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的戏园子

2016-10-6 09:45| 热度:32245 ℃ |作者:胜宝应真|来源:新浪|我要投稿

宝应的戏园子正式的名称是城南剧场,不过老一代的宝应人都习惯称为“戏园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宝应城镇主要的娱乐演出场所之一。戏园子起源于何时,由何人兴建,我不很清楚。一般从清末民初起,各地的一些茶楼、茶园便开始兴建舞 ...
  宝应的戏园子正式的名称是城南剧场,不过老一代的宝应人都习惯称为“戏园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宝应城镇主要的娱乐演出场所之一。
  戏园子起源于何时,由何人兴建,我不很清楚。一般从清末民初起,各地的一些茶楼、茶园便开始兴建舞台,出现了以演出为主的戏园子。不过,我在民国二十一年的《宝应县志》中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娱乐演出场所的记载。

宝应的戏园子

  但据宝应网友的回忆,上世纪上半叶,宝应无专门的戏园子。戏班子都在寺庙里演出。城隍庙附近的东岳庙偶尔上演京剧,俗称大戏。有个孙家班。淮剧叫小戏,在城隍庙对面的庵里演出。解放初业余剧团在宁国寺演出。城南小戏园原是火星庙,解放后宁国寺改为大众电影院,火星庙改为人民剧场,主要是淮剧,观众以城南沿运河的搬运工人为主。50年代一淮剧名角叫曹彬,四乡闻名,据说此人擅长现場发挥,与观众互动且善于调侃,有些戏迷几乎逢曹必看。从宝应戏园子城南剧场的的陈设看,似乎能找到茶园的痕迹。
  小戏园最初没有椅子,以厚木条固定在木桩上充当长凳,后排人常常站在上面看戏。到了五十年代末期,戏园子的设备也还是比较简陋的,观众坐的是所谓的飞来椅。就是木制的长条椅,每个椅子可以坐5个人,两边有扶手,有类似栏杆的靠背,靠背的上端有平放的宽约15厘米的板,板上挖有圆孔,是供后一排的人放置茶杯的。据说,最初茶园的是没有戏票一说的,听众只是茶客,付的也只是茶资,一边品茶,一边看戏或听书。
  剧场里可以容纳六七百人,一般都不会客满,只是前面三分之二的地方有观众。但开演前还是比较热闹的,有小贩在叫卖瓜子葵花,但整个环境相对是比较差的。一场演出下来,满地都是瓜子壳。还有后排的人坐在椅背上看,脚就踩在椅面上,如果是阴天下雨,那便是脏乱不堪了。
  当时宝应除了大众电影院以放映电影为主,演戏、说书以及一些杂技就在城南剧场上演了。城南剧场在南门外,紧靠着运河的大堤,大门就是对着大堤的坡坂。我七十年代在电机厂工作,住电机厂的宿舍,出了大门沿运河堤向南走一百多米,就是城南剧场了。

宝应的戏园子

  虽然就在左近,我却几乎没有去看过什么演出与电影。反而是在上小学时去看过几次,主要是去看京剧。那时宝应的娱乐活动是很少的,而淮剧我们又听不懂,只有京剧还可以看。那时记得常看的是扬州专区京剧团,有与李少春、李万春、高盛麟并称“四大武生”的梁慧超,我看过他演的《挑滑车》、《陆文龙》、《三岔口》。前两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梅派传人、京剧名宿尚明珠老师,与她攀谈起来。她当时也在扬州专区京剧区,虽然才二十岁出头,但已经与梁慧超是团里两大台柱,她也记得在宝应演出过。他们还创作了以扬州题材为内容的《大闹平山堂》,经她一说,我也有印象了。
  那时到城南剧场演出过的还有扬州专区文工团,因为当时和我母亲一起从中央歌剧舞剧院下放的潘政彪是这个团的主要男歌唱演员(后来当了副团长),所以只要来宝应演出,都会请我们去看节目。
  城南剧场最火爆的要算是六十年代初宝应县中学师生排演的大型话剧《年青的一代》的演出了,记得当时连演好几场,都是全场爆满。
  城南剧场平时没有剧团的时候,好像是有人来说扬州评话的,不过我没有听过。到了“文革”后期,也会放映一些电影。大众电影院可以翻收的座椅更新换代,旧的椅子就换到了城南剧场。
  也许是地点比较偏,而后来大会堂也修建的比较完善了,又新建了宝淮影剧院,城南剧场就渐渐式微了,不仅从娱乐场所的行列中退去了,而且渐渐也从人们的记忆中退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感谢网友瑞星补充资料:
  上世纪上半叶,宝应无专门的戏园子。戏班子都在寺庙里演出。城隍庙附近的东岳庙偶尔上演京剧,俗称大戏。记得儿时姐姐们去东岳庙看大戏,没有带我去,很生气。解放前,宁国寺曾有某家班上演京剧,因为我家就在宁国寺旁的东圈门,一天下午快散場时得以进去,记不得看到戏没有,只记得后台用白布围挡,我钻过白布围挡,发现演员在墙角解小手,赶紧缩回来了。城南小戏园原是火星庙,解放后宁国寺改为大众电影院,火星庙改为人民剧场,主要是淮剧,观众以城南沿运河的搬运工人为主。50年代一淮剧名角叫曹彬,四乡闻名,据说此人擅长现場发挥,与观众互动且善于调侃,有些戏迷几乎逢曹必看。小戏园最初没有椅子,以厚木条固定在木桩上充当长凳,后排人常常站在上面看戏。扬州文工团在1959年的演出是学校包場,第一次看歌舞表演。灯光下穿丝绸服装的女演员身材凹凸有致,使少年怦然心动,印象最深。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又见氾水六角门上一篇:铁桥口忆旧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