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几度风雨几度秋,谁还记得宝应毛家大楼?

2019-1-19 13:10| 热度:20499 ℃ |作者:文雪|来源:晚安宝应|我要投稿

漫步历史文化古城宝应,经张仙庙桥向南,穿过东风巷,拐过堂子巷,即见一条横卧南北,几与中大街平行的曲巷,这便是家喻户晓的保卫巷,建国初名曰“花圃巷”,解放前叫做“松竹巷”,一个颇富诗情画意的巷名。沿循此巷折南没几步,一座“ ...

  宝应人,你还记得保卫巷的毛家大楼?

  01

  漫步历史文化古城宝应,经张仙庙桥向南,穿过东风巷,拐过堂子巷,即见一条横卧南北,几与中大街平行的曲巷,这便是家喻户晓的保卫巷,建国初名曰“花圃巷”,解放前叫做“松竹巷”,一个颇富诗情画意的巷名。

  沿循此巷折南没几步,一座“危乎高哉”的明清高大建筑傲然挺立,栉风沐雨600多年,淡静平和,端坐如山,像一位穿越时光饱经风霜的睿智老人,历经沧桑阅尽苍茫,依旧目光温切。

  02

  当我悄然推开“毛家大楼”那扇略感沉重、老态龙钟的院门,煊赫一时的深深院落而今满目萧索。

  久立苔痕上阶绿的楼下,忽吟诵起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词句。

  踩着蛛网结牖的木梯拾级而上,来回轻步于木质走廊结构的二楼,斑驳的砖瓦向你深情叙述昔日当铺的热闹鼎盛,磨圆的础石娓娓细语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毛家历史,剥蚀的梁柱掰着指头讲解从毛家大楼走出的英杰人物。

  03

  据考证,宝应毛氏,始迁祖毛骥,明朝国初自仪征迁居宝应。但明初此处建筑的主人姓郝不姓毛。

  郝家乃当时宝应的豪富。郝姓主人家道中落之后,约在清朝后期,大楼归毛氏家族接手。

  宝应的毛姓,原是一大家族,俗称的毛八房系指文字辈的兄弟八人,分住于县城的东门城脚跟、一人巷、湖滩局、南城根、张仙庙桥、堂子巷、发财巷和毛家大楼,毛家大楼仅是其中一房。

  04

  明清两代的宝应,“朱、刘、乔、王”四姓以其“世代簪缨,科第显荣”,成为显赫地方的名门望族。

  但也有一些家族如毛家,因其家教谨严、家风笃厚、家学传承,而代有俊学,英才辈出,瓜瓞绵绵。

  毛家后裔虽不如四大姓官宦贵胄不乏其人,但也培养了诸多金声玉振般的杰出人才。

  不必说清末鸿字辈的举人毛鸿儒、贡生毛鸿图、毛柄南(辈分待考)。

  单民国以降至新中国以来,宝应毛氏家族为国家贡献的栋梁之材,灿若星辰。

  05

  蜚声中外的有已故著名电学专家、上海科技大学创始人毛启爽(原名起鷞,别名掌秋),已故社会学研究权威、著名书法家毛启俊(别字蓼墅),创造“低风速下能运转的少叶式风力机”、曾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的毛振濬,1948年研制成中国制造第一支长寿命荧光灯、建国后英年早逝的中科院研究员毛振琮。

  还有林学专家高级工程师毛振珑,海外攻读有色金属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毛其明等。

  粗略统计,毛氏家族前后至少涌现出大学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8人、专家学者博士4人。

  此外不乏劳动模范、总工程师、主任医师、科技专家等。

  毛家大楼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振翅鼓羽的鸟巢,无论时代怎样“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总有一股“引而不发,跃如也”的锐气和蓄劲。

  当年的雏燕乳莺从这里“翙翙其羽”地飞出,在广阔的大江南北展翅翱翔,或击水千里,或同风奋起,都成了直上万里的大鹏,有的飞出了国门,鸿鹄翩翩海外,“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06

  同其他诸姓族谱一样,宝应的毛氏字辈严格按照“鸿—文—起—振”等字起名。

  意味深长的是,文字辈皆名中带水,寓意家学流长,如毛文瀛系清朝最后一科贡生。

  振字辈名中佩玉,大多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药学院等名牌大学,从后来取得的事业成就看,他们无愧于金玉其中,真可谓“金声玉振”。

  而起字辈基本上名中有羽,他们无论走到那里,官做多大,学问多高,骨子里都是珍视名节、爱惜羽毛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像旅居台海的毛起鹒虽曾做过外交工作,但纵其一生是名学者,解放前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留学意大利罗马皇家学院,著有《心理学问答》、《经济学问答》等著作。毛起鹗(1902-1965)以私塾教书为业。

  他们深知,生命何其短,名利如浮云,富贵不长久,唯有读书高。

  说到毛氏当铺,据我所知,并非毛氏族裔所经营。

  宝应的典当行始于清光绪年间,最早为居于本县的徽商集股开设的谦太典当。

  如前所述,清朝后期归毛氏家族接手大楼后,又扩进原南门街当铺的后进藏宝楼。

  07

  民国19年,县城财主万仿耿投资9.7万元,在松竹巷(即后来的保卫巷)开设洽济典当,年营业额25万元,直到日寇侵占宝应,随着其他典当店铺相继倒闭。

  洽济典当很可能是租借毛家大楼而营业的。光阴荏苒。象征物质财富的毛家当铺早不复存在,敬业笃学的毛氏家风却日显振隆。

  现在的宝应毛氏家族多在外地,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有卓有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工作一线的行家里手。

  是的,人生“无处不可寄一梦”,但,月是故乡明,倦鸟知归还。

  早岁离开故土,漂泊海外经年的毛氏家人,不少已到了耄耋之年,年轻者亦接近花甲。根无所系的游子一直情系故园,长年辛苦奔波途中,多少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到了晚年,愈发地“思归若春水,无日不悠悠”。即非无法落叶归根,亦想回来看看。

  08

  如今,无论是修复毛家大楼,还是恢复毛家当铺。其精神寄托的象征意义已远甚人文建设的文化意义与旅游开发的经济意义。

  至少,每一位毛氏宗亲会觉得,以后认宗、祭祖、访旧、省亲,终于有了停靠的码头和休憩的驿站,不羁的灵魂实现了寄托,疲倦的乡愁住下了慰籍。

  衣锦还乡未必是功成名就的毛氏后裔之梦想,精神上的返土才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人生乐事。

  编审/黄河

  主编/阿紫

  责编/寸草心 阿夏

  摄影/文雪

  视觉/ 无敌大兔牙 不闲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8hh)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转载。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