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怀念母亲

2016-10-11 16:46| 热度:19424 ℃ |作者:陈书魁|来源:网友原创投稿|我要投稿

早就想为母亲写点什么,自从2001年2月19日我的豆腐块文章《父亲的脊背》在《宝应日报》荷花版第七期刊出后,父亲就跟我说: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你妈最辛苦,有机会写写你妈。当时我也没在意,没想到现在拿起鼠标来,却是写怀念母 ...
  早就想为母亲写点什么,自从2001年2月19日我的豆腐块文章《父亲的脊背》在《宝应日报》荷花版第七期刊出后,父亲就跟我说: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你妈最辛苦,有机会写写你妈。当时我也没在意,没想到现在拿起鼠标来,却是写怀念母亲的文章了。

  2015年10月24日,接到泾河三哥电话,说母亲身体状况不太好后,我便请假从陕西铜川赶回宝应,第二天我就和爱人、孩子一起去了泾河,去看望我的老妈妈。我的老家在陈桥村的前进组,父母年岁大了以后,便离开老宅,来到泾河集镇,这么多年一直是三哥、三嫂精心照料年迈父母的生活起居,在这里我顺便说一声,三哥、三嫂你们辛苦了。
  3天后母亲身体渐渐地不行了,便回到张桥集镇大哥家。当我抱着母亲走下面包车,来到大哥家时,不由一阵心酸,我明白尽管母亲神志清楚,但已经不能进食,仅靠沾点水维持,母亲离开我们的日子不远了。当二哥一大家子和三哥家的小孩从上海赶回来时,母亲显得十分高兴,拉着重孙子的手还能轻声说话,还记得给孙子、重孙子们发最后一次压岁钱。吃了午饭后,大家见母亲身体状况还行,“懂行的人”说,再过三五天没问题。由于上海的小孩要上学,大人要上班,于是当上海的重孙子们争先恐后向老太太叩头后,他们便开车回上海了。谁知,就在他们开车后不久,2015年11月1日(农历9月20日)下午2时20分,母亲安详的去了另一个世界,度过了她辛劳的一生,享年88岁。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开车去上海的一行人又全部返回。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生于1928年10月16日(农历9月初4)。1943年11月18日(农历10月21日)与父亲结婚。由于当时日本鬼子已经占领张桥,我的父母是在周小庄(今左堡)结的婚,1944年鬼子退出后,才返回张桥生活。母亲16岁嫁给了父亲,来到了张桥,农活可以说是样样都不会。母亲的老家在西安丰镇,属于水荡地区,没有旱田,即使有像割稻、割麦、挑把等农活大都是男子汉的事。而张桥是以粮食生产为主,一年二季,一稻一麦,大忙时节还相互换工。母亲第一次帮工,是替邻居高三奶奶家割麦子。一大早,吃着糯米饭,吃着吃着母亲就哭了下来,高三奶奶问她:怎么了?母亲说,我什么都不会。高三奶奶好心地说:“姑娘,你不怕,我教你”。从此以后,播种、插秧、割稻、割麦、种菜等农活,母亲样样都学,常常是白天干活流汗,晚上回家流泪。
  我的父亲比母亲大三岁。父亲16岁时与人合伙做生意。有一次遇二黄抢劫,将原本藏在草堆中的布匹全部抢走了,没了本钱,生意也就做不成了。后来父亲便随亲戚先后二次去南京做小本生意,挑着担子卖糖、卖米、卖菜、卖小食品,用以维持生活。1952年2月父亲在张桥合作社参加工作,先后在张桥炕坊、黄浦供销社、张桥供销站、左堡供销站、蔡桥供销站、泾河供销社工作,直到1981年8月为了让我顶替而提前退休。
  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农田耕作、操持家务和教育子女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小时候,尽管家里很穷,当左邻右舍遇到困难时,母亲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东家一点米,西家一点面,南家二元,北家三元,给予接济,邻居们也把母亲当自己人,重的农活总是帮着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土改时,我家定为富农,文化大革命中,每当召开批斗大会时,邻居们总是认我母亲平时对大家的好,因此我的祖父、母少吃了不少的苦头。
  母亲不识字,但她身传言教,用行动默默感染着我们兄妹五人。记忆里母亲教育我们兄妹五人最多的一名话是不吃馒头争口气,我们兄妹也以母亲为榜样,勤勤恳恳,忠厚待人,在不同的岗位默默工作。大哥在张桥集镇做小生意,方便四邻,老少无欺,诚实待人。二哥在教育岗位工作一辈子,现已退休。三哥从小学艺,精益求精,将传统食品泾河大糕打造成当地名片,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我妹妹原在供销社系统工作,现也已退休。
  1981年8月父亲退休,在供销社留用了几年后,就回到陈桥老家,与母亲共同操持家务,他们相濡以沫,相互照应,一边养猪,一边种菜,同时还关心、照料孙子、孙女们的学习。孙子、孙女们也十分用功。大哥家的小孩,一个大专毕业,现在云南工作。一个中专毕业后,又取得大专文凭,现在县城工作;二哥家的小孩,一个15岁初中毕业,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苏州中学预备班,二年后考入科大,硕士研究生毕业。一个本科毕业,现兄妹俩都在上海工作;三哥家的小孩,本科毕业后,又取得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也在上海工作;我妹妹家的小孩,本科毕业,现在扬州工作;我的小孩,一个本科毕业,现在县城工作,一个大专毕业后,又取得本科学历,现在苏州工作。
  2001年原来的工作单位改制,我下岗后,先后在吴江盛泽、哈尔滨、陕西铜川打工。平常打电话给父亲,母亲总是抢过电话,关照我:一人在外,注意身体,不要省钱……
  时间过得真快,在母亲离开我们快一周年之际,写下此文,以纪念我们清苦一辈子、仁义一辈子、慈祥的母亲。
  撰稿:陈书魁于陕西铜川
  2016年10月11日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上一篇:重新盛开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