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水鸟·柴雀

2017-3-30 14:23| 热度:9066 ℃ |作者:徐汝清|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家乡在宝应东荡水乡,这里水网交错,河沟纵横,荷藕、芦苇、香蒲三大水生植物支撑了荡区全部产业。水资源的丰富,水生植物的繁茂,造就了五彩缤纷的水鸟,柴雀是其中之一。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清晨,几只白鹭“唰”地一声 ...
  家乡在宝应东荡水乡,这里水网交错,河沟纵横,荷藕、芦苇、香蒲三大水生植物支撑了荡区全部产业。水资源的丰富,水生植物的繁茂,造就了五彩缤纷的水鸟,柴雀是其中之一。
  “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清晨,几只白鹭“唰”地一声舒展着双翅,一起从芦苇丛中飞出,飞向遥远的地方,构成了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体肥翅大的芦鸡、精头细爪的大张鸡、高腿亮脚的青桩、娇小玲珑的稍夺子、头有鸡冠的红头鸡,等等,门类众多的野鸡野鸭野鸟,欢腾在故乡的湖荡中。
  撐船行进在家乡的湖荡中,美丽的景色使我赏心悦目,欢乐的水鸟更让我陶醉其中。不远处,滩边水中,有几只待哺的小水鸟,一个个扑楞着稚嫩的翅膀,伸长脖子嗷嗷鸣叫,觅食归来的大水鸟突然从水中浮出,把寻来的食料一个个地喂进它们的小嘴中;正前方,木船前进溅起的白花花的水浪中,突然冒出一只水鸟,机灵地翻巴着眼晴盯住我,刹那间一个猛子扎进水中,一会儿又出现在木船的前方,两只小眼又骨碌碌地看着我,再栽入水里,好象和我捉迷藏,玩游戏。
  水乡人长年累月从亊藕、蒲、柴、渔生产,长时期与水打交道,对水鸟情有独钟,说起柴雀更是津津乐道。
  柴雀又名芦雀,体形似麻雀,略显瘦长,雌性全身的羽毛为灰褐色。雄性背羽呈淡绿色,玲珑娇美。柴雀之所以喜欢生活在芦苇丛中,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柴雀好静,怕被打扰,荷藕及香蒲的人工管理程序多,人们经常出没其中。芦苇,除了冬季和早春收割外,只有夏季薅一次草,其余时间无人问津;二是芦苇滩面积大,密度高,生长期长,隐蔽性好,便于柴雀安全产卵孵雏;三是芦苇丛中的昆虫多,柴雀食源广。
  柴雀食物以昆虫为主,兼食一些草芽草种,尚好的荤素搭配。它们不是候鸟,不迁徙,冬季和早春芦苇收割后,大都在傍滩的沟渠边草丛中安家藏身。阳春三月,柴滩上百草排芽,万笋齐发,红尖绿杆的芦苇似一株株彩色的蜡烛,布满了麻布网状的柴滩。这时,柴雀的灵敏身躯会欢跃其中,时而穿梭飞弋,时而立于柴尖上,它们低头可随口啄食,抬头便放声歌唱。
  夏天是芦苇生长的旺盛期,柴滩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风靜时柴杆笔立挺拔,柴雀飞行其间,象在浩瀚的芦林中织布的梭子一样来回往返。微风拂起时,亿万片芦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映衬着柴雀清脆悦耳歌声。这歌声像是在歌颂芦柴同竹子一样,“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仍虛心”的风骨。狂风劲飚时,芦叶卷绿澜,芦花似浪花。那声响,似山涧瀑布长鸣,如长帘暴雨倾泻,而柴雀的欢叫声,成了点缀芦海交响乐的音符。
  柴雀的团队精神极好,在茂密的芦林里,它们成群结队,从不単飞独鸣,最爱大合唱。它们的叫声,不像麻雀,唧唧喳喳,杂乱无章,而是高低和谐,错落有致。有时似芦笛前引,清脆跳跃;有时象百鸟朝凤,欢快流畅。柴雀大合唱以早晚为主,晨曦洒向柴滩时,它们以欢快的节奏迎接新的一天到来,傍晚夕阳的余晖斜射芦林时,众音齐发,像是在欢送日落。
  柴雀的雄雌配合融洽,常常比翼双飞,夫唱妇随,它们交配频繁,产卵较多。春、夏季是柴雀产卵期,它们早早成双结对地构筑自己的爱巢。这个巢很精致,很隐蔽,在柴滩的边缘上是见不到的,都是在芦林深处,而且选在粗枝芦柴的丫枝上,或者把相近的两三枝芦柴拢起来,巢建在这几根柴的支架上。所以柴雀巢既离水面较远,不会被水蛇水鼠侵害,也不会因折断芦柴落水而“倾巢毁卵”,巢的材料都是从香蒲林里或是杂草丛中选来的,细丝丝的软绵绵的,像麻丝织成的窝巢玲珑精美,呈深凹状,有手掌合拢成半圆大小,产蛋的柴雀在里面很舒适,孵雏也很安全。
  乡亲们称芦苇为芦柴,柴田。记得在宝应县中学读书期间,节假日,我都积极主动地参加生产队集体生产劳动——苦工分,暑期的农活主要是薅草,荷藕、香蒲田很少,薅过藕草蒲草以后,都是薅柴田草。薅柴草,几条木船撐到一块柴田后,父兄们都把长裤用蒲绳紧扎在撐船篙子的顶部,再在木船旁牢牢地插进泥土中,然后一字排开趟进芦林薅草。开始我感到很奇怪,父辈们解开我的谜团:篙顶上隨风飘摆的长裤是方向标。家乡的柴滩非常大啊!从前单干种田时,常常有人迷路摸不着家呢。
  薅柴草时,常常有几只柴雀欢叫着从我们身边飞过。有一次,我发现了一只柴雀窝,上前一看,里面有几只出生不久的小柴雀。看着这几个可爱的小柴雀,想把小柴雀连同精致雀窝一起端回家喂养,豁达善良的金和大伯劝阻道:“小柴雀离开老柴雀是养不活的。它们的父母回来看不到小柴雀会很伤心的啊。”还有一次,我在柴雀窝里惊喜地看到几只浅绿色的柴雀蛋,还点缀一些褐色小斑点,佛珠似的,很喜爰,便伸手去拿,心明眼快的金荣大叔随即上前,认真地说:“不能拿呀,一只雀蛋就是一条小生命啦!”父辈们象关爱朋友一样地爱惜柴雀啊!
  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影响人的生存。由于大搞滩凃开发,家乡大片大片的芦苇已不复存在,柴雀也很少见,偶尔看到几只柴雀在堤坡、岸边、沟渠里、村前庄后的柴草丛中飞来窜去。和水鸟一样,它们昔日的欢唱声,也变成了孤单的鸣叫。但是,辽阔美丽的芦苇荡和湖荡中的水鸟柴雀,依旧留在荷乡老人的美好记忆中。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