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甓湖之珠李藻先——扬州宝应历史名人

2013-3-11 09:33| 热度:13935 ℃ |来源:林漠|我要投稿

顺治十二年的冬天,宝应射阳湖畔、箕山之隈,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向人打听竹溪草堂的所在。这位老人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正在为反清复明大业到处奔走的前礼部尚书钱谦益 ...
  顺治十二年的冬天,宝应射阳湖畔、箕山之隈,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向人打听竹溪草堂的所在。这位老人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正在为反清复明大业到处奔走的前礼部尚书钱谦益。
  竹溪草堂为宝应名宦李茂英第三子李藻先所筑。李茂英与钱谦益为同年进士,官至通政使司右通政,崇祯九年去世。李茂英生前为人和蔼正直,居官多善政,被时人誉为德高望重的长者。钱谦益对李茂英非常钦佩,称李茂英夫妇为“同年长兄”和“丘嫂”,李茂英故去后则视李藻先如己子。顺治十二年冬,钱谦益为了策应郑成功收复南都的战略构想,专程北上过访时任漕运总督的清廷重臣蔡士英。当时,钱谦益与李藻先已经有十多年没能见面,而来时匆匆,只有寄诗见怀,故于返棹时特地来到射阳湖畔与李藻先一见。在这里,钱谦益不仅为李藻先的母亲写了墓志铭,为李藻先的诗集作序,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竹溪草堂记》。
  钱谦益之所以如此关爱李藻先,除了因其为故人之子外,还因为李藻先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当代的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就认为,“李藻先为明室故家”,“其人亦是有志复明者”。李藻先的事迹,宝应历代县志的记载都极为简略,其“有志复明”的史实,只能于钱谦益、李元鼎、龚鼎孳等人的诗文中依稀见之。李元鼎乡试出藻先父茂英门下,与宝应名宦乔可聘同为天启二年进士,入清后官至兵部左侍郎,因从事反清活动受到清廷怀疑,两次被论死削职。宝应为明末清初复明志士集聚之地,于是李元鼎便以投奔同宗年家兄弟李藻先为名,两度流寓宝应继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在李元鼎的引见下,李藻先结识了当时文坛的另一大家龚鼎孳。虽然李藻先与龚鼎孳政治倾向不同,但龚鼎孳对李藻先的才华和品德十分推崇,称其“英逸卓荦,非久岩穴者”,并且主动与李藻先结交。李藻先去世后,龚鼎孳给藻先长子李燮写过一首诗:当时豪俊擅江东,李燮今知有父风,对酒那堪思往事,泪花沾洒烛花红。对李藻先的怀念和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李藻先不仅是一个志士,还是一个诗人。李藻先的诗集有《南游草》、《甲申诗》和《湖外野吟》,但除了当时诗坛大家王士禛《渔洋山人感旧集》所收的六首和后来宝应著名学者刘宝楠《宝应诗选》所收的十八首共二十四首外,李藻先的其它作品,现在已经难以再见到了。好在钱谦益为这三个集子都作过序,使我们在今天还能窥见李藻先作品的全貌。李藻先的诗以明亡为断分为三期。早期作品收于《南游草》,其诗“才情烂漫”、“铺张声韵”。当时的诗坛风靡以“幽眇峭独之指”,文“单疏僻陋之学”,被钱谦益贬为“鬼趣胜、人趣衰,变声数、正声微”。而藻先的诗则“二十四桥之明月,与三百六十之红阑绿浪、山川风月、笙歌舡舫,出没吞吐于笑歌笔墨之间”,不落时人巢臼。而且“琴书彝鼎,资其古香;时花美女,发其佳丽”,“原本志意”,“境会欣合”。其中期作品则为《甲申诗》,从集名看当为明亡之年所作。“以书生少年,当天崩地坼之时,自以受国恩、抱物耻,不胜枕戈跃马之思,其志气固已愤盈喷薄,不可遏抑矣,发而为诗,其厚且盛”。钱谦益认为,“惟厚与盛,诗之宗旨也”,而以“厚”、“盛”来概括李藻先此集的作品,可见钱对此集评价之高。入清后的诗为李藻先的晚期作品,又可分为前后两段。其晚期前段的作品收入《湖外野吟》(又作《湖外吟》),此时的李藻先年龄渐长,“学殖行修”,在诗坛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江、淮之间,诗坛矗立,莫不捧盘执觯,推为祭酒”,对诗艺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说:“吾非专爱今人也,纵吾之睢盱跳梁,不能轶今人之辙迹,其敢訾謷今人以自痑乎?吾非不欲薄古人也,竭吾之刻画抉擿,不能窥古人之毫毛,其敢评泊古人以自树乎?”由此可见,此时的李藻先正处于形成自己独有的诗风,成为一代大家的前夜。故钱谦益说:“子能知诗之难,则其得于诗也不浅矣。吾将更为子排年序之,以观子成。”
  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后,顺治十四年,李藻先被迫参加清廷的乡试,并且考中举人。不久丁酉科场案起,于是清朝统治者借机残酷打击反清思想强烈的江南士子。第二年,在北京举行复试,“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江南才子吴兆骞愤然交了白卷,结果被长流塞外,同时被“诛戮流窜者数十人”,“按验得白者,藻先及陆其贤、沈旋三人而已”。“杀运文章挽”,李藻先虽然凭借才华摆脱了清朝统治者的迫害,却没能逃离清廷爪牙的魔掌,几年后,李藻先为邑令郎秉中所害。
  李藻先仅存的几首晚期后段的作品多为长诗,除了具有前期作品“铺张声韵”、中期作品“气盛旨厚”的特点外,更加酣畅淋漓,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又如长江大河,千里联波,其意象变幻多端、奇丽瑰伟而又法度谨严,其文字则信手拈来,雅俗皆妙。为了证明吾言之不虚,特录一首如下:
  一笔削空如落鹘,漆光再闪蛟蜃出,须臾满堂生峭寒,鹅溪苍苍风雨白。
  李子目瞪痴魂惊,此生未见耳但倾,岂知河阳簿书暇,临池独与古人争。
  公更摇手谁调笑,譬游岱宗始平眺,中宵直上日观峰,盼睨如何发狂叫。
  忽提湘管若长矜,龙须作帚拂秋云,创辟翻迷老仓颉,龌龊笑倒蒙将军。
  赫蹏数丈铺轩砌,一丈才容书一字,点成巨石画流川,□□中间丝发系。
  回环缭绕变化多,瀚海日暮兼天波,时逢燥涩越奇绝,挺立枯松桂茑萝。
  如此千字兴未极,缚象剸犀横气魄,恨不坤舆化为纸,何论粉屏及素壁。
  忆昔曾写般若经,轻烟点落乱青蝇,芥子须弥倏幻怪,通于至道非技能。
  传闻古人亦有此,怀素之先张长史,剑器瞥眼浑脱光,钗脚漏痕徒比拟。
  仙令寄怀万象藏,婴儿造物破洪荒,神妙惟窥无字处,七尺珊瑚虚笔床。
  伟才旷代难邂逅,贞观浪许金钱售,移公双腕握丝纶,墨沈为霖盈宇宙。(草圣篇)
  相传宋孙觉在甓社湖边夜坐,忽窗明如昼,循湖求之,见一大珠其光烛天,当年孙觉登第。后来“甓社珠”便成为文运的象征。甓社湖即今高邮界首湖,古属宝应,故钱谦益曾以甓湖之珠譬李藻先,并且说:“更数年后,吾知珠不在甓湖,宝不在楚州,而焰焰者在黼臣之卷牍间也。”光阴荏苒,当年“英逸卓荦”的李藻先如今已成古人,但这颗明珠并没有就此湮灭,拂去岁月蒙上的尘埃,仍将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