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关注 查看内容

筑梦者之歌!安宜镇优秀教师事迹选登

2016-9-6 10:07| 热度:10156 ℃ |来源:中国宝应网|我要投稿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宝应县安宜镇现有教职工760多人,其中,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3人,近三年受县级以上表彰120多人次。近几年来,安宜镇中心初中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师德专项教育、创办青年教师成长学校 ...

  张立华:只为新校早腾飞
  2014年初秋时节,丹桂飘香,美丽的安宜实验学校迎来了建校办学的第一批教师,张立华便是其中的一员。根据县实验小学组团办学的需要,他从实验小学来到了安宜实验这所新办学校,担任教导处主任,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曾被县教育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员”的他,深知肩头的重担,怎样让实验小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在安宜实验学校扎根、开花、结果,从而使安宜实验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早日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学校,这成了他最美的教育梦。为此,两年来他在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在张立华的眼里,一所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学常规,就不要去谈创建什么品牌学校。开学不久,学校出台了《安宜实验学校十条教学常规》。其中有些规定,当时还引起了一些老师的议论。比如,教师不允许带手机进课堂。这个措施看似过于严厉,但是这让课堂教学减少了许多手机的干扰,还课堂一份清静,孩子们再不会听到那些刺耳的铃声了。同时,老师们上课也更专注了。两年来,对教学常规的坚持,让安宜实验的老师们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而这也成了学校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安宜实验学校的孩子大多是城乡接合部的,课余时间往往很少去读书。在张立华的建议下,学校大力实施课外阅读工程。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为图书馆购置了小学各年级的阅读书本。在教学楼的四层走廊上,均精心打造了一个书吧,孩子们在优雅温馨的书吧里专注阅读的情景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如今,安宜实验的孩子们把书当作了朋友,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六一节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成了学校的一个品牌文化项目,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赞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每个人都应该行走在学习的路上
  安宜实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年轻同志,工作热情高,勤于学习,如何让他们学会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张立华在教导处计划中,预设了各种学习研讨活动。每学期的第二周,他会带领全校教师到实验小学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让老师们真实感受实小教师备课的全过程,学习操作方法,学习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是学习上的走出去,还有请进来。每学期,学校会邀请实验小学的骨干教师来校上示范课,作讲座。学校还先后与西安丰镇中心小学、广洋湖镇中心小学、氾水镇中心小学、曹甸镇中心小学举行同题异构活动,青年教师在各种平台上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机会。2016年5月,县荷韵杯比赛,两位老师合作上一节作文课,一个上指导课,一个上讲评课。学校选派青年教师杨静、倪海燕参赛,但是她们却以工作时间短,缺少教学经验的理由不愿承担比赛任务。张立华就耐心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并且全程参与备课、试上,甚至请实验小学的骨干教师帮助磨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位青年教师经过努力,均获得了县一等奖,杨静老师更是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张立华知道,学校的希望就在这些青年教师身上,让青年教师早日成为骨干教师、名教师是赢得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老师
  从广洋湖镇的兰亭小学到实验小学,再到现在的安宜实验学校,学校在变换,但是张立华对自己专业化成长的要求从未改变。在课堂教学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教学主张,比如在课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语文课上的教师板书渐渐被淡化了,甚至见不到板书了。他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撰文,指出:“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板书,教师要给孩子们示范,端端正正地写好每个字,教师要用心去设计板书,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学习语文知识。一个好板书往往能成就一节好课。”近两年来,他多次参加竞赛活动,并取得好成绩。县校级干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县荷韵杯赛课一等奖。论文《例谈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取舍》在全国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他还多次参加县级命题工作,参加市县督导活动。作为扬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从未放缓专业成长的步伐。
  花红兵:三尺讲台写精神
  1991年8月,17岁的花红兵,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迈进了叶挺桥小学的大门,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教育生涯。二十五年如一日,他在三尺讲台上绽放着自己的青春与精彩。他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人、感染人,他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像滴滴细雨、片片落红,滋润春天的蓓蕾。
  追求——让他朝气蓬勃
  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潜心钻研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为了充实自己,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他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先后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县骨干教师赛课一等奖。他的课堂幽默风趣、精彩灵动,颇受学生喜爱。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2003年,在县质量抽测中,他所教班级成绩遥遥领先。他所撰写的近10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县一、二等奖。多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业务讲座,深受好评。
  奉献——让他青春无悔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感触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班主任工作。自任教那天起,他就当上了班主任,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寒来暑往,他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特别擅长对优、差生的心理调试和辅导工作。他推崇赏识教育,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力求把师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他对学生真诚的爱,打动了学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信任。他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他班上有一位叫刘某的学生,家境贫寒,每当开学交学费的时候,总是不能按时缴纳,心理比较自卑,不大愿意接近人。在了解情况以后,花红兵尽可能地给他一些接济,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其减免部分学费,组织全班学生为他捐钱捐物,帮助他,为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使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学业。
  执着——让他精彩无限
  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花红兵除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外,还先后担任学校团支部、少先队、德育处、校长办公室等多项工作。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劳累,他总是毫无怨言。看到他每天忙忙碌碌,有同事问他:“我们只忙正常的教学工作都已经累得够呛,你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负责学校的其他工作,组织那么多活动,你不累吗?”他只是微微一笑,答道:“我是身累心不累呀。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校取得的成绩,我能从中获得许多快乐呢。”是的,花红兵就是这样,只要学生开心,他就是快乐的;只要学校荣耀,他就是幸福的。为了取得本科学历,他经常挑灯夜战;为了参加县级赛课,他多次修改教案、上课评课;为了评选县骨干教师,他准备的材料足足有三大本。二十多年来的孜孜以求,换来了优异的成绩:他先后获得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县“中青年骨干教师”、县“十佳辅导员”、县“师德先进个人”、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在担任科技辅导员期间,学校被评为省科技教育先进校,学生50多人次获得省市县竞赛一、二等奖;在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期间,学校被评为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分管教学工作,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今年,他被县教育局推荐为“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对象。
  徐秀余:职成教“急先锋”
  安宜镇职业教育、成人及社区教育中心,有一个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教师团队,“跨越”是他们的努力目标,更是他们的精神追求,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秀余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头人,被誉为安宜镇职成教的“急先锋”。
  以身作则,打造“四有”团队
  徐秀余一身跨两头,坚持在职校带主科,参与各项社会培训,还要带领社区教育一班人跑社区、下村场、做宣教、搞服务,似乎一直在连轴转。校园搬迁后,教师们平均离家10公里,为了鼓励教师克服畏难情绪,徐秀余总是积极带头,不管是不是值班日,也不管风霜雨雪、盛夏酷暑,每天基本上是早7:00到校,晚9:00后离校。尽管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过胸膜炎,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有发作,但他从未请过一天病事假,甚至许多老师都不知此事。除了组织校本培训外,积极带动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大家参加网络进修,自己还参加校长岗位培训、创业指导师(SIYB)培训、青少年科普培训、社区教育工作培训等,以身作则,努力打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干事干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精心谋划,推动事业发展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整体工作部署,徐秀余结合成职校实际,主动吸纳群众意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局、镇领导支持,先后完成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以及校园搬迁至沿河初中的整合与升级改造工程。
  学校主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开展社区宣传教育、创业就业培训;与社会团体合作,培植公益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参与公益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校医合作、院校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拓宽办学渠道、完善办学层次(从中专到大专本科)、提升办学质量为社会培训输送基础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服务新农村五项行动服务”,“十二五”期间已经为社会输送中专层次的卫生人才600余人、“双提升”务农人才1500余人,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多专业大专本科人才250余人,社会培训数千人;指导创建成一批省级标准化居民学校,为全民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提质增效,实现阶段跨越
  通过全员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仅这一学年,创成一个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2个省级标准化居民学校、2个县级示范社区教育服务站;社区艺术团在市、县艺术节汇演中均获第一名;电动缝纫服装品牌培训获得银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社区宣传教育活动获县“十佳”第三名;网站建设、致富信息报全县评比成绩优秀;教师8人次、学员12人次获得县镇行政或专业性表彰;征文竞赛获1项省级二等奖、4项市级一二等奖、13项县级奖励;网站评比获县十佳;省教育厅“班主任融合知识”网络竞赛荣获8项省级表彰;实现财政补贴外创收50余万元。
  唐瑞余:爱洒操场终无悔
  孜孜不倦育才路,矢志不渝领跑人。唐瑞余,2002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5年取得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本科学历。现为安宜镇沿河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研组组长,学校教科室主任。从教14年来,他求实创新,勇于奉献,扎根在基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一线,凭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师德师品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尊敬,逐渐成长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的小学体育教师。
  重师德,身正为范
  “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他自己的口头禅,也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唐瑞余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作为学校体育学科带头人,对其他兼职体育教师,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体育工作是他人生中的驿站,也是体现他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工作中,他坚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规。他热爱那些运动场上嬉戏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他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他对自身的要求时刻也不放松,时时注重树立体育教师的良好形象,规范衣着,举止文明有礼貌,严格要求,注重身教。
  勤钻研,育才有方
  唐瑞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随时为自己充电,以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他主动订阅《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他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他能够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博采众家之长,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为了事业我愿意付出毕生的精力,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教学和工作中,他坚持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上好每一节课。他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创造性地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了体育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在沿河小学,他的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课,是学生迷恋的体育课。
  阳光体育,体艺“2+1”,大课间,社团活动等是孩子们的最爱。作为农村学校的孩子,他们也不例外,也应该得到同样的机会。在他的组织下,学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加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来。每天在大课间活动中,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为学生示范,纠正学生的动作,一个个动作中流露出的都是对这些农村孩子的关爱和期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注重培养作风、陶冶情操。
  乐奉献,爱洒操场
  沿河小学是一个学生数不足300人的农村定点完小,学校以体育、艺术的发展带动文化课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学校体育教育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他深知农村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的艰难,器材少,场地小,学生家庭情况特殊,要取得好成绩有着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唐瑞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情况及学校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症下药,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案。在训练中,他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都手把手地教。在学生眼里,他既是严厉的教练员又是和蔼贴心的“知心朋友”。
  从唐瑞余主抓学校课余训练以来,校训练队在县各项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校田径队成绩一直名列同类学校前茅,近3年更是实现了“三连冠”。足球队、乒乓球的竞赛成绩同样十分优异。一面面锦旗,是对他的成绩褒奖。
  唐瑞余被县教育局工会授予“学习型先进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镇级表彰。他在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还在《新课程》杂志发表了多篇优秀论文。多次在县体育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校课余体育训练也被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对外展示、交流。
  面对成绩,唐瑞余淡然笑之:我身已付绿草茵,汗水撒尽终无悔!
  胥丽:幸福着 感动着 成长着
  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对某件事或某一项工作充满无限的爱,你才能用心去做,并力争做好它。回顾十余年的幼教工作,让她感触最深的也就是这一个“爱”字。因为有爱,她选择了这项工作;因为有爱,她以幼儿教师为荣;因为有爱,她抛不下每个小朋友;因为有爱,她以园为家。她就是胥丽,现任叶挺桥幼儿园园长助理。
  爱,让她幸福
  很多人常会问胥丽,当幼儿教师,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干着擦屁股喂饭在内的繁琐工作,心里不烦吗?如果说从没烦过,那不是她的真心话。一个母亲带一个孩子都少不了有心烦的时候,更何况她面对的是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个性的孩子呢!但胥丽深深地知道,当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有超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襟怀。她是这样想的,也努力地这样去做。当孩子生病时,他们会将吃下去的食物吐在身上,会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胥丽总是耐心地为他们换洗。其实,谁不怕脏、不怕臭呢,正是她心中油然升起的母爱让她克服了这一切。因为,她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能理解一个母亲看孩子时的那种眼神、那种心态、那种爱意。
  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叫梦梦的小女孩拉着她的衣角问胥丽:“老师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好朋友是谁啊?”她笑着回答说:“我的好朋友就是你们啊。”梦梦又大声说:“老师,那你和我一起来拍皮球吧!”其他幼儿也都围了过来,这时另一名幼儿过来拉着她的手说:“老师,我们来比赛拍皮球。”望着孩子们期盼的目光,胥丽与他们一起拍起了皮球。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胥丽感到很幸福,因为她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而是变成了孩子中的一员,是孩子们可以信赖的朋友。从那以后她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
  爱,让她感动
  一天,胥丽的园区幼儿欣欣小朋友随其奶奶上学途中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其奶奶当场离开人世,欣欣头颅和四肢也严重撞伤,一直在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的6个月里,欣欣共做了5次大手术。这对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来说,得承受多大的痛苦啊,幸好每天作为管理者的胥丽和班上的老师、孩子都会通过视频为她鼓励加油。一有空,胥丽还会和同事一起去看望她,每次都不忘带去的是自己和孩子们共同折叠的千纸鹤,祈祷欣欣快点好起来。如今,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好朋友的加油下,在父母的不辞辛劳下,在医生的治疗下,欣欣已经能够独自行走了。小欣欣对妈妈说:“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园长、老师和好朋友们,亲自走给她们看。”一天,欣欣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来到她离别快一年多的幼儿园,见到了一直给欣欣鼓励的胥丽及其他老师,见到了为欣欣加油的好朋友,欣欣很激动,抱着胥丽不愿松开,拉着同伴不愿离开。
  说实在的,幼儿教师的工作很累很辛苦,但是为什么做了那么多年的胥丽却还乐此不疲呢?原因是孩子的真爱让她有了不断工作的动力,不断鼓励她去克服困难,去面对挑战。
  爱,让她更年轻
  十几年来,胥丽在幼教这片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她深深地爱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她知道,正因为有了孩子们,她的生活才会像今天这样多姿多彩,这样绚丽灿烂,这样美丽年轻。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永远最美,她问为什么,孩子说:“老师最喜欢我,我也最喜欢她,她就是最美的。”是啊,因为爱着孩子,关心着孩子,她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美丽而高大。
  这份爱,让胥丽感到充足,助她成功。多年来,胥丽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工作,作为市美术教研小组宝应区域的唯一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目标,开创了美术特色教育,获得县内外领导的一致好评。胥丽还带头承担了省市三个教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并担任组长职务,所研究的课题获市优秀运作课题,一项已结题。在班级管理中,她任劳任怨,敢于吃苦,敢为人先,所带班级幼儿多次在全国绘画比赛中获奖,撰写的几十篇论文在省、市、县级获奖并有多篇在《早期教育》、《好孩子》、《小学时代》等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近年来,胥丽先后被评为县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扬州市教学能手。
  王宏奎:二十七年不变信念
  转眼间,王宏奎老师已经在中港小学工作了二十七个年头。二十七年来,他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县、镇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学习型先进个人、青蓝工程优秀指导老师、县教科研先进个人以及县爱生先进个人,2014、2015连续两年被县文明办评为县优秀志愿者。
  热心“小雨伞”
  2011年,王宏奎积极参加县“小雨伞”志愿者服务团队,在这几年中,他利用节假日与其他成员走遍了全县所有敬老院,多次给县精神卫生中心送去关爱。多年来,社会上的残疾人、生活贫困的人都得到他们的帮助。
  立足校内,开展“爱心”服务大行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很多,小雨伞志愿团经常走入农村小学,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教缺乏、监护不力、上学困难等实际,给予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亲情等方面的帮助和关爱,为留守儿童倾情关爱,播撒爱心。去年,王宏奎为中港小学的留守儿童开展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留守儿童亲情聊天”等活动,使留守学生更加自信、活泼,孩子们都喜爱上了“小雨伞”。
  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义工”服务大行动。积极组织协会与村组共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王宏奎是协会的副会长,经常带领会员到村里,给孤寡老年人赠送粮油等慰问品,和老人们聊天谈心,活动受到了村民的高度好评。在一次次的慰问中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中埋下了服务他人的种子。
  爱心系学生
  二十七年来,王宏奎一直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班级管理卓有成效。他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王宏奎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王宏奎很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用他的爱心换来学生的真心。有时,为了挽救一名掉队的学生,王宏奎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王宏奎老师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树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二十七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王宏奎深深知道教育教学工作责任重大,从小的方面讲,它关系着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和发展。因此,王宏奎从未把教师当作简单的谋生职业,而是作为他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他是镇教育关工委委员,也是学校关工委常务主任。他将校关工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镇关工委领导的肯定与好评,获得了镇一等奖。
  公心待集体
  2013年起,王宏奎担任了学校的总务主任。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可是,他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的好坏,反映在学校财务工作、校产管理、食堂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工作细致到位才能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财会管理方面:他严把财务制度关,从学校大局出发,千方百计增收节资,避免浪费。在资金问题上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非花不可的钱尽量少花,采购物品货比三家,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有些体力活,自己默默干,尽量少使用杂工,而且从不要求补助。在校产管理上,他做到工作细心,认真负责。在食堂管理上,他坚持“一切服务学生”的理念,把好安全和食品质量关,努力使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县电视台去年对该校食堂管理经验作了专题报道。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总务后勤工作有条不紊,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
12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