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我为残疾人呐喊

2021-4-22 19:05| 热度:10319 ℃ |作者:陶春|来源:宝应生活网|我要投稿

1997年元月,县委决定,我担任县残联理事长。之前,我在县民政局已工作十多年,与残疾人工作有不少接触,自以为对县领导的嘱托,残疾人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困难不小,能理解。有同事背地里好心提醒我,这是个无 ...

我为残疾人呐喊

文/陶春

困惑

  1997年元月,县委决定,我担任县残联理事长。之前,我在县民政局已工作十多年,与残疾人工作有不少接触,自以为对县领导的嘱托,残疾人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困难不小,能理解。有同事背地里好心提醒我,这是个无权少钱麻烦多的官,不好当啊!我听了生气,顶了回去。接手不久,工作之难,残疾人生活状况之差,远超我的意料,我一度陷入震惊、困惑、焦虑、深思之中…

  县残联4个同志,一间办公室,年经费仅三万元,这些家当,打水都不浑。当时挂靠县民政部门,日常要承担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殡葬婚姻等大量的民政突击任务,而本职残疾人工作,只是扶贫解困的一部分,说把主业当副业,再恰当不过。

  联系工作,一些强势部门敷衍推诿,有一部门人员接上我的电话,竟好奇地问,什么残联?掉腿断手的,还有组织,真有意思,哈哈哈!挂了机。一县银行,在助残日期间,我们六次登门劝募,行长抱定与己无关,婉拒助残,说可以请顿饭犒劳一下,钱是一分不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县村委会243名主任培训,我们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半数以上的村主任,不知道有《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态度,有近四分之一的村主任说老实话,是轻视、看不起;对面临残疾的危险怎么办?村主任们多为害怕,有几位甚至悲壮陈词,宁可死,不能残。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当时全县5万多残疾人,普遍存在教育、就业、康复、生活等多种困难。贫困残疾近3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60%;特困残疾3千多人,占全县特困人口70%以上。我们解剖韦镇乡一个村的残疾人状况时,发现青壮年残疾27人,除有两女性嫁人成家,25人均找不到对象,打光棍。有一户张奶奶家,因近亲结婚,生了4个智残儿,可怜张奶奶已68岁,还要种三亩地,照料4个智残儿。家徒四壁,草屋破漏,未进门,就先闻到刺鼻的酸臭味,揭开锅,青菜山芋和少量米一大锅混煮,常常煮一锅,吃几天。夏天变质了也没法,只有吃它。我们在场的人都面露愧疚,眼圈红了。

  这一幕幕画面,令人揪心,我感到,全县残疾人,成千上万双期待的目光,无助地盯着我们,顿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怎么办?!

呐喊

  组织薄弱,人手不够,经费奇缺,社会冷漠。残疾人工作面广量大,单就3千特困残疾人,对他们不要奢谈工作事业、幸福生活,火烧眉毛的是,赶紧帮他们填饱肚子,先解决温饱活命。这仅靠我们4个人,就是浑身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有各部门支持,全社会关注,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广大残疾人才有指望度过各种难关。

  怎样动员全社会同心干?那时我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深刻领悟到,只要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动员全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就能破解工作难题。打造好这把破题的金钥匙,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然而,毋庸讳言,《残疾人保障法》,虽然颁布五年多,但那时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加之几千年封建社会对残疾人的丑化歧视根深蒂固,这部好法执行不力。法律条文是刚性的、冰冷的,要让它化为柔软的、有温度的血液,才能入心入脑。我决心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善劝人上,下苦功。

  找准切入点,我一方面查阅大量国内外残疾人工作资料;另方面进村入户,深入调查残疾人生活状况,只争朝夕,夜以继日,奋笔疾书。紧扣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围绕潜心挖掘的七个要点,撰写讲稿。

  1.《残疾人保障法》的制定背景与主要内容;2.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社会代价;3.残疾人同样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与奉献者;4.残疾人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5.残疾人事业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6.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7.关爱残疾人最终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宣讲时,还注意强调两个突出。一是突出残疾是社会代价,它是不以人们个人意志为转移产生的。战争年代的伤残军人,为了建立新中国,受伤致残,这是不可置疑的社会代价;再说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工伤致残等,每年都会产生一批残疾人。凭心问,他们中有谁甘愿遭遇残疾伤害的吗?肯定没有,他们的残疾是无辜的、不可避免的,也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代价;就是先天性残疾,他们为优生优育提供了经验教训,同样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必然代价。因此,关爱扶持残疾人,必然是全社会人人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二是突出宣传残疾人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广大残疾人面对残疾的厄运,用百倍的努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人间奇迹。我们既宣传国内外著名的残疾人,更注重宣传我们身边的残疾人,使大家倍感亲切,易于接受理解宣讲精神。

  经过慎重选择,《残疾人保障法》的宣讲活动,首场我们特意放在县日报社举行,一炮打响,引起轰动。看到那些有独立性格与思考的无冕之王们,眼中闪动着泪光,我们欣喜,宣讲成功了。接着到机关、乡镇、企业、学校,大张旗鼓地宣讲。两年多时间,宣讲40多场,直接听众1万多人。

  台上,我们满怀激情,倾心诉说;台下,群情专注,感动不已。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他们动情地说:宣讲太好了!我们心服口服。净化了灵魂,升华了境界。我们都要自觉履行扶残助残的法定义务,向残疾人献爱心送温暖。乡镇部门领导纷纷表示:宣讲很到位,及时澄清了模糊认识。今后我们一定严格执行保障法,全力支持残疾人事业。

  全县迅速聚焦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掀起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的热潮,扶残助残的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较好落实,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

  全国人大内司委,曾来我县进行《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对我们为残疾人呐喊,大为赞赏。

硕果

  广泛深入、有的放矢、生动感人地宣传《残疾人保障法》,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得到普及。残疾等于残废、等于社会累赘的陈腐观念,扫进了历史垃圾箱。我县残疾人事业,很快走出了低迷困境,打开了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广大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扶助。

  在全省,我县率先出台对农村残疾人税费减免的政策,减免税费370多万元。我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兴办全省首家残联自主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确保把有限康复经费,全部用在抢救残疾儿童康复这个刀刃上。

  在全市,率先实施对残疾人优惠照顾政策;探索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行制定全县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

  砥砺奋进五年,我县邀请省康复专家五次来宝,为283名小儿麻痹患者免费精心矫治,减轻他们的残疾痛苦,较好恢复肢体功能;依靠扶贫定点医院,开展视觉第一光明行动,为14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成功施行免费手术,他们高兴地走出黑暗,重见光明;兴办57家福利企业,安置1300多名残疾人就业;用政策、资金、科技、项目等,扶持640多名残疾人自主创业;3千多名特困残疾人应保尽保,吃穿住医不愁;建立县乡残疾人扶贫基地,扶持部分残疾人跳出穷坑,奔向小康。

  从此,有《残疾人保障法》撑腰,全县广大残疾人告别了自卑、忧愁,底气足了,笑容多了,信心满满地走上幸福生活的大道。

  作者陶春,原县残联理事长,现为县残疾人文学艺术协会主席。从事民政和残疾人工作,长达30年。

  来源:宝应生活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