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苏中报》再现宝应“苏中公学”风云

2014-6-1 17:40| 热度:7544 ℃ |作者:信息员|我要投稿

苏中公学纪念碑 刊登苏中公学相关报道的《苏中报》  核心导读   初夏时节,在宝应县曹甸镇一片金黄的田野中,耸立着一块纪念碑,碑上有苏中公学老校长、原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夏征农亲笔题写的“苏中公学纪念碑 ...
苏中公学纪念碑

刊登苏中公学相关报道的《苏中报》
  核心导读
  初夏时节,在宝应县曹甸镇一片金黄的田野中,耸立着一块纪念碑,碑上有苏中公学老校长、原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夏征农亲笔题写的“苏中公学纪念碑”七个大字,熠熠生辉。走近纪念碑,碑身两侧有两块汉白玉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公学学员学习、练兵的图案,真实反映了当时学习的情景。
  此情此景,让人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了那火热的抗战岁月。昨日,记者在市档案馆珍藏的《苏中报》上,找到了关于苏中公学的珍贵报道。
  创办之初
  权威党报详细报道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20日,第23期《苏中报》在第四版以《苏中教育界新建设苏中公学即将开办粟裕管文蔚二同志任校长》为标题,对苏中公学的筹备作了详细报道,并对苏中公学的创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报道也指出了苏中公学创办的重要意义:“第一是为了培养抗战建国专门人才;第二是为了创造教育经验,以为改造各地学校教育之参考;第三又是为了救济失业失学青年,谋取青年出路……”
  此外,《苏中报》还以社论的形式刊登了《创办苏中公学的意义》,开篇就指出“最近在创办中的苏中公学,是苏中教育界的一大新建设,也是苏中青年界的一条新出路”,并向苏中各地的青年同志伸出“橄榄枝”。
  当时的苏中公学招生简章也详细列出该校的领导及师资力量:由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苏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长,校委会书记,夏征农任教育长。而学生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县区选送的干部;二是社会青年;三是沦陷区输送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等。学生按班、排、连编制,每期学习6个月。
  【史料解析】
  据市党史办陈主任介绍,苏中公学是一所在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领导下专门培养军政干部的新型大学,是依照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规模与式样创办的高等学校。
  苏中公学从1944年6月1日在宝应县金吾庄开学,到1946年5月11日与雪枫大学、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合并为华中雪枫大学,先后只办了5期,为军队和地方输送了四千多名学员。这些学员,不仅在抗战反攻阶段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苏中公学学员仍活跃在各条战线上。
  创办背景
  引导苦无出路的青年为国效力
  1944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也是抗战历史上的关键一年。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培养抗战救国人才,以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决定在苏中创办一所新型军事大学。
  《苏中报》详细分析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众的心理状态。在根据地战争与建设中,军政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日益需要更多的地方青年出来工作,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但许多地方青年,一部分人参加了根据地的活动,站在时代的前列;而另一部分人,却又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失业失学,苦无出路,甚至陷入苦闷彷徨的境地。
  《苏中报》在报道中指出,这种现状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我们青年自甘落后,而是因为过去的教育落后,限制着我们前进,我们过去的教育不能为青年同志解决思想出路,不能学用一致,不能让我们求得真才实学,跟着时代前进,跟上根据地的进展,使我们落后于时代的需要。”
  【史料解析】
  市党史办陈主任说,苏中公学的创办正是“开展青年运动与普遍改造学校教育”的时代必然产物。创办这样一所高级的中心学校,团聚一批优秀青年同志,通过系统教育,使他们成为青年运动的骨干。
  苏中公学创立与举办的实际过程中,通过广泛的动员与严格考试,选录出苏中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在军政领导者与许多学者专家的教导下,从事军事、政治、文化各种专门学科的研究,从而引导青年同志走上抗日民主的正轨,推动苏中的教育改革,真正做到学用一致。
  办学揭秘
  苏中公学有“三怪”
  《苏中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苏中公学的招生简章。我们从招生简章中看到,该校当时设置了军事系、政治系、文化系。军事系主要培养军事与军队政治工作人才,政治系主要培养县区级政府工作人才,文化系主要培养文化教育与艺术人才,该系是男女兼收,要求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及文化教育经验与艺术修养。
  苏中公学的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都是免费,此外还按时给学员发放日用品及津贴。在教学方面,既有普通课程,用以弥补过去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而增进学生的新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专门课程,因材施教,培养专门的技能。既有丰富而又系统的专门理论研究,又有实际而又生动的参观实习,使学生既学到了理论又接触到了实际。这就处于抗战的关键时期来说,苏中公学的兴办,对于根据地的建设,对于教育的改革发展,对于青年们谋取出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员很快发现,苏中公学很“奇特”:一奇是没有教科书;二奇是没校舍,所有大课都在露天广场上进行,学员人手一个铺盖卷,放在地上就是小凳子,膝盖就是小课桌,大家把本子放在双膝上记笔记。上小课一般是在老百姓家里,有时候也会在河边树下;三奇是没教员。大课都是党的负责同志来讲,小课就是分小组(班)集体讨论。
  学员回忆
  粗棉布衣服已属“高档”
  新四军老战士翁琦回忆,当时,在苏北根据地流通的是边区银行印制的边币。男学员每月发一元,女学员每月发四元。主要食物是慈姑、红薯、萝卜和辣椒。一般是种什么就吃什么,从嫩吃到老。种辣椒的时候就一直吃辣椒,最后的老辣椒实在太辣,吃得都咳血了。
  公学和部队一样,给每个学员发衣服:一套内衣内裤,一套外衣外裤外加绑腿。衣服是粗棉布的,分大中小三个码,翁琦个子很小,即使穿小号的还是松松垮垮;鞋子是自己打的草鞋。跟当地的老百姓比,学员们的穿着可以说很不错了。
  通讯员薛梅贾丽琴记者姜涛
  【背景资料】
  《苏中报》
  1943年11月12日,中共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成立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报社由粟裕任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之后,宝应成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可靠后方。是年,《苏中报》报社随苏中区党委、苏中行政公署等党政军机关迁至宝应。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