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有月饼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8-10-10 08:50| 热度:9236 ℃ |作者:房殿宏|来源:宝应日报|我要投稿

农历八月十五日,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 ...
  有月饼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房殿宏
  农历八月十五日,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成为千古绝唱。民间亦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嫦娥的夫君后羿,受小人蓬蒙之骗,从此与嫦娥过上了两地分居、永无相聚的日子。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寂寞的嫦娥与夫君后羿彼此思念,梦想团圆,用月饼寄情喻意,民间也就有了中秋节的时候做月饼,吃月饼来怀念他们的习惯。今年中秋节前夕,一位分别四十多年的老朋友从上海寄来月饼,当拿到快递邮件时感慨诸多,思绪万千,触景生情,一句“有‘月饼’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顿时涌上心头。

  回忆中的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
  曾经有一次相遇再相遇的最初,与你同行在月光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志趣和爱好文艺的理想;一份最美的淡泊,一腔最真的情怀,自自然然真真切切。一同喝着潼河水长大,分别四十多年有点儿挂牵,有时也有点儿想念。四十多年后,打开手机翻开微信看到了朋友的名字,在微信中相逢,那一刻说不出是怎样的心情,这种相逢的味道,有点儿偶然、突然,淡然、自然。少时朋友几十年未见,原本在记忆中淡然却又出现在眼前,偶然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却突然闯进你的生活,好像是在自然地提醒这是一种不了的情缘。
  回忆是一柱檀香,漫不经心无声无息地点燃。那袅娜飘渺、随风曼舞的是如梦如幻的青烟,也是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香尽,烟消,灰飞灭,梦魂香。友情是一缕很淡的花香。越淡,是人越依恋,也越能持久,越沁人心脾。友情是两心相交,友情是不求回报,友情是没有烦恼,友情是温暖拥抱,友情是相伴到老。友情是你我快乐的微笑!
  不管忙不忙碌,有牵挂就好,不管联不联系,能想起就好,“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那以往的生活,像一串冰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不论经历多少岁月,不论走过多远路途,我都深深怀念那条乡间小路,它曾经引导我与你相遇。不管未来有多遥远,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用一缕友谊的丝线,将你我紧紧绑在岁月变迁的终点!
  “人逢佳节倍思亲”。捧着礼盒,更思友情。“有‘月饼’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饼,我们共赏明月,我们同尝月饼,我们虔诚祈祷、我们真心祝福:月圆情满,合家安康。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板栗味的秋天上一篇:落叶无尽浓乡愁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