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宝应县多着并施让本土人才很“吃香”

2015-1-11 19:21| 热度:4902 ℃ |来源:中国宝应|我要投稿

  2014年10月5日,宝应县首家“名师工作室”——“吴霆工作室”正式揭牌;10月27日,“房权生名师工作室”、“朱军成名师工作室”揭牌;10月28日,“许美刚名师工作室”、“梁永晔名师工作室”揭牌…… ...
  2014年10月5日,宝应县首家“名师工作室”——“吴霆工作室”正式揭牌;10月27日,“房权生名师工作室”、“朱军成名师工作室”揭牌;10月28日,“许美刚名师工作室”、“梁永晔名师工作室”揭牌……随着一个个加快本土人才传承培养的“名师工作室”陆续揭牌开班,我县一批又一批的本土人才培育方兴未艾。
  “如今,有些地方出现了引进人才‘一头热’现象,对‘海归’一掷千金,而潜心留在本地发展的‘卧龙’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极大地伤害了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县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其实,在人才工作上,培养和引进应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在引进外地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改善本土优秀人才的环境,最终形成双赢局面。”
  近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才强县、科教兴县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重视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全力扶持培育本土人才,以更开放的政策和更灵活的机制,全力创造引才、育才、用才的新环境。
  为加快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成长,扭转目前本土人才后继乏力的趋势,力争培养出更多的省市级专家。2014年初,我县着眼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了“名师工程”,力求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和部门联动的叠加,统筹加快本土人才的分类培养,重点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工作业绩优的专家队伍。
  在县《“名师工程”培养对象选拔与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我县启动了“名师工程”首期培养对象的申报遴选工作。遴选了县内人才相对集中的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等五个行业,确定了工程师、技师、教师、医师、农艺师、文化人才等六个类别本土人才队伍,计划以2年为一个培养期,定期选拔一批中青年人才,实行建库管理、梯队培养。
  在首期55名培养对象确定后,我县立即着手分行业组建了一批“名师工作室”,选请县内省市级专家担任领衔专家,将培养对象分类纳入各“名师工作室”,由专家引领培养。目前,由10位县内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领衔的首批10个工作室已建成,另有41名县内外教授专家担任了工作室的指导导师。
  我县对培育本土人才的重视程度,从近年来出台的人才政策上便可见一斑。在本土人才培养及相关待遇方面,目前,给予培养对象每人每年2000元购书津贴,分别给予“名师工作室”和领衔专家每年4万元、5000元经费补贴,保障工作室活动的正常开展。择优推荐培养对象申报上级人才培育计划,争取经费支持;对贡献突出者,纳入县有关荣誉体系进行表彰奖励。
  同时,通过政策上的倾斜保障,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本土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如在申报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学科建设等计划时,优先考虑培养对象;优先落实相关人才科技优待政策;优先推荐参加省市评比选拔活动。此外,还在交流联谊、健康体检、子女入学等方面明确了相应举措,确保培养对象真切体会到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支持。
  “通过加速本土人才的转型升级,同时给他们一个大展拳脚的空间,让他们有为、有位,真正成为宝应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县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调动起本土人才为家乡做贡献的积极性,“就地取材”使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土领军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