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一枕幽梦绕荷塘

2018-8-22 20:56| 热度:9251 ℃ |作者:梁鼎成|来源:宝应杂志|我要投稿

宝应是水源丰沛的鱼米之乡。县城素有“水城”和“堤城”之称。我袭用前人的诗句化为“一城秀色半城水,小巷人家多枕河”并不为过。昔日城外正如明人朱曰藩诗中所言“白水绕城郭,青林指墓田。”而且城里陂塘众多,如方方明镜镶嵌其间,夏 ...
  一枕幽梦绕荷塘
  文/梁鼎成;图/邓连俊
  我对荷的喜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在老家安丰,每临夏日,都要伙两三朋友,悄悄去东头大圩外“河底下”的荡边玩耍。偷偷跃入水中游泳。那“狗爬式”的划水,激起层层浪花。朝远处望去,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向人微笑的荷花。一段时辰后,不敢贪恋水中的清凉,湿漉漉地爬上岸,套起晾在向日葵上的裤头,等头发干了,故意弄成蓬松的样子,回家。
  妈妈看见我,其实她心中有数,既然平安回家,也就不吱声了。可是,看到我手中的荷花时就急忙说:“要打了,荷花马上就要结莲籽呢,不能摘哪!”我怕怪我们擅自下水,便说是拽着树枝够的,搪塞了过去。然后把荷花插入瓶中,用水漾着,不时看看,闻闻,那香味能保持好几天呢!直到花瓣一片一片地脱落,露出那玉一般嫩黄的莲芯及周围如髯的穗子时,还有香味呢!
  12岁时到县城上中学,1961年考入县淮剧团。虽然离开碧水环抱的家乡,但与荷花情缘依然。长年到农村巡回演出,几乎跑遍东荡西湖的所有乡镇和不少村庄。记得1965年9月《新华日报》副刊发表我的组诗《水乡演出散记》,第一首写道:“听说我们到水乡/多少人迎接跑出庄/船只还未靠岸边/小孩就跳水扒船帮……”与当时被称为贫下中农的村民们,结下深厚的情谊,至今仍像亲友一般往来走动。宝应是水乡,水乡即是荷乡。那时每到一地,我都要看看藕田荷塘。吮吸荷的气息,接受荷风洗礼,像荷花一样,用微笑面对种种人生际遇,做我那浸润着荷香的文学艺术梦。
  县首届荷藕节,我撰写散文《荷花与东方美神》。翻阅参考资料时,看到周敦颐(1017-1075年)的《爱莲说》。此文乃名篇,我年少时代拜读过,会背其中之佳句。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阅世愈久,感触愈深,读着想着,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摆了进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被这位北宋儒家理学思想鼻祖的周老夫子提升到精神层面,人格化了。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天生的特点,都成为其品格的展示,化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君子。好文章是能够塑造人的灵魂,会引人思考,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如今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反腐倡廉。“莲”与“廉”不仅是谐音字,而且“莲”(即荷)的美好形象,作为大家精神上的向往与追求,已成为人们追慕和仿效的榜样。
  宝应人不但世代喜读《爱莲说》,还曾营造过名曰爱莲池的园林。位置在古城区的西角。清《道光志》曰:“前人有慕濂溪(周公的号)之风者,自南涵洞(跃龙关)引大湖之水注之。波流潆回,广数亩,遍种莲花……”需要说明的是“大湖之水”即运河之水。原先运河只有东岸,而无西岸,元人王恽诗云:“重桥穿宝应,一岸到高邮。”河湖相连,不风而波,漕船贾舶,时有倾覆之忧。这也就是后来营造西堤,开凿宏济河的缘由。《道光志》中关于爱莲池的文字,源自清康熙年间邑人刘中柱《宝应名胜纪略·爱莲池》的描述。我推测,爱莲池的形成可能不晚于明永乐年间,及至清道光时期,业已干涸成陆,无莲可赏了。曾陪伴宝应人400多个春秋。这个时段,宝应人文蔚起,出现了以淮海儒宗为先导的一批理学名家,形成了光耀江淮名贯华夏的宝应学派,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爱莲说》和爱莲池对宝应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功不可殁。爱莲池最先干涸的地方在学宫西侧,被辟为武科演习之地射圃。再西是县南街向前延伸至学前街的路段。池呢?水呢?那日渐狭窄的城市河便是。仅有一座跨河小桥,以“爱莲桥”三字,透露出昔日之景,让后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回忆吧!
  宝应是水源丰沛的鱼米之乡。县城素有“水城”和“堤城”之称。我袭用前人的诗句化为“一城秀色半城水,小巷人家多枕河”并不为过。昔日城外正如明人朱曰藩诗中所言“白水绕城郭,青林指墓田。”而且城里陂塘众多,如方方明镜镶嵌其间,夏日荷风四起,香飘满城,暑热中送来阵阵清凉。斯地以“安宜”二字为名,十分妥帖,实在让我们这些后生之辈羡慕那些幸运的古人。早先泮池中植荷,纵棹园中植荷,散布各处家家园林中的水面也都植荷。在范家塘、贾家沟等好多好多地方,都能见到荷花的身影。我那萦绕荷塘的幽梦,亦如今天带有摄像器具的无人机,在半空飞舞回旋,应接不暇。可谓满天观花,看得眼花。
  如今,城上荷塘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与水争地。记得几年前实验初中西边是一小块植荷多年的长方形水域。虽有人不顾公益,倾倒和投入垃圾等不洁之物,然而抗污染能力极强的荷拼命自卫,倔犟成长,那张张翠绿的荷叶依然随风摇曳,扬裙舞动,那朵朵清纯的荷花照样亭亭玉立,朝着往来于安宜西路的车辆行人点头微笑。我还几次看到知名画家陆又桥(正国)先生,在晨曦中手捧画本伫立水边,全神贯注地写生。此公擅长画竹,以“竹痴”自诩,斋号“竹荫轩”驰誉江淮。他笔下的荷也那么秀美,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植物终究斗不过人,何况还有大型机械作业。现在这里已无荷塘,被一条水泥浇注的小渠取而代之。我们宝应县是名闻遐迩的中国荷藕之乡,作为窗口的县城,却难觅荷之踪影,使人茫然无语。有人说观荷赏荷要到农村去,是的。东荡西湖湿地宽阔,滩涂很广,到处可见荷花的风采,但是,城乡皆荷,连绵不绝,相映成趣的美景飞入梦厢,那才好呢!
  古往今来,咏荷的诗文林林总总,浩如烟海,难以尽数,更难遍读。个人目力所及,除上面引用的之外,记忆中要数“藕行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写天文”这副楹联最为出类拔萃了。此联早就看过,但记得不全,也不知出处。前不久,我叫富有学识的女婿刘道志查询,从百度网上得知,上联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出,而下联乃是谋臣刘基(伯温)所对。其中一个“朱”有逢迎之意,但对得工整精巧,可谓绝佳。明朝以来,楹联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华诗歌艺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加入这种文学形式的创作和应用之中。从案头流向口头,从庙堂走向田畴。家家贴春联,处处有对子,普及面之广,普及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独一无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把握极大。这种大普及的现象,与朱元璋力倡是分不开的。古诗文浸润我那萦绕荷塘的幽梦,使之增添几许艺术色彩。如今我人老了,但梦还在继续……就此搁笔,再写,读者会嫌烦的。
  来源:宝应杂志;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2018年6月号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