上一圈,是防止水晃出来,那些水桶的壁上都会有淡淡的青绿色,是青苔水锈。我家的缸是一担水就满了,人口多的人家缸大,可能要两担或三担,每担一分钱。许多挑水的人和主家熟悉了,大概知道几天就会用完,有时不等叫,就主动送来了。等你刮好缸,也就是把缸底沉淀的泥土倒掉,再把水倒进去。有时看到挑水的给邻居家送水了,就叫一声“挑水的,给我家也送一担!”我们家人口简单,一般一缸水用两三天,夏天要洗澡会多一些,有时每天要一担水。这些挑水工是很不容易的,每天可能都要挑上好几十担甚至上百担,也挣不了多少钱。

  二轮车
  那些年如果沿着叶挺路走到西门堤上,会看到运河堤的树荫下停着一排自行车。这些自行车的后面行李架上都绑着一块长长的木板,有五六十厘米长,而且后面轮子的两边还加上可以放脚的蹬子。这就是当时很常见的交通工具——二轮车。这个名字是相对于三轮车而言的。三轮车主要是在城区内,宝应城当时不大,很少见到三轮车。二轮车是往返于县城和乡镇之间的,一般可以乘坐两个人,相对步行要快很多,而当时的汽车班次不多,也没有二轮车便捷。踏二轮车的人依次排队,来了客人就依次出发。
  我在山阳供销社工作时,经常到县城办事。办完事回山阳,从西门到八浅渡口,大约四五公里的路,收费是两角五分,踏车子的人还会给你印制的发票,便于报销。如果到黄浦就有十公里左右了,那就要五六角钱了。
  那时流传着一个故事:说黄浦有一个青年到东北当兵,结识了当地的一位姑娘,那姑娘问他的家乡,他说是江苏的一个城市叫黄浦市。姑娘和家里就同意了这门亲事,等他退伍后随他来到了宝应黄浦,才知道是受了骗,黄浦只是县城下面的小镇。但也就只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当时在宝应到黄浦这条线上踏二轮车和乘二轮车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故事。所以,如果去黄浦,当车夫问起去哪儿时,就会说:黄浦市!
  这些行业本来就是小县城所特有的,大城市没有,农村集镇也没有,除了上海有老虎灶,但早已是用锅炉烧了,与茶炉子也不一样。随着这几十年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也多且快,许多行业渐行渐远,彻底离我们而去了。我本文说到的这些行业,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只存在于记忆之中了。
  原题《小县城那些消失的行业》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