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记忆中的宝应老家老行当

2014-4-18 17:13| 热度:11649 ℃ |作者:王晓山|来源:监狱文化网|我要投稿

今年夏天特别热,气温屡创新高,持续热浪炙烤让人窒息。这几天气温骤然下降,感觉凉爽了许多。今天休息日,秋高气爽,心情自然也好。刚吃完早饭,小区里就隐隐约约传来“铲剪子磨菜刀唻”的吆喝声,从阳台探去,只见 ...
  今年夏天特别热,气温屡创新高,持续热浪炙烤让人窒息。这几天气温骤然下降,感觉凉爽了许多。今天休息日,秋高气爽,心情自然也好。刚吃完早饭,小区里就隐隐约约传来“铲剪子磨菜刀唻”的吆喝声,从阳台探去,只见一位老师傅肩上挑着一付担子。见到此景,记忆深处的苏北老家相关的一些老行当碎片,又被我重新拾起。
  曾是苏北乡下农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老行当,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虽然时过境迁,我生活在大城市里快二十年了,似乎与它们的距离渐行渐远,但镌刻在鲜活的生活印记里,面目依稀清晰。
  一、罱(lǎn)渣罱渣(宝应方言),实际上就是“罱河泥”。对于80后出生的农村小孩子可能很陌生,但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那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宝应水乡特有的行当。那时种田很少用化肥,种庄稼的肥料主要靠人粪尿、猪粪、鸡屎以及河泥等有机肥料。那河底乌黑的淤泥内有大量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水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腐烂后的沉淀物,可是上好的有机肥料。不但肥力时间长,还可以使土壤松软、透气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罱渣”积肥就成了当时宝应农村的一项重要农事。北风乍起的时候,地里的农活差不多都得停歇下来,可农民却闲不住,他们在蛛网交织般的河道上忙碌着“罱渣”。“罱渣”工具——罱子(宝应方言),用两根竹篙做成大夹子似的,底部是用网做成箩头,可以张合,下水夹取河底的淤泥。“罱渣”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一条船上通常两个人,一人撑篙一人执罱。空载的时候,船帮子离水面是最高的,这么大一个泥罱子,不要说满满一罱子河泥要从河里拖上船了,就是连空罱子,也有那么重。但也不能用死劲,要带点巧劲。执罱的男人须站立船头,脚踩罱竿压住船身,罱头插入水中后,两只手用力将两根分开的罱竿缓缓夹住,然后慢慢拖起沉重的罱头,接近船沿,待水流尽,罱子待出水之前就要蓄力,然后将蓄好的力气运到右手臂上。此时,罱子的一头自然向上,对准船舱,右手用力一带,一罱子河泥就上了船。待罱头张开的刹那间,上面的左手自然松开,让一只罱竿张开去,留一只罱竿在左手里,与右手的一只罱竿一起得力。这时,只听“哗啦”一声,河泥就吐了出来……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在罱子离水至倒进船舱里,也不过是眨眼之间。然后,再将罱子送到河底,一张一合地夹满泥,如此反复,一船河泥很快就罱满了。春寒料峭,许多鱼儿还在河底沉睡,罱头里经常会夹进一些鱼虾,如虎头鲨、昂刺鱼、黑鱼等等。待泥浆稍淀,还会有螺螺慢慢冒出。小孩子们光着脚丫子,裤腿挽得高高的,踩进软软的泥塘里,拾螺螺,摸蚬子。
  罱满一船后,还要把河泥送到岸上,叫“打渣”,也是男人干的力气活,如果塘临近河边,那就方便多了,男人站在船上,用大铲锹将河泥直接送入塘里。塘离河边较远的,夫妻俩先将烂泥一桶一桶地往上舀入大木桶,然后两个人合力抬。河泥被送到农田一角的泥塘以后,还要推平,晾到半干后划成一个个方块。到四五月里,再一块块挑到田里,用侧锹切成一个个小块作为肥料沃田。也有把刚罱起来的河泥直接泼浇到麦苗上的,效果还不错。如今讲究科学种田,用的都是化肥农药,“罱渣”也就彻底成为了历史
  二、篷船“篷船”苏北老家念“bāng船”,在百度里搜到相关资料也极少。那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宝应水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特有的一种水上客运交通工具。所谓篷船,其实就是在10吨水泥船船尾安装一台12匹挂浆机,船舱用木架搭设简易的拱形船肚篷,上面盖上一层厚重的大油布(就是帆布上添加棕油),给乘客避雨遮阳,稍高档的一点,上面的油布是活动的,可拉可缩。篷舱里摆放三排纵向长木凳,可以容纳二三十人。我所在的广洋湖乡是个小乡,隔壁的有两大古镇——射阳镇(就是历史上“西射阳”)、沙沟镇(属兴化市辖区),均距离约10公里,航程2个小时左右。每月逢5号15号是赶集的日子,村民添置稍大的货物,或家里买小猪,一般去射阳;家里办红白大事,备菜一般到沙沟。宝射河穿村而过,将我们村划为河东河西,故在河东河西各设有篷船停靠站点,有好几班次,有别村营运篷船,也有隔壁小尹庄乡营运篷船。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赶集人多了,一个村往往好几条篷船,为了抢生意,纷纷提前进站抢客源。有的为了吸引客源,提高航速,将篷船安装了两台12匹挂浆机。发展到后来,篷船主与篷船主之间甚至发生争执。再后来,大家协商好轮流开。篷船都是私营的,那时乡政府没有航运管理职能部门,篷船营运都没有合法手续。篷船上至少需要两个船工,一个是司机,就是撑舵的,一旦到站或会船,他就拿起一根塑料管憋着气拚命吹,发出“呜呜呜呜”声音,以示提醒。站在船头的则是执篙,停靠站点时,他先得用篙子向前支撑着,目的让船慢慢停下来,还兼职卖票收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村村通公路,乡下交通发达了,现在我们镇与射阳镇、沙沟镇都有公交,倘若去县城也就四十来分钟,篷船失去了优势,终于寿终正寝成为了历史。
  三、煮黑“煮黑”这个词,新华字典里也没有,可能现在80后出生的不知道何意。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北农村“煮黑”再熟悉不过了。“煮黑”其实就是对衣服进行再染色。那个年代人们的衣服颜色较单一,基本上是红、黑、蓝三种,多数人家以染黑色为主,故统称为“煮黑”。“煮黑”之所以在苏北农村有市场,一是人们衣服穿久了,衣服褪色;二是衣服补丁多了,新旧有色差。儿时经常听到“煮黑”手艺人来我们村子里,大声吆喝“煮黑喽——煮黑喽——””!只见他皮肤因日积月累也染成了黑,就好象是从非洲大陆来的一样,特别是一双手乌漆墨黑。小孩子们跟在手艺人后面,只见他在路口支起一口大锅,有时是撑船来的,就利用船上有现成的大锅,把所有的衣服扔进锅里,再添加一些化学颜料,锅下面燃起熊熊大火,烧火者多半是他的老婆,手艺人戴着皮手套,用两根长长细木棒不停搅拌锅里的衣服。大约过半个时辰,就可以出锅。那时,全家的衣服染一次,也就几毛钱。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随即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连补丁衣服也鲜有人穿,这一行当自然也就没有市场,只能无情接受淘汰。
  四、接生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苏北农村生孩子大多靠村里的接生婆。如果送到医院里,多半是难产。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里最早的接生婆,是周西生产队的朱大奶奶,产妇临产前,要请朱大奶奶。朱大奶奶小巧玲珑,但勤快,脾气又好,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也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是有人请,她总会按时到达。她通常先叫主人家烧二大锅热水,不准男人进去。小孩子出生后,朱大奶奶会帮刚出生的小孩子洗洗澡,接生完,主人家会赠送她一块新毛巾和一斤红糖,如果生的是男孩,12招(出生第12天)、100天和抓周时,会请她坐桌子(宝应方言,就是请她吃饭)。听母亲讲,在我出生之前,家里所有的人都急忙跑去喊朱大奶奶,可我等不及了,在朱大奶奶来之前,我就呱呱坠地。朱大奶奶看我浑身是泥,说我长大后会摸鱼弄虾。直到我来苏州工作时,母亲还不断诙谐抱怨我,说长到现在也没见过捕捉半个鱼虾回家。1982年夏天,朱大奶奶得了“二号病”(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何病,只记得相传是一种高度传染病)。后来,公社卫生院派人进行了处理,送到火葬场进行火化,她也成了我们村里火化第一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她病故,村里的小孩子几乎都是她接生的,接生的主要工具就是平时做活计的剪刀,用开水烫烫就算消毒了。那时认为脐带长了孩子尿泡大,脐带都留半尺来长,用做活的棉线把脐带绑住,再用棉布把孩子的腰裹起来,七八天后脐带就自行脱落。只听说过有一户人家媳妇生小孩子因大出血而死亡,其它从未出过差错,对于斗大的字都不识的一位农村老太太来说,真的不容易。
  接替她位置的,是村河西的中年妇女,人称“四女”(她在家可能排行老四的缘故吧),她烟瘾很大,主人家一般要准备好二包烟,她接生技术比朱大奶奶过硬,据说,她曾遇到过一户人家媳妇难产,不知道她用什么办法,最后母子平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都金贵了,加之农村经济状况好转,一般孕妇都到镇医院分娩,还有的选择到县城大医院。从那以后,“四女”逐渐“洗手”不干了。2000年,她成为寡妇,不久与同村一个叫“阿三”光棒汉结了婚,可惜没有过几年好日子,她不幸患肺癌去世了,年纪也不过六十小几,村里人很为她惋惜。她去世后,村里就再也没有接生婆了。
12下一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