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沈甫臣:开荒种藕第一人,万倾荷荡一芙蓉

2020-5-12 14:27| 热度:5946 ℃ |作者:蔡宜久 张茜|来源:扬州学习平台|我要投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素有“荷藕之乡”美称的宝应望直港镇,有一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农民。198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8年,他以江苏省唯一“泥腿子”身份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素有“荷藕之乡”美称的宝应望直港镇,有一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农民。198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8年,他以江苏省唯一“泥腿子”身份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他又作为种植大户当选为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他叫沈甫臣,1940年9月生人,是有名的“藕乡致富带头人”。

  开荒致富带大家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面对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沈甫臣坐不住了。他暗暗思忖:祖祖辈辈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照此下去,“泥腿子”何时才能走上小康道路呢?他想到了种藕。村里有30亩荒地无人问津,为何不能去开发开发呢?他找到了村委会,大胆承包了这片荒地。一家人吃住在田头,开荒长藕,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荷藕的丰收,为全乡开荒种藕打响了“第一枪”。他也成为当地率先致富的领头羊,以自己的行动,带动乡亲们重新开启传统荷藕种植,开荒种藕一时形成了千帆竞发的局面,原獐狮荡乡很快形成了“十里荷花香”的景象。

  沈甫臣参加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的留影

  顾全大局为国家

  沈甫臣荷藕种植的范围逐年扩大,他便到太湖之滨承包水田长藕。1991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为救千百万亩的粮田,当地领导找到了他,要求他发扬龙江风格,挖堤泄洪。沈甫臣眉头未皱一下,便立即和其他承包户一起,让猛兽似的洪水吞噬了大片藕田。巨大的损失面前,有的承包户支撑不住了,不少人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本利一起沉入了水底,明年拿什么扩大再生产?”叹息声,埋怨声,一声一声传入了老沈的耳朵。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对自己来说,我们的牺牲确实很大,但和千百万亩粮田相比,和国家利益相比,我们不是又显得微不足道了吗?”当地领导被他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主动给予三条优惠政策:减免当年上交款;推迟一年承包期;银行提供受灾承包户贷款。

  修路造福为百家

  要致富,先修路。沈甫臣同志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沈甫臣的家在南沙村,这可是个距集镇较远、交通闭塞的偏僻小村。为使乡亲们生产的大批荷藕能够顺利运输出去,尽快销往各地,在致富路上迈开更大的步伐,他积极建议村里修一条连接宝射公路的长2.5公里的村用公路。为筹集资金,春节期间,沈甫臣未能过个安稳年。正月初三,他便出差张家港、苏州等地,去找南沙村在外做生意、搞运输的“能人”,请他们为家乡经济发展出力。人们被他的精神感动了,纷纷解囊相助。未到一个月,便筹集了12万元。回村后,他又走东邻,串西舍,讲道理,做动员。“在外的人捐了钱,该我们在家的人出力了!”一场出钱出力的竞赛开始了,公路很快投入施工。沈甫臣更忙了,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抓进度,抓质量。“这条路是乡亲们的血汗,我不能让它有一个角落出次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大代表的心声。

  作者:蔡宜久 张茜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