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满天

2013-4-22 09:05| 热度:6686 ℃ |作者:蔡宜久|我要投稿

  ——在徐汝清散文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有幸参加徐汝清散文作品讨论会,与诸位领导、老师、朋友共同学习讨论徐汝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下面,我讲讲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
  ——在徐汝清散文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有幸参加徐汝清散文作品讨论会,与诸位领导、老师、朋友共同学习讨论徐汝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下面,我讲讲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奇人。徐汝清先生是我的朋友和老师,他年已古稀,清癯矍铄的。就是这么一位老人,退休以后不甘于颐养天年的清闲,而是笔耕不辍,在短短的几年中,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且受到广大读者的敬家,在家及文友们的好评。奇人,徐汝清!
  奇之一,宝刀不老孜孜以求。读了徐老先生第一本文集还沉浸在敬羡之中,2006年春天,老先生又给我看了一大摞文稿,数一数150篇以上。吃惊之余,我问老先生,,您哪来的精力又哪来的素材?从老先生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先生善于深入生活,听别人讲,和朋友聊,到实地看,遇到有价值的东西随即记下,连夜整理成文,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听老先生之言,我想起了清代蒲松龄。想当年蒲老先生村头摆茶摊,为的是听别人讲故事,和朋友见面,必让对方讲趣闻轶事,终成大作而流传千古。但愿徐汝清先生的文章也能百世流芳。
  奇之二,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在徐老先生这里,“文人相轻”早改成了“文人相亲”。老先生谦虚好学,总觉别人的文章好,别人的水平高,虚心求教诚请帮忙,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一大批人为老先生的精神感动了,大作家王立信、庞瑞垠为之写序,大名人顾建新、凌鼎年冯亦同撰写书评,本县的何部长、韩老校长等十余名领导、老师、文友帮他改稿、校稿、定稿。有人戏言,徐汝清先生是能够调动天兵天将的人。
  奇之三,不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荷乡之歌》成书过程中,徐老先生家中遭遇不幸。但老人没有被击垮,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擦干眼泪继续耕耘,《荷乡之歌》成功问世,丰硕成果中饱含着老先生的辛酸与悲苦,昭示着老先生的坚韧与顽强。
  二、妙文。顾建新教授说,徐汝清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想所谓“独特风格”,应该在于徐汝清先生的作品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我以为,老先生的文章有两大特点。
  (一)朴实。当今文坛,特别是微型小说,形成了魔幻、想象、变形的时尚,而徐老先生不改初衷,他是写实的,他的作品是朴实的。
  主要表现在:
  1、所述之理。老先生是观察生活的高手,更是思考生活的能手,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悟出实实在在的大道理。如《好日子先过过》、《认准一只鸭子追》,一个从打扑克牌开始,一个从逮鸭子说起,悟出了人生的乐趣和行为准则。道理朴素实在,没有空洞说教,却易于被人吸收。说实话,我喜欢《荷乡之歌》中每一篇文章,“感悟人生”这一辑尤甚。
  2、所抒之情。通读华章,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亲情、友情、乡情,试以《泼皮荷藕》为例,该文对荷藕“泼皮”品质的歌颂,也正是荷乡人民天不怕地不怕,不讲条件不畏艰辛品质的写照。作者抒发出来的正是乡情和亲情。
  3、所有之语。语言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徐老先生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想用群众的语言写荷乡风情,讲百姓故事”,我的语言“必须是原汁原味通俗易懂”,“不带书生腔”。他的文稿写成后,常常读给老伴听,直到她满意为止。我想,老先生大概是以白居易大诗人哪儿取来的真经吧!徐老先生的文章大俗大雅雅俗共赏,认真对待语言,怕也是成功的奥秘之一。
  (二)土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所记之物。两本书加起来,单写荷藕的就近20篇,难怪大作家庞瑞垠说他“有关荷藕部分写得尤为精彩”,“乡土文学这个‘土’字味道,在他笔下散发着芬芳”。
  2、所记之人。淘藕的、撑船的、油船的、打鱼的等荷乡平凡之人,在作家笔下都成了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是文学的母体。只有塑造好人物形象,才会有成功的文学作品。从这点来说,徐汝清先生是成功的。
  3、所记之事。像油船、张鳅鱼、背纤等以前在荷乡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到了作家的笔下就能流光溢彩,散发出阵阵乡土气息。
  三、好书。记得何开文部长第一次拿到《荷乡之歌》时便爱不释手,连称美玉。《荷乡之歌》确实为一块美玉,它:
  (一)文学性和知识性结合。“朴实土气”乃是文学性的诠释。正是这些“朴实土气”之文,向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传递着“鲜为人知”的知识。“乌鱼护子”和“鲤鱼打花”就是典型一例。
  (二)趣味性和档案性结合。读徐老的文章,常常是在棒腹大笑之后,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第四辑趣闻轶事及附录中部分谚语歇后语的来历,更是典型代表。但我们也要理解徐老先生的独具匠心,他所写之物所叙之事,像“张鳅鱼”、“滴水簿子”等,有的已成为过去,有的正在成为历史,因而他的不少文章便具有了较高的档案价值。
  (三)宣传性和商品性结合。徐老先生的每一篇散文,书中所选用的图片,主旨都在宣传宝应。汪曾祺宣传高邮而闻名遐迩名垂青史,愿徐汝清先生成为宝应的汪曾祺。然而,大凡出过书的人都知个中滋味,写书难出书难售书更难。徐老先生是聪慧的,他的装帧及封面设计都非常考究,让人看一眼便爱上它,产生买一本的欲望。老先生在后记中还写上了梁军等十位企业家的大名,大概也是为售书打基础的吧。
  最后,我想借用庞瑞垠的话与大家共勉,“更要在提高作品艺术现力和审美层次上功夫,‘以一当十’对一个作家来说相当重要,构思要精当,提炼要精确,开掘要精深,文字要优美。”
  祝徐汝清先生再创佳绩,更上层楼!
  谢谢大家!
  蔡宜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宝应作家协会理事,宝应微型小说副主席。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麻雀的故事上一篇:水乡人的幸福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