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解读汉代射阳画像石

2014-10-29 08:15| 热度:7156 ℃ |作者:射阳湖侠客|我要投稿

不知有位古人曾云:人是一根桩,头顶天脚立地。白天立着,晚上倒下。不倒不行,睡就是倒,除了墙上挂的画像不睡,门上立的门神不睡,凡人都要睡倒。说的是射阳汉代画像石中的画像寓于其中的意思。   ...
  不知有位古人曾云:人是一根桩,头顶天脚立地。白天立着,晚上倒下。不倒不行,睡就是倒,除了墙上挂的画像不睡,门上立的门神不睡,凡人都要睡倒。说的是射阳汉代画像石中的画像寓于其中的意思。

  宝应射阳湖镇于清代乾隆年间在“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内的双墩出土了石门画像石。宝应的举人朱彬于乾隆年间发现,并移画川书院存放。抗日战争期间,宝应沦陷,画川书院成为日军住所,画像石便失落。汉代画像石是附属于墓室与地面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因为是刻在石材上的绘画,故又称“石刻画”。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浮雕艺术,是珍贵的国家文物。据国家画像石专家尤振尧先生考释和姜生《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著文,对汉代射阳画像石中图像其意作一点解读,仅供参考。
  现保存的射阳汉石门画像两张拓片为汉代石墓门左扇正反两面雕刻的绘画。石刻画面图案分为三层。正面一幅上层刻“凤鸟图”,凤鸟面向前方,作昂首跨步、展翅欲飞形态。凤鸟,即凤凰合称,雄性曰凤,雌性曰凰。《说文》曰:“凤,神鸟也”。传说凤鸟是天地的使者,协助墓主人死后升仙。中层为“铺首衔环图”。铺首衔环雕刻在门扇上,汉代人把它当作一种凶猛又积财善守的怪兽,起着看守财物的作用。下层为“亭长迎宾图”。刻一人物,头戴冠帽,身着短衣,左手执盾,右手握剑置于肩后,右足向前,作跨步迎接宾客之势,形象非常生动逼真。背面一幅,上层为“孔子见老子图”,刻老子、孔子和弟子三人。此图是我国汉代画像石刻中唯一有题榜的一幅,而且刻在最上层,足见其地位的重要。中层为“杂技图”,三童表演“都卢浔童”,是汉代难度较大的杂技项目。下层为“烹饪图”,头戴平顶帽的四个侍者。宰鱼、洗物、烧火及在灶台中的动作,反映墓主有宴会而灶间却在忙碌的场面。
  从射阳石门画像看,是我国汉画像石刻中出土时间最早、影响较大的汉画像石刻之一,特别是“孔子见老子”圣贤图,为出土画像石中所罕见。汉画中出现的孔子见老子,表明当时人们相信老子是最高的道神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在成仙之前,也曾往拜老子。作为“太上老君”的老子,在当时已具有与西王母比肩而立的“常治昆仑”的崇高神格地位。其一面反映墓主人死后得道成仙与“太上老君”在一起,成为圣人、仙人、道人。另一面反映汉代有了送葬延续的仪式,老子就是丧家的代表,葬礼送“孔子”,实际表明汉代孝道的思想。对汉画中其它图像,学界认为往往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的功绩德行及奢华生活情景,固以图像方式相表达,埋入地下享受同样地位及生活。如背面中下层“杂技图”、“烹饪图”,显现出墓主人的高贵生活。从正面的“凤鸟图”看,说明了墓主人死后升仙,并有天地使者凤鸟相伴。同时还反映了当时为其下送葬的人对死去的人敬重,很可能是对墓主人生前的地位较高,安葬一事庄严慎重。从画像石门的按排和规格,显示了死者属于高贵皇室或名门望族出身的人,必定要厚葬,让死者在鬼神世界中仍是高官贵族,而不是平民。
  参考和借用书目:
  1、姜生著《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
  2、尤振尧著《宝应射阳汉画像石考释》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