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蓝色的宝应——外商背景的宝应人

2014-4-16 18:16| 热度:10256 ℃ |作者:颠三倒四|我要投稿

商,一个古老的国号,演绎成一个古老的职业,赋予一点时代意义之后,派生一个不太好懂的名词叫“外商”。商人自古以来就纵横天下,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商人心中无国籍地籍之分,亦无内外之别。商人暂厝一地,热爱一 ...
    商,一个古老的国号,演绎成一个古老的职业,赋予一点时代意义之后,派生一个不太好懂的名词叫“外商”。商人自古以来就纵横天下,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商人心中无国籍地籍之分,亦无内外之别。商人暂厝一地,热爱一处,贡献一方,心中最大的追求就是两个字:公平。商人的流动象水一样,那里低洼就流向那里,那里的坎儿低就先流向那里。 
    说起外商,其实我们宝应人都是外商,不是外商也是外农,都有开发宝应、经营宝应,奉献宝应的事业荣光。我们的祖辈乘长江之利、取淮水之便来到宝应,垦地为农,立铺为商,我们是徽农的后代,我们是徽商的传人。宝应向北百里为侉,向南百里为蛮,但逆长江而至安庆,溯淮水而至蚌埠,我们走到哪里,听到的方言却恰似乡音。宝应老城区中,青砖皂瓦马头墙式的民居,在诉说着徽商昔日的辉煌,尽染历史风雨烟尘的徽派门窗格扇,古朴而不失典雅,它见证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徽州子孙在宝应这片土地上不断奋斗、不断奉献的历程。南城根路上有徽商云集的安徽会馆,叶挺路(中山路)上曾留下安徽商人给宝应带来的第一辆轿车的印迹,宝应的大街小巷传唱着三庆班给我们带来的恰似京剧的徽州小调。一辈又一辈的先人故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成长起来了,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热爱着这片土地,我们经营着这块土地,于是我们成了宝应人,宝应成了我们的家乡。我们为宝应而自豪,我们为宝应去争光,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去创造那份楚天之下的安宜风雅。 
    宝应本无县城,是商人独具慧眼,无悔地选择了这个里运河畔、淮河支流的交汇点,运河缀接了天南地北,淮河挽起了高山大海,这里千帆云集,百舸争流,成了商贾云集的大码头。徽州文人来到这里,不为良相,便为富商,他们步范蠡、子贡后尘,北面运来了皮货人参,南面运来了蔗糖桂元,西面运来了木材竹器,东面运来了盐巴海鲜。四乡八里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一改往日各甘其食,各美其服,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常规,纷纷聚拢过来,以货贸货、以钱易货,一时间码头边上人群麇集,热热闹闹。商人们不仅细数铜钱碎银,打理生意,还在码头边上修建起房子,买来了文房四宝,读起了四书五经,亦商亦儒,安居且又乐业。为外御敌辱,内拒洪涝,保一方平安,有人用高大宽厚的围墙,把这个码头边上的生活小区圈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城,于是江淮大地上宝应县城诞生了。 
    但宝应县城不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可以冲出去,城外的人可以冲进来,它洞开六门,白天开,晚间闭,从不拒往来商旅行人,交通十分便利。尽管这样,经济规律、地理特征象一双无形的手,掌控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北门之外,它顽强地延伸到泰山殿;南门之外,它执着蔓生,直达一宿庵、火星庙。宝应古城就象一个“中”字形,这“中”字中间一竖,就是今天贯通一气的北门外大街、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南门外大街,我们走在这座古城的中轴线上,依稀还能看出它昔日商铺林立、旌幡摇曳,店户作坊忙得不亦乐乎,往来人群熙熙攘攘、骆驿不绝的繁华景象。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当我们打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历史卷封,重新回眸那曾经的波澜壮阔,我们不难发现:屡建屡圮的城墙给宝应人的生活确实带来不便,拆除了古老的城垣,给宝应带来的并不是更加的开放。户籍制度代替了保甲制度、计划经济代替了自由经济,象是给宝应县城加了一道无形的城墙,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城里城外的人们只有照计划安排一切经济活动。聪慧灵动的徽商后裔只有藏匿一个梦想,怀抱一个希望,暂时蜇伏起来,静候春天的那一声响雷。 
    春天总是要来的,宝应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但这是一个迟来的春天,是一个“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天。宝应象是地处塞北关外,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它要靠阳光日积月累的辐射,要靠江南夏季暖湿气流的浸润,宝应才会有春天,江南的夏季才是宝应的春季。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亦如削低了关墙,拆除了关隘,引进了暖湿气流,制造一个类似于春天的“人工环境”。 
    其实宝应人也可以制造和拥有自己的春天的,因为我们宝应人是徽商的后代,所以我们宝应人具有徽商特质的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和核酸一样,也是双螺旋状的:我们有包容海内外客商到宝应投资兴业,公平竞争,共同繁荣的博大胸怀;我们宝应人也有纵横海内海外,经理天下人衣食住行的豪情壮志。清未年间,宝应运河边上,曾有日本大东会社在此驻足经营客轮航运;民国元年,美国传教士在宝应开设西医门诊,这是宝应早期的外资机构。光绪十八年开业的震丰园饺面馆,记载一个淮安青年来宝创业的光荣和梦想;日本东京曾留下与鲁迅同时代赴日留学的宝应学子的身影;从东京到南洋,到处都留下宝应游子创业打拼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博采天下佳品,巧赚四海义利,这是宝应人固有的商业品质。它象一粒种子,不用你教它怎么长,只要给它春天的温度和阳光,就能长出一个“宝商”或是“外商”。 
    蓝色的星球蕴育一个蓝色的宝应,它有蓝色的天空,有蓝蓝的湖水,它面临蓝色的海洋。宝应有蓝色的深沉、蓝色的稳定、蓝色的宁静、蓝色的典雅。总有一天,古老的运河会和蓝色的多瑙河一样,勃发蓝色的生机。一个两淮冲地的宝应,一个八宝名区的宝应,一个才俊辈出的宝应,一个千万颗心为它牵挂、为它眷恋的宝应,它何以不能拥有自己的春天?何以不能成为一个春光外泄,红杏出墙的宝应?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