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叫宝应……

2013-10-7 09:54| 热度:5647 ℃ |作者:绿扬奇君|来源:扬州晚报博客|我要投稿

宝应是一个有着千年建县历史的古城,定县名宝应迄今也已有1251年。因此,流传于民间,反映家乡人民热爱和平、企盼富裕平安的传说,历代层出不穷。而把这些传说搜集起来编辑成书,使之能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是太平盛世一件值得称颂之事。 ...
  ——在新书《传说宝应》首发式上的发言
  近日,宝应县档案馆、县文联组织专人编辑的《传说宝应》一书正式出版了。这是一部弘扬宝应文化之书,也是一本故事性较强、十分耐读可看之书。什么叫传说?中国权威的辞书《辞海》这样定义:传说是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有的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宝应是一个有着千年建县历史的古城,定县名宝应迄今也已有1251年。因此,流传于民间,反映家乡人民热爱和平、企盼富裕平安的传说,历代层出不穷。而把这些传说搜集起来编辑成书,使之能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是太平盛世一件值得称颂之事。受文联委托,我曾参与此书的编校工作。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很多同志已作评述,我不再重复。我只想谈谈我在参加此书编校过程中的几点感想。
  一、“中国微型小说之乡”和宝应微型小说创作方阵
  这本书共收录宝应民间传说75篇,其他传说4篇,加之前言一篇对宝应人文历史精彩的简介,共有文章80篇。对宝应历代关于地名、景点、寺庙、民俗、人物故事方面的传说几乎全部涉及,而且成书的时间极短。从策划到正式出版,仅一个多月时间。这与宝应是“中国微型小说之乡”有很大关系。这归功于宝应有一批热爱家乡的乡土作家、文史工作者、微型小说作者。本书的成功,宝应微型小说学会功不可没。
  参与本书写作的,微型小说学会成员就有10名;80篇作品中,一半以上为微型小说学会成员所写。有几位我想特别介绍一下:刘世昌先生,微型小说学会名誉主席,这本书中,有21篇传说是他所写,另外,书中大量精美的插图也为他和吕鸿猷先生所绘。刘世昌先生是地方史专家、诗人、画家,他写过5本书(其中一本为诗集),其中《中国荷文化》一书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为推介宝应,创建“中国荷藕之乡”作出贡献。徐少奎先生,文联副秘书长,学会副主席,收藏家,号称“扬州第十怪”。他为这本书写了7篇文章,他还是这本书的副主编。范老范学望,学会名誉主席,他在退休之后写了四本书,四次蝉联全国微型小说大赛奖。他为这本书提供了3篇文章。蔡宜久老师,学会副主席,一位热爱家乡的乡土作家,他已出版了三本关于家乡的书,其中之一为37万字的长篇小说。他也为这本书写了三篇传说。另外,本书的作者中,周雨亭、王艳丽、吴永煜、梁邦华等也都是微型小说学会成员。本书的其他作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比如我所认识的梁鼎成先生,就是一位地方史专家,他曾考证出宝应是尧的故乡。值得称颂的是何开文主席,作为文联主席,他组织了《宝应传说》的写作;作为微型小说学会名誉主席,他又身先士卒,自己也带头写了4篇,使得这本书能尽快付梓。其实,宝应写微型小说有一个团队。具体讲,有25人,是谓宝应微型小说创作方阵。他们中最大70多岁,最小20多岁。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自己的家乡。
  《宝应传说》创作成功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个地区经济的腾飞,需要安上文化飞翔的翅膀。文化的繁荣,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我觉得,县档案馆的馆藏,应开辟一个“中国微型小说之乡”专辑,专门收藏宝应微型小说创作方阵的作品,收藏《宝应文学》、《宝应微型小说》期刊,这将更能体现宝应馆藏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二、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和打造文化品牌的坚定理念
  这次我们在县档案馆召开《传说宝应》出版首发式,这使我想起一件事,我们宝应县档案馆收藏着一部天下奇书——《四库全书》,共有1500册,上架排列总长度共约30米。当然,这是影印本,影印本也了不起,因为他毕竟使我们普通人能够看到这部天下奇书的全貌。《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共收3400多种古籍,有79327卷,分装36304册,约997,000,000字。《四库全书》成书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这样一部庞大的奇书,三万多册,历经战争烽火、朝代变迁,经过这么多年,居然一册不少,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而中国另一部奇书《永乐大典》,它的命运就没有这样幸运了。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共收录各类图书约8000种(后来人们就是根据这部书,找到《旧五代史》),辑成22877卷,分装11095册,共约370,000,000字。《永乐大典》历经600多年,现存世不足800卷,仅400册上下,而且分藏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和私人手中。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存223册(其中有60册在台湾)。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收藏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也不足原书的4%了,这部天下奇书的96%已没有了,我们再也不可能看到他的全貌了。为什么这两部同是天下奇书,命运差距却是这样大?我曾看过许多专家的评述,众说纷纭。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明清两代统治者对两本书存书的理念不同,保管的方式不同。明永乐皇帝认为这本书是为我皇家一个人用的,所以《永乐大典》只抄了一部,世称正本。面且只存一个地方。后来他的子孙嘉靖皇帝喜爱这本书,令人抄了一部,世称《永乐大典》副本。奇怪的是副本刚抄成,正本就不见了,而嘉靖也死了,这成了千古之谜。所以现存世400册都是副本。而清乾隆帝则比永乐高明得多了,《四库全书》辑成后,他令大臣将全书缮写7部,分藏全国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溯、文汇、文澜7阁,也就是把这部书变成了7部同样的书,分藏全国7个档案馆,终于使这部旷世奇书36304册得以一册不少,保存至今。所以说,档案馆在保存一个国家的文化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回到主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宝应县档案馆是县委、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但是,也许有人还不了解,根据《档案法》,县级以上的国家档案馆,还是一个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第一位的作用,应是保存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这是一项理念的更新。我从侧面了解到,我们县档案馆的工作,不仅在扬州市名列前茅,而且在全省也排先进。王局长还代表全省的基层档案工作者,在相当级别的会议上作了精彩的发言。我认为他们所有成绩的取得,就是全局上下同心同德,有一种奋发的精神,就是争创一流工作的精神;有一种坚定的理念,就是打造文化品牌的理念。目前,在硬件上,他们正在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打造一个开放型的具有现代化意识的数字档案馆;在软件上,他们不仅在保护传统文化上下大力气,而且在传承宝应文化方面作贡献。比如出版这本《传说宝应》,这是一本带有我们家乡泥土芳香的特殊礼品。它将会引起所有在外工作的宝应人士对家乡深沉的怀念,也将会引发所有立志创业的外界人士对开发宝应的浓烈兴趣。
  记得那部不朽的史书《汉书》在“艺文志”中关于档案馆的作用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建臧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而档案馆就是这样一个收藏千古传说的“秘府”。我们祝贺《宝应传说》的出版,因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名字就叫宝应。我们也感谢宝应档案馆在传承家乡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开拓性工作!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