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人办“大事”

2013-11-18 09:36| 热度:6731 ℃ |作者:水乡渔夫|来源:新浪博客|我要投稿

宝应,是个民风淳厚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老百姓生活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一部分被淘汰了,而“办大事”这一部分却越发缤纷起来。宝应是京剧鼻祖高朗亭的故乡,然而京剧在宝应没有兴盛得起来,可能是由于里下河 ...

      宝应,是个民风淳厚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老百姓生活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一部分被淘汰了,而“办大事”这一部分却越发缤纷起来。
      宝应是京剧鼻祖高朗亭的故乡,然而京剧在宝应没有兴盛得起来,可能是由于里下河地区的方言局限了京剧的发展,相反倒又成了淮剧的发源地。宝应人爱淮剧,对原汁原味的老淮调更是情有独钟。每逢天晴,城区的几个广场总有那么多的淮剧迷在自娱自乐,只需一把二胡,便可以娱乐半天,唱的人摇头晃脑,听的人津津有味,人们要的就是这么个氛围。哪怕是哪一家“老”了老人,都会请个戏班子,他们从搭敞棚到哀乐,给你安排得津津有条,不时地还会有人对着麦克风“痛哭”一番,那哭腔是绝对正宗的“老淮调”,当然了这不会是白“哭”的,“哭”是能哭出银子来的,渔夫想,这可能是受本山大叔带着一帮孩子哭灵的启发吧。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民众喜怒哀乐的精神诉求,它包含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节气和民众的信仰追求。宝应的老百姓每逢“办大事”的时候,就象婚嫁喜事、生日寿庆,包括那家“老”了老人,都喜欢热闹一番,这种场合酒席是少不了的,而在这些酒席当中,喜酒和寿宴则是民俗中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形成了宝应水乡最具特色的筵席文化。

      当然,除了丧事,宝应人“办大事”都是要挑日子的,都喜欢把农历的双日子视为吉日。不光双日,婚嫁喜事选日子的时候还喜欢有几个“六”,什么初六、十六、二十六都是上上吉日,图个吉气,意在“六六大顺”。
      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随着市场的需求,宝应地区的礼仪公司象雨后春笋一样。宝应的老百姓不管哪家“办大事”,都时兴请个礼仪公司好好策划一番,特别是婚嫁喜事,礼仪公司会根据男女方的特点做得热热闹闹的。酒席间叫新娘和公公喝交杯酒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出格一点的还要喝“大交杯”酒,就是新娘和公公的手臂要从对方的脖子后面绕过来喝酒。当然了,酒席上还要对叔公之类的长辈好好地捉弄一番,这个时候是没有长幼之分的,被闹的新娘和公公都不兴翻脸的,老百姓图的就是个热闹,意在“闹发”、“闹发”。
      过生日,特别是整数生日在宝应人眼里是马虎不得的,统属于“大事”范畴。生日当天,娘家人总要挑着吧嗒着嘴的鲜活的红鲤鱼、割上带“卯子”的二斤猪肉、带上盖有红花绿叶的寿桃和鞭炮,一路上吹吹打打送到亲家门上。这个时候主家一定早已经把寿面下好了,用筷子挑起来担在碗口上供在“老爷柜”上,鱼啊、肉啊、寿桃啊、寿面啊,把个“老爷柜”摆了“一条边”。
      如果做生日的是高龄长辈,酒席前还有晚辈给老寿星跪拜磕头的仪式,用来提醒小辈对老人要孝道,要感谢老人的养育之恩。每逢此时,老人们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喜悦和亲情,充满了温馨。
在老年人的寿宴上,请个戏班子唱几段淮剧折子戏是再热闹不过了,庄上的男女老少听说要“唱大戏”,都会早早地搬个“小爬爬”来凑个热闹。
      当然了,到“办大事”人家去贺喜,亲朋好友每人一份“人情钱”是少不了的,主人家一般都会有人记帐,以备他日人家“有事”的时候再还上这个“人情”,老百姓图的也就是个热闹。
      宝应还有很多乡风民俗,很多时候是为了图个忌讳,无非是企求风调雨顺,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宝应老百姓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苛求,他们最奢侈的希望莫过于此。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