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国家生态县”花落宝应

2014-6-6 08:50| 热度:6052 ℃ |来源:中国宝应网|我要投稿

  日前,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上传来喜讯,宝应县被环保部正式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副县长张利从环保部领导手中接过了那张“沉甸甸”的国家生态县证书。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生态 ...

  日前,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上传来喜讯,宝应县被环保部正式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副县长张利从环保部领导手中接过了那张“沉甸甸”的国家生态县证书。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再到生态自强的重大跨越,优美的生态环境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2006年我县又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过6年的扎实工作,建设了一系列惠民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创建工作深得人心,实现了“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生态人居和谐、生态文化丰富”的创建目标,2012年9月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

退批百余个触及生态红线项目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我县最宝贵的财富,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我县发展之根,生存之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留难得的“一方净土”,已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生态县创建以来,我县立足实际,积极打造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生态创建与经济发展互利共赢、相得益彰。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水环境保护为主线,严格控制水污染项目,积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电工电器、机械、电子行业,先后关停了造纸厂、化肥厂等重污染企业。始终坚持“绿色招商”理念,坚守环保“底线”和生态“红线”,从源头上杜绝引进、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对触及红线的项目一票否决,2006年以来共退批100多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较重的项目,累计投资额达200多亿元,“生态引领”早已成为我县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我县按照“农业生产有机化,有机食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放大生态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运西湖泊、东荡湿地和中部平原为主体的三大有机农业生态体系,有机稻米、有机大闸蟹、有机莲藕、有机畜禽、有机果蔬五大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建成有机农业园区22个,有机食品基地10.8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35个,国家级有机食品质量检验中心落户我县,初步形成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中心。先后荣获“中国荷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中国水鲜美食之乡”、“莲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慈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美誉,宝应湖大闸蟹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宝应湖”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精美缩影。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突出“水文化”和“荷文化”,大力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并带动特色农副产品、各类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开发。2013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70.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01亿元。

“美丽宝应”随处可见

  建设生态文明的宝应,必须要使生态环境更加“绿色”,更加宜人,更加宜居。生态县创建以来,我县累计投入20多亿元,积极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管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农村环境,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
  成功整治城区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迎水坡内的28个污染源;建成水质自动站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时监控;建立饮用水源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和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应急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区域供水,投资5亿多元,铺设供水主管道242公里,改造镇村管网1962.6公里,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投资3300万元,建成日供水能力2.5万吨的潼河水厂,并与县城水厂联网,结束了我县无备用水源的历史。全县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设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县级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合计2万吨的镇级污水处理厂13座,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10个。投入3000多万元的运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容升级工程(2009年底完工),投资3500万元的运东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投入运营。全县建成垃圾中转站19座,投入800万元添置镇村垃圾压缩设备及转运车辆,由县统一负责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理。全县各地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组建了1900人的农村保洁队伍,每年农村日常保洁经费达1200万元。同时围绕“水清、岸绿、路净、田美、庄洁”目标,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村庄保洁、河道保洁、道路保洁、绿化管护“四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实现全覆盖。
  优美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我县引以为豪的“名片”。为了使这张生态“名片”常亮常新,近年来,我县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迁增绿、道路补绿、全民造绿”等方式开展绿化工程。在城区新建北河公园等20多处广场、公园,按照园林式、生态化的标准,完成宝应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居民出行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在农村,突出成片林、农田林网、高效林业园区、镇村绿化等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同时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工程,通过实施退网还湖、退塘还滩,推行湖泊轮渔轮休、推广生态养殖等方式,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宝应湖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射阳湖湿地公园获批省级湿地公园。

公众生态理念大跃升

  生态县创建以来,我县大力开展环保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绿色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切实提高全县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让“绿色”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的“基调”。
  积极开展生态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实现了国家级生态镇全覆盖,创成市级以上生态村202个,市级以上绿色学校96所、绿色社区27个。2009年,我县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中国绿歌会”商标专利,定期组织环保专题歌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生态文明和环保理念,参与群众超过2万人,创作的《少儿环保“三字歌”》在全县21所小学进行教学传唱,已经成为我县少儿环保“流行歌曲”。通过世界环境日、环保志愿者行动、环保讲座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容量的进行宣传教育,将环保理念带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业、村镇,在全县形成了崇尚生态、热爱环境的浓烈氛围。
  通过大力宣传和环保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全县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治理的不断提升、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日益和谐,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96.9%。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态县创建历程,既是我县对生态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生态建县战略内涵的过程,更是全面审视县情、进一步明确宝应未来发展路径的过程。环保局负责人说,我县将不断巩固生态县创建成果,切实将生态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生态成为宝应最靓丽的底色,让生态优势成为宝应最重要的发展优势。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