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清朝翰林院侍读乔莱构建纵棹园

2012-12-23 10:23| 热度:8923 ℃ |我要投稿

明朝末年宝应出了个监察御史乔可聘,此人秉性刚直,不附权贵,弃官归里隐居于氾水之东柘沟村,筑柘溪草堂,闭门谢客,著书其中,明亡不仕,八十七岁而卒。其子乔莱,清朝康熙丁未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教太子读书,并 ...
  明朝末年宝应出了个监察御史乔可聘,此人秉性刚直,不附权贵,弃官归里隐居于氾水之东柘沟村,筑柘溪草堂,闭门谢客,著书其中,明亡不仕,八十七岁而卒。其子乔莱,清朝康熙丁未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教太子读书,并撰修《明史》。其正直爱民一如其父,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求淮河下游兴修水利事,得罪权臣,又被罢官归里,在宝应城东胡氏别墅废地,兴建了一座宝应最大的园林——纵棹园。明清时期宝应郊区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有三、四十座,唯纵棹园面积最大,林木遮天,山水相映,如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因乔侍读学识高远,所以纵棹园设计不凡。挖地为湖,湖中植荷,岸边桃红柳绿,桂花百本,竹林连绵。令活水环绕,架津逮桥以贯通,湖心有洗耳亭,筑堤相连。湖畔建翦淞阁、竹深荷净堂、吟诗送老斋,另有松盘、菊圃、柴门流水诸景点。又积土为山,时称“宝应第一峰”,山上建回峰亭,以松柏环绕;山腰建古香亭,植梅数百株,号“香雪崖”;山下建背山临流馆,遍植各类高大乔木。此园为宝应文人雅集之地,舟船往来,流觞曲水,琴棋书画,诗词唱和,扪松抚鹤,焚香品茗,真乃宝应之“兰亭”也。
  园既成,文人墨客都来庆贺,有客问:“乔公为何名此园为纵棹园?
  乔侍读答道:“宦海浮沉,我厌官场久矣。今归隐江湖,独慕唐代烟波钓徒张志和,其《渔歌子》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宝应不乏白鹭鳜鱼,所憾无山,所以我积土为山,立一高峰,又引天然活水,令其高下形成泉瀑,湖溪相通,全乎天真,返乎太朴,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岸转时翻云树影,阁虚遥应棹歌声’,故名纵棹园,置身其中可一扫尘俗之烦恼。”
  客问:“何谓竹深荷净堂?”
  答曰:“取唐代杜少陵‘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之诗意,故栽竹千竿,植荷一池。竹称君子,古有竹林七贤,荷又为花中君子,故此堂有君子之风。”
  客问:“何为翦淞阁?”
  答曰:“取晋代大画家顾恺之之画境。晋代书法家索靖见了顾恺之的画说:‘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翦松江半幅纹练归去。’翦即剪,松江乃吴淞江也。杜甫诗又云:‘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淞半江水’,因纵棹园以水景胜,如移吴淞到宝应,故名翦淞阁。”
  客问:“何谓香雪崖?”
  答曰:“我于园中积土为山,山上建回峰亭,旁植高松,抚松放白鹤,登峰览古城。山腰植梅花二百余株,建古香亭,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实取苏州邓尉梅花山‘香雪海’之意境,故名此山为香雪崖。”
  客又问:“何为津逮桥?”
  答曰:“津着水也,逮者达也,津逮者渡水而达彼岸也。明崇祯间有丛书曰《津逮秘书》,为少年求学之门径。桥名津逮,激励少年好学上进也。”
  客最后问:“何为洗耳亭?”
  答曰:“古有高士许由,尧欲让以天下,不受,遁耕于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许由闻之认为听脏了他的耳朵,洗耳于颖水之滨。洗耳者,不愿为官也。”言罢,命取纸笔,为亭书联曰:“颇有江湖趣,兼无风浪心。”又书亭额曰:“云装烟驾”。
  纵棹园非官宦富贵之园,实高士隐逸之园也。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