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17页“孔子后裔在宝应”条 原文:著有《心响斋集》 辨:应为《心响往斋集》。 8、第18页“宝应始名安平”条 原文:自汉以来,为平安,为安平,为安宜,……邑肇端于汉有平安、安平之名。 辨:“平安”、“安平”连称,且“平安”在前,何独认定“始名安平”。 原文:汉广陵国安平县地。 辨:此“安平”系“平安”之误,刘宝楠《图经》论之甚详。 9、第19页“宝应与东阳和射阳”条 原文:有必要首先理清宝应在历史上与东阳和射阳的关系 辨:确实有必要,但在此之前一要要清楚东阳故城、射阳故城、平安故城与故东阳县、故射阳县、故平安县的关系,二要清楚秦东阳县、汉射阳国和平安县、以及南齐安宜县的关系。刘宝楠《图经》卷一、卷二就是讲这个关系的。 10、第21页“子婴河得名由来”条 原文:高邮在秦代是子婴的封地。 辨:秦是郡县制,不是分封制。如果是在秦统一六国前所封,似乎不能以哪个人说了算,这需要严谨的考证,不知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证文章。 11、第26页“霸才陈琳,功在文学”条 原文:他也应该是中国文学的鼻祖之一。 辨:屈原算“鼻祖”吗? 12、第40页“虎墩石门”条 原文:射阳还有一石门,曰“金石门”,谓之“有石无金”。 辨:刘宝楠说的是《扬州志·金石门》记录的只有石制文物,无金属文物,故谓之“有石无金”。此“金石门”是志书目录,不是石门。 相关文章:答《宝应史话辨》(连载)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