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最忆秋风明月光

2017-8-15 13:49| 热度:16450 ℃ |作者:六月荷|我要投稿

值外公百岁诞辰之际,谨以此文祭奠,怀念我的外公柴淦洲先生!每到重阳节前后,苏北水乡到处是一派成熟和丰收的景象。一望无际的粳稻金灿灿的,随着一阵阵秋风,泛起金色的波浪,稻香弥漫了整个水乡的天空。秋风中,田埂地头的向日葵笑弯 ...

明月光

  题记:值外公百岁诞辰之际,谨以此文祭奠,怀念我的外公柴淦洲先生!
  桂子飘香菊花黄,
  荷乡藕熟采莲忙。
  芦苇吐絮秋风醉,
  月下闸蟹正疯狂。
  每到重阳节前后,苏北水乡到处是一派成熟和丰收的景象。一望无际的粳稻金灿灿的,随着一阵阵秋风,泛起金色的波浪,稻香弥漫了整个水乡的天空。
  秋风中,田埂地头的向日葵笑弯了腰,笨拙地晃动着和躯干很不相称的大脑袋,煞是可爱!
  蓝天下,白云悠悠,阵阵南飞的雁群,声声清脆的鸣叫,把苏北的秋推到了极致!
  芦苇、蒲草换上黄绿色的军装,严阵以待,抗击秋风秋霜,灰白色的苇絮随风摇曳,好似浪花跌宕起伏,一漾一漾的,整个苇海都在波动。
  最热闹的是苇荡中的藕田里,秋阳高照,采藕人正悠哉悠哉地从淤泥里把藕采出来,水面上漂着一枝枝白花花的莲藕。采莲姑娘划着小船,穿梭在芦苇和荷叶丛中,歌声、笑声在苇荡里回荡,惊得水鸟纷飞在芦苇上空。
  最有趣的是秋风明月的夜晚,去簖上捕捉大闸蟹。那簖是集体的,看簖人是我的外公,一个六十出头,精神矍铄、乐观的老人。
  外公不识几个字,但聪明过人,是周围几个村有名的能工巧匠,瓦工木工无所不能,捞鱼摸虾更是人精,队里的技术活非他莫属,加之他为人正直,办事公允,所以,邻里之间有些矛盾隔阂,都找他调停和解,被乡亲们亲昵地称之为“万事圆”。
  我是几个外甥中,他最喜欢的一个。小时候,我是在外公家长大的,只要方便,外公外出办事都会带上我,我自然就成了外公的跟屁虫。我最感兴趣,记忆最深的是陪外公看簖。夜晚,秋月朗照,星星稀稀疏疏的,远近各家各户的灯光(当时农村还没有通电,点的都是煤油灯)忽明忽暗,西北风微微地吹,天很凉,我和外公披上棉袄,划着小船,带上手电筒在簖的周围巡视:一是留心来往的船只,打开簖门,为他们放行;二是及时捕捉爬上簖的大闸蟹。
  捕捉大闸蟹,不但要有丰富的经验,更要非常的机警。蟹对声音,对灯光非常敏感,因此,划船动作要轻,不能发出一点声音,更不能掌灯。蟹爬上簖企图翻越逃跑,铠甲在月光下熠熠闪光,它一离开水,呼吸时就会从嘴里不断地冒出泡泡,泡泡破裂会发出”啪,啪”的声响,凭感觉和经验,外公就能及时、准确无误地伸出网兜捉住它。每逢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忍不住,跃跃欲试,外公总会让我过过瘾。开始,我不是方位不准,就是动作慢了,结果瞎忙一阵,前功尽弃。外公从不责备,反复地让我实践,我也逐步掌握了技巧,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记得我捉到过一只公蟹有八两重(400克),很是得到了外公的赞许,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大闸蟹,我心里乐滋滋的。就这样一只一只的捉,一夜下来,准能捉到二三十斤大个头的大闸蟹。天刚亮,收购大闸蟹的船就来把蟹称走,能为队里挣得几十块钱,我的成就感和好奇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外公七十岁那年,离我们而去了!秋风明月时常有,外公的音容笑貌何时见?我和外公秋风月下捉蟹的情景,像版画一样永远刻在我的记忆中了!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