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无坟,去哪祭扫? 文/周以耕 又逢清明,憋屈胸中的思母之情越发浓烈,恩重如山的慈母情怀汹涌而出,挥泪祭母,以资释怀。 1995年1月4日早晨,我和往常一样,把早饭送到坐在床上的母亲手中。中途母亲手中的碗筷突然掉落,头斜歪着,嘴角淌着口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尽管儿子呼天唤地,母亲仍没有反应。 母亲病倒之前,小脑萎缩,记忆模糊,不认识回家的路。病情严重时,坐在床上把被子撕了,抓出棉花往嘴里送…… 母亲与外婆共同信仰佛教。母亲提早通过舅舅舅妈向我交代:死后要像外婆一样把骨灰丢进长江…… 1995年1月11日早晨5:30,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离母亲正月十一生日相差一个整月,享年虚75岁。 送葬那天,天气异常寒冷。两套鼓乐,好多的花圈,长长的送葬队伍,儿子尽最大孝心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给母亲一个体面风光的归途。送葬路上,我一路撒着纸钱,随着寒风伴着纸钱一同飘落的是怎么也流不尽的泪水…… 到了火葬场,在送炉口之前,我不顾一切掀开毛纸,抱着母亲的头泪如泉涌。母亲,一个孱弱的女子,靠着坚韧不拔的生命毅力,凭着勤劳的双手,在艰难岁月担起了独立抚育两个子女的重任。 母亲一生的闪光点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心目中,她是全天下最伟大的母亲! 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载着母亲骨灰盒的专车驶向镇江瓜洲渡了却母亲的遗愿。天空阴沉沉,雨潇潇,淅淅沥沥的雨水落在车窗上挡住视线,雨刮器180度来回摆动,咯吱咯吱地响,本就沉痛的心情显得格外焦躁心烦。 人家的老人到墓地下葬,与伴侣会合;我的母亲却要葬身江中与外婆会合。“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古人哭诉有坟无人祭扫的悲凉,我将来却是有人无坟祭扫的伤感。 想到这里,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眼睛和挡风玻璃一样模糊…… 渡船来了,我们的车缓缓驶上了渡船,船尾浪花翻滚“秃、秃、秃”地驶离了陆地。 陆地!生养了母亲,曾给她带来过愉悦,曾给她带来过苦难,曾给她带来风雨过后见彩虹的欢欣。母亲与生活一辈子的陆地渐行渐远,越来越远。 母亲走得安详,走得欣慰!她带着满怀的硕果,带着满怀的豪情奔向外婆的怀抱,汇报她坎坷跌宕的风雨人生…… 母亲走了,没妈的孩子失去了大树的遮风挡雨,像一棵没有依靠的小草在风雨飘摇中震荡,任凭风摧雨残、霜打雪夺! 燕子去了,春天还会飞来;小草枯了,还会一岁一枯荣;花儿谢了,还会重新绽放。可我的母亲呢,却怎么一去不复回? 又逢清明,看到别人携家带口去墓地祭扫。我家母亲无坟,我去哪儿呢? 每每想起,潸然泪下,泪湿衣襟…… 作者简介: 周以耕,1953年出生于江苏宝应,退休干部。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创办劳动服务企业,组织待业青年就业,成绩斐然,被省、市、县分别授予“优秀企业家”、“优秀经理”称号。 一生辛劳于生存,忙碌于果腹,退休后“跨界”圆梦。创作长篇报吿文学《已耕岁月》,因其尊重史实,贴近生活,文风端正,情感真挚,被读者称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正能量的人生教科书,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教材”。其后出版评论集《浪花飞鸣》。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