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女诗人仲云鸾

2014-10-28 15:57| 热度:5756 ℃ |作者:朱德慈 许鸿年 |我要投稿

  仲云鸾(1574-1661)是明末清初江淮一带的著名女诗人,有《保世楼集》一卷刻印行世,可惜由于该本印数绝少,传播稀疏,几致湮没,今己鲜为人知;甚或以讹传讹,误将其夫潘叔旸的《匪莪室诗草》,易植在 ...
  仲云鸾(1574-1661)是明末清初江淮一带的著名女诗人,有《保世楼集》一卷刻印行世,可惜由于该本印数绝少,传播稀疏,几致湮没,今己鲜为人知;甚或以讹传讹,误将其夫潘叔旸的《匪莪室诗草》,易植在她的名下,如《历代妇女著作考》、《宝应县志》等。仲云鸾原籍八宝(今宝应),其远祖明斋公为元代医学教授,依世传嗣彦霖-恭-旺-兰。仲兰字惟馨,明英(宗)、宪(宗)时人,袭祖业入太医院,历院使加尚宝寺卿,通政使司右通政掌院事、中书舍人等职。传嗣本,字与立,中弘治二年(1489)榜进士,后历官刑部主事、广西佥事、陕西副使、陕西按察使。传嗣承嘉,即云鸾之父,曾以岁贡生的资格官宿松(今属安徽省安庆市)县学教谕。云鸾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十月廿二日(11.5),少在闺中时,即聪颖警慧,秉承庭训,能诗善赋,工于书法,尤精大小楷。父母爱若掌上明珠,迟迟不肯轻易许人。后经人说合山阳潘氏子叔畅,承嘉夫妻方相对拊额喜曰:“吾得婿矣!”
  山阳潘氏亦是望族。叔呖曾祖潘埙乃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都察院巡抚;祖潘采为郡廪生;父潘蔓曾任山东招远知县。叔呖(1570-1633),字义若,号青羊,万历乙卯(1615)科举人,先授临淮教谕,后亦擢升山东招远县知县。在任躬课稼穑,保境安民,治声极佳。后因故忤某权贵,援例授马龙州(在今云南省境)知州。不久,以事罢归,即卒。其为人“操履坚正,刚洁忠果,志怀冰雪,浩浩落落,不可一世”,能诗,所作“灵心道响,丽藻逸思”(乔可聘《匪莪室诗草·序》),有《匪莪室诗草》一卷行世。
  仲云鸾何时嫁归潘叔吻,方志、家乘皆无明载。不过,据《山阳潘氏统宗谱》载其长子大壮生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六月廿三日看来,极有可能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冬,因年终嫁女乃淮扬一带旧俗也。其时云鸾芳龄二十,真不算小了。
  云鸾来归潘门之际,叔旸还是诸生,家贫几致不能自养。然而,云鸾不嫌寒素,内外操劳,勤俭持家,悉心全力地辅佐叔肠攻书习文,终令叔旸于婚后二十余年的壮岁还能得中举人。及叔旸外出仕宦,家中诸事更悉数由云鸾一手承揽。《潘氏宗谱》亟称其“治家严肃,子妇而下莫不凛凛”,其教育子女之有方,操持家务之成矩当不难想见。
  归为人妇的仲云鸾虽然被琐屑的家务挤占了许多吟诗作文的时间,但其毕竟家学渊深,少年时即已打下扎实的功底,又嫁在潘门这样的诗书人家,更加上淮安历来人文荟萃,诗风常盛,种种条件促使了仲云鸾的文才诗思得以充分发展。《保世楼集》所录作品正是从其离开母家来归淮上的《八宝别后寄妹》一诗起始的。一卷《保世楼集》确实展示了女诗人照人的才华。
  《保世楼集》收诗凡二十七题三十四首,另附文一篇《崇祯戊寅冬祭祖父母同父母迁葬文》。前有高允奎、乔可聘、刘自竑分别作序,末有其幼子潘既济所为跋。其诗编年排列,纪年最晚者为崇祯十四年(1641)所作的《辛巳上元大雪有感》。据《潘氏宗谱》载,云鸾共“有诗数卷,藏于家”。按说自崇祯辛巳至其亡殁还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她的确还应有许多“老更成”的诗作,遗憾的是我们恐怕再也无缘读到了。
  综观现存的孤本《保世楼集》二十七题,其内容虽大多不外纪历写景,怀亲赠戚,但因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并不算高,故亦偶有诚挚的关心民瘼类的作品,殊足珍贵。其艺术成就则尤为可观,时人或称其“慈和静正之气蒸纸上”(高允奎序);或赞其“诗整而赡,竣而有体,思悠致远而无靡靡之音,大都深乎性情之正”(刘自竑序);或誉为“清真婉逸,无半点尘俗,抒写性灵,一字不肯拾人残渖”。“若草木自滋,云霞自灿,不求工而自工焉”(乔可聘序)。这些序语虽不无夸饰成份,然其大要宏旨,倒也颇为切近。
  淮安儒林一向很珍视仲氏的诗,历朝府县志均著录其集,丁晏编的《山阳诗征》曾选录其中《八宝别后寄妹》、《冬夜宿五河》等八首,《山阳艺文志》也有选载。鉴于该集今已极难寻觅,因特于此二书所选之外,再移录数首,以飨海内治明清文学史暨吾国女性文学史者:
  一、初渡洪泽湖
  久传波涛险,心怯不敢渡。
  一夕发清江,行尽洪泽路。
  月迥鼋吞影,天青山骨露。
  谁云行路难,喜释吾心怖。
  二、夏日喜雨
  旱魃威何炽,禾苗槁色凄。
  有心哀兆姓,无术叩云霓。
  水涸荷虽茂,心熏泪欲啼。
  幸而甘雨至,宴赏喜分题。
  三、丁卯南归途中作
  随任辛勤二载余,愁眉怵惕未尝舒。
  年丰喜见民清洽,政肃须知夙弊除。
  迫迫朝天心不歉,依依惜别步何徐。
  萧然归去无长物,携得原来数卷书。
  四、辛巳初春流民遇雪
  青黄不接苦无聊,况值纷纷雪盛飘。
  既少衣裳身惮冷,又艰饮食腹常枵。
  知非道上三公问,那遇河边一母漂。
  最是凄凉阴雨夜,幽怜满路有谁招?
  云鸾晚年因叔旸卒前官阶文林郎而得封孺人,又因家境渐裕,故得以安闲读书。据乔可聘序称,此际的云鸾乃“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年望七手不释卷。熟《通鉴纪事本末》一书,每论古今兴亡成败,世道剥复消长,人品邪正臧否,莫不悉中肯綮,语语堪作史论。”可惜这些“史论”式的语录无一句传存至今。
  为什么云鸾入清后的诗文俱皆失传?笔者猜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其子潘既济亡殁于她之前(1651),因而当她亡殁以后,其散存的诗文再也无人肯出全力为其集帙刊刻;另一种可能则是因为其入清后所作大约诸多有忤时讳,其裔孙们慑于清初文字狱的厉害,故尔不敢为之刊刻,渐渐地自然就散佚了。这一推测绝非无根妄说,我们只消看一看其女于满清入主中原时制绝命词而后自缢这一刚烈行为(详见《宝应县志》卷十五),即不难揣想乃母品格之一斑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更倾向于这后一种猜测。云鸾殁于何时,《宝应县志》未载,仅云“年九十一,乃卒”,亦不知其何所据而云然。检《潘氏统宗谱》,云鸾乃卒于清顺治庚子(1660)十二月二日,“年八十七”。如此明确详赅,自当为信说。不过,顺治庚子之十二月二日,若按今日通行之西历计算,则已是翌年的元月二日了。所以,严格地说来,仲云鸾应当是卒于1661年。云鸾为叔旸育女一,佚名,能诗,嫁御史乔可聘。子三:长子大壮,字正也,年二十即卒;次子中孚,字信也,年十八亦卒,皆无后;幼子既济,字定也,号达庵,善诗,有《达庵初刻》一卷。今所幸存之《保世楼集》,即是与《匪莪室诗草》及《达庵初刻》之三集合刊。达庵传嗣甚众,嘉(庆)、遭(光)间著名诗论家潘德舆即其五世孙也。
  参考书目:
  《保世楼集》、《山阳潘氏统宗谱》。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