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30多年前,他在宝应首倡“24小时不打烊”

2019-8-13 17:39| 热度:3760 ℃ |作者:朱轩卿|来源:扬州发布|我要投稿

“24小时不打烊”,如今的年轻人对此都很熟悉了。30多年前,这可是个新鲜事。老百姓为了买到煤油、电灯泡、明矾等生活日用品,连夜排队。今天,记者在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见到了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是宝应“24小时不打烊”的首倡者, ...

  “24小时不打烊”,如今的年轻人对此都很熟悉了。30多年前,这可是个新鲜事。老百姓为了买到煤油、电灯泡、明矾等生活日用品,连夜排队。

  今天,记者在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见到了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是宝应“24小时不打烊”的首倡者,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见证者。

  40台黑白电视机引发“万人空巷”

  文昌花园社区鸿泰家园的居民张同元,出生于1949年,退休前在宝应县工作。1975年从部队复员后,他进入了宝应县原五金交电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五交化公司),成为批发部的一名负责人。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是计划供应的。老百姓生活所需的五金、家电、化工产品,都由我们公司供应。”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物资供应,张同元只能想到两个字“匮乏”。

  张同元说,1977年,从扬州五交化公司拨付到宝应县的40台南京产的黑白电视机,一下子引起“万人空巷”。“当时宝应县有80万人口,只有40台电视机,请问怎么分配?”毋庸置疑,40台电视机被一抢而空。

  2斤明矾也是稀罕物

  “老百姓的物资匮乏,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张同元记得,一个下级批发商找来,请他批2斤明矾。“我说,2斤没有,只能给你1斤,其他乡镇还需要。”缺斤少两、大打折扣,成了张同元批条子的“常态”。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都不清楚明矾是做什么的。”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自来水没有普及的年代,家家户户要靠井水、河水生活,明矾可用来净化水。在当时,小到煤油、明矾、油漆、电灯泡,大到各类家电,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与五交化公司打交道。

  “扬州拨付到宝应县的物资,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为此,张同元和同事们想尽办法,去上海、徐州等地进物资,尽可能弥补空缺。

  首次提出“24小时不打烊”

  物资进回来了,可老百姓还是抱怨买不到。怎么回事?张同元调查发现,营业时间短了。“国营商店的店员到点下班,老百姓这时才下班回家,怎么可能买得到?”

  为了改善老百姓没时间购物的情况,张同元建议搞“周末经济”,首次提出了“24小时不打烊”的概念。“那个年代,人们单休,一个星期只休星期天一天。我就提出,星期六这天晚上不打烊,星期六营业24小时。”张同元说,这样,人们星期六下班回来,就能趁着晚上购物了。

  在30多年前的宝应县,24小时不打烊的超前理念一提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张同元记得,当时的五交化公司、副食品公司和百货公司位于同一个十字路口,当地人戏称为“金三角”。“24小时不打烊”提出后,每到周六晚上,“金三角”一带灯火通明,人们排着队购买生活日用品。

  “连夜排队购买生活日用品的盛况,也只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才会出现。现在,谁还会夜里去超市排队买日用品呢?”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见证者,张同元感叹:“国家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物资不再匮乏了。”

  扬州发布记者 朱轩卿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