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宝应朱天官的粽子诗

2018-6-13 15:36| 热度:8034 ℃ |作者:何平|来源:胜宝应真|我要投稿

被宝应人称为“朱天官”的朱士彦(1771—1838年)写过一首《斧头粽》的诗,如下:当年益智几曾尝,箬叶新包似斧戕。假钺官尊惭素食,烂柯客返悟黄粱。口能吞剑原非幻,腹竟藏戈亦不妨。吟就未须愁斫手,自知难敌杜家郎。这首诗见于朱士彦 ...

  朱天官的粽子诗

  文/何平

  被宝应人称为“朱天官”的朱士彦(1771—1838年)写过一首《斧头粽》的诗,如下:

  当年益智几曾尝,箬叶新包似斧戕。

  假钺官尊惭素食,烂柯客返悟黄粱。

  口能吞剑原非幻,腹竟藏戈亦不妨。

  吟就未须愁斫手,自知难敌杜家郎。

  这首诗见于朱士彦所著《朱文定公诗集》卷三,其诗按年代排列,根据后面一首诗序中“移居椿树胡同”云云,此诗亦应是他探花及第后在京城所写。

  这首诗虽然用典多处,但写得轻松流畅,看来诗人当时的心情是不错的。

  到了端午节又吃粽子了,这回吃的是斧头粽,不由想起了儿时在家乡时吃过时的情景。箬叶新包,宝应称包粽子的竹叶或芦苇叶为“粽箬”,而斧头粽也是宝应粽子的一种包法,至今流传。

  这粽子的模样子像是斧头,于是诗人很自然地联想起有关斧头的典故。

  假钺官尊惭素食,说的是《伐檀》,明刘伯温有“伐檀惭素食”句。钺即斧也,此处假非真假之假,而是凭借、代持、代理之意。假节钺,是指古时以黄钺、节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惭素食,语出《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这是在警醒自己为官不能尸位素餐,而要为朝廷为百姓办事。

  下面一句引用烂柯客之典,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烂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而荣华富贵转眼成空,所以应该珍惜当下。

  把这形似斧头的粽子吃将下去,不就是如同口中吞剑、腹里藏戈一般吗?这一联诗不知是不是另有所指一些口蜜腹剑之人,还是仅仅小小幽默一下,无论斧头有再大的功用,还不是被我们吃到肚子里了吗?

  最后两句说自己写完了这首小诗,也顾不上担心别人是不是把自己当成斫轮老手了,写诗原本比不上杜牧杜家郎呀!

  斫手:斫轮老手,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语出《庄子·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杜家郎:指杜牧。唐孟棨撰《本事诗》中载:”杜舍人牧,弱冠成名。当年制策登科,名振京邑。尝与一二同年城南游览,至文公寺,有禅僧拥褐独坐,与之语,其玄言妙旨咸出意表。问杜姓字,具以对之。又云:“修何业?”傍人以累捷夸之,顾而笑曰:“皆不知也。”杜叹讶,因题诗曰:“家在城南杜曲傍,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这便是“空门不识杜家郎”的典故。

  一个小小的斧头粽,在朱天官的笔下,写出这么多丰富的内容,我们不由不佩服他的博学多识和过人才气,也为他不忘家乡,不忘儿时之事,时刻鞭策自己的高尚情怀而深深感动。(胜宝应真)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