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方氏系清代从徽州迁来:方姓起源有三,神农氏后裔为主流

2018-1-26 12:52| 热度:6789 ℃ |来源:扬州晚报|我要投稿

方姓,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唐朝,方姓与李、郑、牛、郭等26姓,被称为“唐国之柱”。宋代,方姓被列入“十八大姓宋国之梁”。昨日,家住宝应的读者方庆云通过一本民国年间编修的《方氏族谱》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一族的繁衍生息历史, ...

  方姓,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与风、高、龚、姜和姬姓并称为“开辟之基”,距今已有4700年历史。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晋武帝诏令全国官员、贵族进呈家族谱牒,评定姓氏贵贱,方姓被品量为“天下大姓”。唐朝,方姓与李、郑、牛、郭等26姓,被称为“唐国之柱”。宋代,方姓被列入“十八大姓宋国之梁”。昨日,家住宝应的读者方庆云通过一本民国年间编修的《方氏族谱》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一族的繁衍生息历史,以及谱中所记载的三次方姓劫难。

  方

  “方”,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56位。据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方姓人口总数约为410万,约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人口总数的0.33%,姓氏人口排名第63位。

  方姓主要有三个起源

  方庆云告诉记者,据谱中记载,方姓主要有三个起源,分别是神农氏后裔、以官职为姓氏和其他姓氏改姓。“这其中以神农氏后裔这一源流较为主流,谱中记载也较为详细。”

  “神农氏生于陕西岐山姜水河畔,以姜为姓,创建原始农业,让部落很快强盛起来,被其他部落推为首领,称为炎帝。炎帝死后,子孙世代承袭帝位,直至传到炎帝第十世孙榆罔手里时,神农氏部落逐渐开始衰弱。此时强大起来的三苗九黎氏蚩尤部族大举进攻神农氏部族,神农氏一路败退,被迫撤离。榆罔长子雷带着弟弟实和族人一路北上,逃避到姬水附近,找到轩辕氏部族。面对蚩尤部族的严重威胁,轩辕氏与雷结为联盟,打败了蚩尤。”方庆云介绍。

  “天下太平后,本应继承炎帝之位的雷果断作出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把王位继承权让给黄帝。黄帝为表彰雷的卓越战功和逊让之风,封雷为左相,封地在方山(今河南嵩山)。雷的后人以封邑为氏,自称方雷氏。西周后期的周宣王时期,方雷第63世后裔方叔在朝任大夫。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洛阳)。方叔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的,称为方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方氏正宗。方雷也被尊为方姓得姓始祖。”

  清代从徽州迁至宝应

  方庆云说,据谱中记载,自己这一支方氏族人祖籍安徽徽州,清代康熙年间因避祸迁出,一路行至宝应,见此地土地肥沃、风景秀美便定居于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数百年了。“谱中自称我们的分支为‘桂林方’,属于桐城方氏的分支之一。 桐城方氏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

  “桐城方氏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而且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对名满天下的书香世家桐城方氏,梁实秋先生曾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在《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一书中, 桐城方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方庆云介绍。

  历史上曾经三次劫难

  “在历史上,方氏族人曾经历了三次劫难。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当时朝廷,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无数人倾家荡产,卖儿鬻女。方腊聚众起义,许诺要轻徭薄赋。宋军发动总攻,义军7万多人阵亡,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亳等39人被俘,解往汴京被杀。后来,官军在浙东屠杀了近一年,无数百姓和方姓人被害。”

  方氏一族遇到的第二次大劫难便是明初“方孝孺案”。“方孝孺,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文武百官都向朱棣投降,只有方孝孺不降。方孝孺被分尸而死。朱棣又下诏捕杀方孝孺家乡亲族,近千人被凌迟处死,自杀、入狱和充军流放方氏族人达近万人之多。”

  “第三次劫难与我们‘桂林方’密切相关,那就是清顺治十四年的‘南闱科场案’,当时刚考中举人的方章钺,是少詹事方拱干的第五个儿子,榜单出来之后有人上告主考官方犹不但与方家联宗并接受贿赂。方犹等人被斩,方章钺等人被革去举人功名。没过多久,康熙五十年,文字狱‘南山集案’发。由于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大多采用方拱干长子方孝标所著的《滇黔纪闻》中内容。两案中受牵连的族人有数千人。”

  理念是崇文尚德兴教化

  方庆云说,方氏一族虽历经劫难,但是血液里流淌的文人风骨从未消散。“我们祖先留下的训斥就是崇文尚德兴教化。每一个家族子弟都必须读书。”

  “至于尚德,那是我们家族处世的准则。而兴教化则是我们家族一直以来对地方上做出的贡献。”

  方庆云说,自己将会把祖先的优良品德传承下去,让方氏一族“崇文尚德兴教化”的理念发扬光大。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