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垄上夕拾之七:秸秆情仇

2021-3-11 17:51| 热度:10903 ℃ |作者:庄稼|来源:宝应生活网|我要投稿

小时候,老家做饭烧老虎灶。我家的老虎灶有三口锅,里锅最大,口锅最小,日常煮饭煮粥都用“尺四“的中锅。每到做饭,妈妈总会往里锅和口锅里舀两瓢水。开始莫名其妙,后来也渐渐成了我们的习惯。那是不让中锅的余热 ...

  垄上夕拾之七

  秸秆情仇

  庄稼

  小时候,老家做饭烧老虎灶。我家的老虎灶有三口锅,里锅最大,口锅最小,日常煮饭煮粥都用“尺四“的中锅。每到做饭,妈妈总会往里锅和口锅里舀两瓢水。开始莫名其妙,后来也渐渐成了我们的习惯。那是不让中锅的余热散失。在中锅跟里锅之间,靠近灶堂处,有一口汤灌,谁做饭时“干烧”,少不了要挨训。汤灌干烧,晚上哪来热水洗脚?

  我们兄妹四个,我老大,当火头军的资历最老。灶上炒韭菜,我会用火叉把灶堂里的柴禾尽量擞开;锅里摊饼,我则少少地添柴,并且用火叉将柴禾镇住;我还能根据锅里声音的大小,判断还有多长时间“锅开“,然后提前抽出熬火的树棍,把它插进隔壁锅堂的冷灰里,让其熄灭,不白烧;我更知道每次添草,总要尽量推到灶堂最里面,让它对着锅脐烧,不直接进烟囱,省草。因此,我多次受到母亲表扬。然而,遇到梅雨季节,我也曾许多次一筹莫展。那个时候,“莳里栽秧赶上趟”,生产队的全部劳力都集中在水稻栽插上。割下来的麦子还垛在场上,顾不得脱粒,也就不可能给各家各户分麦秸。而此时,烧了大半年的草堆成了鸡屎摊子。加之连续阴雨,草垛根脚已看不到干斑。这时候当火头军真的是苦差。

  记得有一天烧中饭,看到灶堂边的柴草大多受过潮,干的只有几小把,我便特小心地拣出干的,先把一把潮的放进灶堂,然后再把干的柴草插到下面,火柴点着后,我就用火叉小心地挑起灶堂里的草,目不转睛地盯着灶堂里的火苗。当干柴慢慢烧完而潮草没有接上火时,我赶紧把头湊近锅堂嘴,对着潮草輕輕地吹气。因为湿气太重,任凭我怎么吹,就是不见火苗。

  锅堂里一阵阵浓烟喷出来,呛得我泪流满面。我耐着性子又试了好几次,仅剩的几把干草已经用完,可是灶堂里的火仍然没有点着。摸着被燎卷的头发,

  我发起急咕,气急败坏地喊了起来:“烧不着!怎么弄啊”。稍过片刻,只听得锅屋外传来妈妈的声音“把腿伸锅堂里烧”。

  连续多日起早贪黑栽秧,母亲手烂脚烂,脸肿腰疼,可全家七口人的汗衣裳正等着她手洗,她没有片刻休闲。我吓的不敢再吱声,但毫无怨言。我听得出来,妈妈的这句话,并没有多少对儿子的责怪,更多表达的只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底层人的一种自嘲与无奈。

  那时乡下没有电,不可能有电饭锅,没有液化气,也没有煤炭炉,就靠秸秆生火把吃的忙下肚。在乡下人眼里,稻麦秸秆金贵得很。

  那时的口号,除了颗粒归仓,还有寸草上垛。

  做梦没有想到的是,我去部队轉了一轉,十多年后再回到家乡,当年很金贵的秸秆变成了乡亲们的仇人。没有人再愿意把秸秆弄回家烧火做饭了。因为,辛辛苦苦捆一天草,烧不了几天,把捆草换成打工,一天工资充一瓶液化气,能烧一个月。

  于是,秸秆成灾,在田间放火焚烧成为首选。一旦收麦,乡下城上到处弥漫着焦味,汽车看不清高速公路,飞机找不到着落跑道,很快惊动朝野。再到收获季节,禁烧标语扑天盖地,禁烧红袖章日夜穿行。害怕派出所来谈话的不敢再烧,只得起早贪黑把秸秆归成垄,再用大的塑料布把一大堆一大堆的秸秆拖出田间。老的来不及就把城里工作的孩子喊回来。结果使圩上渠边的秸秆堆积如山。

  听说有公司要来投资回收秸秆,干部群众很高兴,可是消息很快熄火。秸秆回收面广量大而时间短促,投入机械少了杯水车薪,大量投入机械又长时间闲置,不能取得效益。

  印象最深的一个好消息,一天电视上讲,本县一个地方运用镇压法,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忧国忧民的我很兴奋,第二天特地挤时间前去参观取经。结果大失所望。

  设计者想法是,麦子收割后用大马力拖拉机旋耕,上水后再用旋耕机旋耙,旋耙时后面又加一副木耙。以此将秸秆按到十公分以下的土中,不影响插秧。

  可是,因为收割机将麦粒脱下以后就将秸秆抛了出来,这些秸秆绝大部分是完整的,至少 50 公分长。按“斤粮斤草”计,一亩地 500 公斤左右 50 公分长的秸秆,旋耕机在镇压时,往往上一耙将秸秆的这头按进地里,下一耙又在秸秆的另一头将它拽出了泥土。

  直到有一年,农机局的一份文件,让我看到了希望。文件规定,对跨区作业的收割机逐一审查,没有切碎装置的小马力收割机一律不允许下田作业。结果,秸秆在抛洒之前,全部被新安装的切碎装置切碎到 10 公分以下。这么短的秸秆,经旋耕机一压,绝大部分进了土层。栽秧真的不再受影响。

  看到每年两三千斤秸秆烂到田里,土壤越来越松,地力越来越好,人们又恢复了对秸秆的喜爱之情,禁烧秸秆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几十年的秸秆情仇,让亲历的人满怀感慨。如果我们没有切实解决秸秆严重影响下茬生产的问题,禁烧必然阻力山大。当我们下气力解决切碎装置,让秸秆变废为宝,不再妨碍下茬生产,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牵住了牛鼻子,秸秆焚烧自然迎刃而解。

  搞现代农业,必须学习科学技术,同时更要重视领悟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按照科学规律办事。

  来源:宝应生活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