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记忆中的滋味:当我们谈论豆沙包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2018-1-17 14:27| 热度:5337 ℃ |作者:千叶树|来源:千叶树|我要投稿

回想起来,儿时的小吃我最爱的大约就是豆沙包了。多少年了,不只是我的家人和朋友,就连我自己也很奇怪,我这样喜欢吃豆沙包的人,竟然会不愿意碰一下赤豆元宵或者绿豆汤,还有冷饮中的赤豆冰棍。我那会儿也真是个犟驴脾气,常常是宁可饿 ...

  作者:千叶树(byqianyeshu)

  回想起来,儿时的小吃我最爱的大约就是豆沙包了。

  多少年了,不只是我的家人和朋友,就连我自己也很奇怪,我这样喜欢吃豆沙包的人,竟然会不愿意碰一下赤豆元宵或者绿豆汤,还有冷饮中的赤豆冰棍。

  我那会儿也真是个犟驴脾气,常常是宁可饿的心里突突发慌,热的满头冒汗,也不肯转念松口尝尝。

  人啊,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往往真的是毫无道理可讲。就像我们碰见这样那样的人,有的是喜欢欣赏愿意多多接触的,而有的却又说不出来的厌恶,甚至连看都不乐意再看看对方。真是应了一句老歌唱的,缘分天注定,天是什么,谁又能说得出个明白豆子?

  小时候其实可以吃到零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是回忆起来倒仿佛有很多种,而且几乎每一种都是想起来,就要叫人怀念神往的,恨不得昔日重来,再回到那些缤纷的从前。

  我说的豆沙包,是老家氾水招待所,还有后来的迎春楼里的豆沙包。

  掀开一只竹笼,扑出来的热腾腾的蒸汽里,掺杂着好闻的豆香。

  一层半干不潮的细孔白灰的纱布上面,齐崭崭的立着是个一模一样的豆沙包,仿佛童话故事里的十个小精灵,一个个矮矮的鼓着小小的滚圆的肚子,好像争着要告诉你很多开心的话,有的已经忍不住了,在收口的皱褶里挤出一丝半星的红褐色的豆沙来。

  包子们都是暄暄的,饱满而有弹性,稍微用力摁一下,瘪下去了,手指一抬的瞬间,立马恢复饱铮铮的俏模样,包子皮白白的透着淡淡的一层浅黄。

  那时的豆沙是真的好吃,有点儿油滑,细细的,绵绵的,甜甜的,入口清爽不腻,不像后来我们吃到的很多豆沙,颜色也淡了,泛灰发暗没有光泽,吃在嘴里糠呲呲的,要不就是黏黏的,难怪老是有人吃了会憱心。关键是味道不对了,不要说尝了,连闻起来都没有记忆中的豆油的清香。

  我们家里人口多,姊妹仨呢,我记得那时候都划不到一个月吃一次,每次顶多也就两三只而已。

  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或者是家里来了远方的亲戚,那就可以稍微尽情的大吃一顿了。我记得当时的场面很叫人慌张,生怕动作慢了就抢不到下一个了,拿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扯开来先吃完舔干净豆沙,回头慢慢吃剩下的包子皮。

  我姐姐有时候会主动说,豆沙归我,面皮归她。为什么?她说她才不喜欢吃豆沙呢,甜死个人,呀哩不虾的,不要啰嗦,帮我代劳撒!

  我的父母给我出台过一个奖励措施,什么时候考试得了双一百,第二天可以保证我吃到豆沙包,外加一大碗长鱼面,想吃多少给买多少,撑死了不怪人。

  结果呢,从小学到初中,我居然一次没能考到过,很难得的四年级上学期,有一次老师在讲台上报分数,我开心呢,奶奶的,终于要大吃一把了,倒霉的是下课后老师招手叫我过去,摸摸我的头说摊开卷子说,这一次蛮细心的,进步不小,但是这里要扣一分的,你的这个句号用错了!下次再争取满分!

  我好像看到他轻易的一挥手,把我就要到嘴的一笼,不,两笼豆沙包掀翻到地上去啦。

  那时候我爷爷有时会特意,给我们买了包子回来,姊妹仨分了吃,吃完了还要眼巴巴的望望他,期待他能像变戏法一样的,从他带回来的大白瓷缸子里,再拿几个热包子出来。

  我奶奶呢,一般都是买些小小不言的零嘴子,了不起就是什么油条烧饼油端子糖夹子,包子多贵啊!

  等到我们终于成年了,终于可以拿自己的工资,跑去随意的吃吃喝喝了,可惜招待所已经倒闭关门了,迎春楼在它之前很多年,就转成别的什么店铺了。

  那时候我们一直想不通,爷爷做过一段时间迎春楼的负责人,怎么就不肯偷偷的带些包子回来的呢?这尤其加深了我们认定爷爷,是个刻板无趣之人的坏印象,他说是要避嫌,避什么倒头嫌撒,要不就拿钱买呗!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小气,舍不得买给我们吃啊!

  呵呵,后来我们慢慢理解了爷爷那一代人的很多固执和不同,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再像他们当年那样子了,包括我们自己。

  上了宝应县城,有一段时间,我也是无聊,隔三岔五一家一家的光顾沿街的早点铺,就想着能不能碰上对口味的豆沙包。

  结果当然是很失望了,也许如今的食材和调料都不像从前了,基础成色就先天不足,又怎么能奢望做出那样的美食呢?

  何况现如今多是生产线上的批量出产,不是包子过于紧绷,就是豆沙馅干涩或者红的怪异。怎么能赶得上从前的师傅们,一只一只的手工劳作?

  或者会不会是因为现在的心情,早已经不是儿时的了,再怎么吃都不能吃出原汁原味的感觉吧?那是回忆里的滋味啊。

  如此说来,我们谈论豆沙包的时候,事实上不过是在回味从前罢了。

  人生百年,倏忽如白马过隙,回不去的人和事,多了去了,何止区区一只豆沙包?

  呜呼哀哉。

  作者/来源:千叶树(byqianyeshu)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