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宝应记忆:心中的永红

2020-1-16 10:56| 热度:2736 ℃ |作者:剃须|来源:运河儿女|我要投稿

宝应城南小学七十年代叫永红小学,位于罗巷口巷子东首,因教室欠缺,又在南面大马路上设了个分部,将个把年级安在那里。当时城南的永红小学与城北的向红、城东的红星、航运的东方红小学同属一个档次,却与城里的育红、红印、培红小学相比 ...

  心中的永红

  文/剃须

  宝应城南小学七十年代叫永红小学,位于罗巷口巷子东首,因教室欠缺,又在南面大马路上设了个分部,将个把年级安在那里。当时城南的永红小学与城北的向红、城东的红星、航运的东方红小学同属一个档次,却与城里的育红、红印、培红小学相比无论在师资配备上,还是教学设施上都低几个等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代永红,从这里也走出了一位清华学子,给永红小学戴上了骄傲的光环。

  记忆中的永红小学生活是难忘的!

  一到上学,放学,校门口“货担子”就来了。“小人书”书摊边,地上坐满了一分钱租一本看书的孩儿;卖爆米花的老奶奶一分钱一把,一把一把抓进吃零食的孩子口袋里;吹糖大爷边吹边卖,把做好的糖人儿插在草棒上,招引好奇的孩子。并还搞个付二分钱,在小布袋里摸彩玩意,摸中的孩子自然高兴,若摸到空门,吹糖大爷也不会让你灰心,取根小芦材棒,打开罐盖,在罐中转一二下,粘些稠稠的麦芽“糖稀”,放进你的嘴里。

  在小学是上午三节课、下午二节课制,课外作业是非常少的!

  我们参观工厂、搬砖头去学工,拾麦穗、送肥料去务农,拉练、值勤去当解放军,学雷锋,做好事,争当小雷锋。我们经历过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上过露天课堂。沉重悼念伟大领袖,化悲痛为力量。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欢欣鼓舞......

  那年代是政治挂帅的年代,我们常跟着老师背“老三篇”,听革命故事,看大哥哥、大姐姐们表演现代京剧。

  记得在一次报告会上,主讲人声泪俱下讲述“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照做接班人”的“革命小将”悲壮事件,台下同学哭声一片,这印象非常非常深的。

  每到下午放学后,操场上就有自发组织的跳皮筋的、跳绳的、滚铁圈的、踢毽子的;有校组织的练武术的,打排球的等等,整个校园里洋溢着热闹景象。当时永红小学的排球队在县里赫赫有名,功归小队员刻苦训练外,更要感谢知青体育老师的言传身教。

  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感召下,学校还自编、自创了一套沙袋操,每个孩子左手一个沙袋,右手一个沙袋,做起了操来。做操时穿的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统一整齐,很有特色。常有外校领导前来观摩学习,被拍过纪录片,在全国各地放映过,真牛。

  一晃4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阳光雨露下成长,从永红走出,有幸搭上“八十年代新一辈”这趟班车,奔赴在各地风雨兼程。为“四化”流汗,为“改革”呐喊,为“人生”感叹,我们的心是始终红的,血是热的,意志是坚强的。

  据悉,原78届永红的同学,目前正在搞一个联动:寻找“最美永红人”!

  本文系运河儿女(ID:yunhernv)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