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酒与社会生活——扬州的酒

2012-10-25 13:58| 热度:6071 ℃ |作者:信息员|我要投稿

  --扬州的酒   《李太白全集》卷一五《广陵赠别》诗云:“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这是有酒仙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扬州酒的赞誉。至于唐以前的古扬州产什么名酒?笔者未见史料中的文字记载,难以叙述。 ...
  --扬州的酒
  《李太白全集》卷一五《广陵赠别》诗云:“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这是有酒仙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扬州酒的赞誉。至于唐以前的古扬州产什么名酒?笔者未见史料中的文字记载,难以叙述。但近年来扬州一带出土的大批与酒有关的文物,如漆制羽觞(即酒杯)等,使我们知道早在汉代,扬州这块土地上的民众,就己经有酒的酿造和酒的饮用。
  关于扬州产名酒,最早的记载是在宋代。苏东坡在扬州做过太守,他在《东坡前集》卷一四《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中云:“扬州云液却如酥”。卷一六《次韵刘贡父省上》又云:“花前白酒倾云液”。当时淮南一带称糯米酒为白酒,估计苏东坡所说的“云液酒”也是一种糯米酒。有关“云液酒”,宋人的记载还有多处,如晏殊《珠玉词
  望仙门》云:“仙酒斟云液,仙歌绕梁虹”。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八《庵中晨起书触目》云:“朱担长瓶引云液”,并有注云:“云液,扬州酒名,近淮帅饷数十樽。”可见,当时扬州的云液酒还是久负盛名的。
  自宋代以后,扬州历代都有名酒。元代,扬州有葡萄酒。《雁门集》卷七《蒲萄酒美鲥鱼味肥赋蒲萄歌》云:“扬州酒美天下无,小槽夜走蒲萄珠。金盘露滑碎白玉,银瓮水暖浮黄酥。”明代,扬州有雪酒。王思任《避园拟存诗集、扬州清明曲》云:“酒旆翩翩红雨沟,小杨水槛亦风流。醇浓雪酒饶夸珀,一割鸡猪十斛油。”清代,扬州有木瓜酒。阮元《广陵诗事》卷八记载:“吾郡酒以木瓜著名,盖酿熟,以木瓜渍之也,出高邮者尤佳美。”
  历史上的高邮一直是名品酒的重要产地,除木瓜酒外,还有五加皮酒、蒿酒等,只是近代以来,高邮的名品酒逐渐消失了。宝应的酿酒业倒是兴起了,明清,宝应有“乔家白”酒,当今有“五琼浆”酒,在江淮一带都是很受欢迎的。
  名酒当然是酒坊生产,但扬州普通百姓也会酿造土酒。《扬州画舫录》卷十三即云:酿酒“城外村庄中人善为之,城内之烧酒,大抵俱来自城外,驴驼车载,络绎不绝。”百姓人家自酿的酒,多用米、麦为原料,用米作麴的叫“米烧”,其味甘美。用麦作麴的叫“麦烧”,其味苦烈。另外“高粱、荞麦、绿豆均可蒸,亦各以其谷名为名”。扬州人家酿酒,通常是农历六月开始“造曲”。八月新酒酿成。新酒上市,城里各酒肆便“择日贴帖”,谓之“开生”。城里百姓争相购买,以尝新酿,谓之“尝生”。新酒一直可以卖到第二年的二月,惊蛰后便告截止,又谓之“剪生”。
  --酒肆和酒客
  旧时,扬州的大小酒肆与茶肆一样,也是遍布城区的主要街巷,有的还把酒肆设在北郊的风景游览线上,《扬州画舫录》卷一中记载了康熙年间扬州北郊的酒肆:“北郊酒肆,自醉白园始,……野园、冶春社、七贤居、且停车之类,皆在虹桥。”到了民国年间,酒肆多集中在辕门桥一带,比较有名的有:多子街上的万茂、左卫街上的源茂、辕门桥的泰康、教场的一品香、教场街的大源等。
  旧时酒店里打酒是用竹筒制成的“酒端”,“酒端”有大有小,大者可量酒一斤、二斤,小者可量酒一两、五钱。“酒端”整齐排列在酒缸上方,自成特有的景观。酒店外的招幌更为惹人眼目,如今这种酒幌不多见了,但《扬州画舫录》里有描绘:“阁外,日揭帘,夜悬灯。帘以青白布数幅为之,下端裁为燕尾,上端夹板灯,上贴一‘酒’字。”看到这幅招幌,再看看周围的店铺和人群,那就是一幅扬州的“清明上河图”了。
  若是在酒铺里,那又比酒肆更为有趣热闹,几乎可以与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相比拟。《扬州画舫录》卷十三中记述:“铺中敛钱者,为掌柜,烫酒者为酒把持。凡有沽者,斤数,(由)掌柜唱之,把持应之。遥遥赠答,自成作家,殆非局外人所能狡辩。”李斗描写的大概是一家中等规模的酒铺,店铺里有“掌柜唱之,把持应之”,且在店堂里“遥遥赠答”,那种热闹的气氛就足以撩起好酒者的酒兴。
  旧时,扬州的好酒者也是精通饮酒之道的,这与喜好“皮包水”的茶客精通茶道一样。《新广陵潮》第六回中便描写了扬州西门外小酒铺里的一位老酒客,更为有趣的是,书中还记叙了这位老酒客喝酒、尝酒的秘诀:
  ……来人是谁?便是孙大鼻子。孙大鼻子挂的吃酒招牌,便是一个大而且赤的鼻子。老板忙道:“孙先生,怎么这几天不到小店来吃酒?昨天正开着一坛陈酒,几个老主顾都吃得舔嘴咂舌,偏是你不来,错过了这坛好酒。”孙大鼻子听得“好酒”两个字,舌底已涌出谗涎,不由的钉住了两只脚。
  ……一会儿老板温了一镟子酒来,倒落碗里,恰恰倒满,一些儿不剩。原来酒碗底下早垫着一个铜元做高底,这也是老吃酒的一种秘诀。只为酒肆里面的桌子没有一张放得平平的,桌子放得不平,桌子上的酒碗当然也跟着不平,那么倒酒的当儿,只要碗的一边满了,便不好再倒。镟子里多少总有些余剩,这便是酒店老板的一种余利。
  老酒客熟知老板的把戏,把碗垫平了,老板也就无弊可作了,所以,旧时扬州的老酒客有句俗话,叫“十桌九不平,只怕碗底衬”。
  老酒客对酒的优劣也有评判的标准,书中的孙大鼻子也有秘诀:
  孙大鼻子凑头下去,把嘴唇在碗边碰了一碰,连咂几咂,酒味中间略带些苦。忙道:“老板,你不说谎。今天的酒味却不错,略带些苦。我们吃酒人有个尝酒的秘诀:味中带些苦者,上也。带酸者,中也。带甜者,下也。前几天往周小喜子那边喝酒,上口时,总是甜津津的,回家去渴得要死。来朝起身,兀自头疼脑胀,百般不快活。
  扬州的酒客也是各色人等都有,孙大鼻子可算本世纪初扬州下层市民的代表。喝酒喝出孙大鼻子的这种功力,也算得上是一名名副其实的 “酒徒”了。
  --酒宴习俗
  清人林书门在《续扬州竹枝词》云:
  生涯是聚大家风,总在因人成事中。
  到底排场终是大,不甘小技效雕虫
  林书门的这首词,写出了旧时扬州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认为:社会上的任何事情――即词中所云的“生涯”――都是“因人成事”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各人怎样操办。而这种操办,不是靠个人单枪匹马地乱闯,而是要靠在社会交往中团聚起来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大概古往今来的扬州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扬州人在社会交往中一直注重礼仪,注重排场。
  酒宴,是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注重礼仪,注重排场的观念,在扬州人的酒宴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扬州有句俗话叫:“居家不可不省,待客不可不丰”。用盛宴招待客人,这已成为历代扬州人的待客传统。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平时省吃俭用,但是一有贵客光临,便不惜破费,排场一定要大,酒宴一定要丰,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应尽的待客之礼。《扬州府志》即指出:“涉江以北,宴会珍馐之盛,扬州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馐百味,一筵破数千金。”
  扬州人家设宴请客不仅花费多,请客的事由似乎又特别多,举凡红白喜事,或添丁,或祝寿,或砌房进宅,或接风饯行,甚至今人的孩子上大学,个人评职称等,都有酒宴相邀之举。
  当然,酒宴的档次、规模和形式,也因社会的变迁而有变化,因经济的贫富而有差异。过去,寻常待客有“三碗六盘”之礼,而丰盛的酒宴则又有“七簋两点”之礼,《邗江三百呤》卷九云:“(三碗六盘)此寻常待客也,讲究饮食(之)家,口味各出其奇”。“(七簋两点)此宴客丰盛席也,相沿己久。”近现代,扬州民间的家宴又有“五碗八碟”之说,五碗,指四个烧菜一个汤,寓意“五福临门”。八碟,是指四个冷盘,四个热炒,寓意“事事如意”。而现今的宴席发展为六个冷盘,六个热炒,谓之“六六大顺”。另外还有两个烧菜,两道点心,一个甜羹,一个头菜,一盆汤和一只果盘,这也谓之“事事如意”。合起来共为二十道菜肴,又谓之“十全十美”。
  像这种“六六大顺”、“事事如意”和“十全十美”的排场,民众之家是很难操办的。现今,好多人家宴客都是到酒楼订座,省却了许多麻烦。而旧时,许多人家都乐意在家中办酒,这就需要懂行的人来做帮手,或是请名厨上门来操刀执铲,这在旧时的扬州就形成了一种职业,叫“茶酒”、“帮厨”。《邗江三百呤》卷五有一则记载,标题就是“宴客叫‘茶酒’当先”,其中曰:
  “茶酒”之名,自置杂样茶酒器具,听人唤来,较奴仆伺候为周备,红白事皆然。近日,凡遇请二三席客者,亦先叫“茶酒”,取其便也。
  其后还有一词云:
  一般僮仆各家通,筵几初陈便不同。
  莫虑客来茶当酒,安排偏胜主人翁。
  这种“茶酒”,相当于今天酒楼里的服务员,代替主人招呼接待来客。由于“茶酒”是以此为业,善于招待,当然是“筵几初陈便不同”,服务的水平也“较奴仆伺候为周备”,所以主家乐意雇用,“取其便也”。光有“茶酒”当服务人员还不行,酒宴的优劣还决定于厨师,若是家中人上锅掌勺,那肯定是技艺不佳,故主家要请名厨前来帮忙,清人王锦云在《寄调望江南》中云:
  扬州忆,精鉴聘名庖。绣拂粉牌亲点笔,烂羊檀几嘱操刀。雪里荐蛼螯。
  主人请来了名庖,并且在“粉牌”上“亲点笔”,写明菜谱。在主人的嘱咐下“操刀”的名庖,一定会尽呈绝技,办出丰盛美味的酒宴。
  这种随时应聘的名庖,扬州人又叫“帮厨”,这些厨师走百家,办千席,见多识广,技艺精进,后来有的名厨就被富裕之家长期雇佣,成为“家厨”。扬州酒宴上的菜肴,在清代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称为“维扬菜系”。应该说,维扬菜系的形成与这些“帮厨”和“家厨”有很大的关系,正是他们走遍千家万户,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从而汇集成为闻名遐迩的“维扬菜系”。
  扬州人应邀赴宴时,桌次,座次都有主次之分,一般说不能乱坐。通常,位于正厅内里正中的,或紧邻司仪位置的是主桌。每一桌,又以迎门的为首席,其余的以左手位置为尊,首席的对面为末席。
  主人对各位来客分派座次,也是有标准的,这就是古语中所说的:“朝廷序爵,乡党序齿”。“朝廷序爵”,是指官场上的聚宴要以官爵大小来排坐席。“乡党序齿”,是指民众中以年纪长幼来定主次。客人入座后,主人一定要陪席。若是桌席较多,家里人要分到每一桌,以示作陪。若家中人数不多,还可委托客人中较亲近者,代为陪客。这些,都是作为待客的礼遇之举。
  入席后,酒菜准备就绪,主人要举杯致辞,以示欢迎众宾,俗说“主不请,客不饮”,主人没有致辞敬酒,客人是不能擅自动箸的。就餐后,也要遵从餐桌俗规,有几种“吃相”是不合礼仪的,扬州人用四个词形象地予以了描绘:一谓“抬轿”,是指动箸夹菜,满满一叉。二谓“跑马”,是指东搛西夹,毫无间歇。三谓“过河”,是指越过桌心,随意叉搛。四谓“翻场”,是指兜底翻拣,不顾他人。另外还有两句讥讽的话,一句是:“眼睛如打闪,筷子如夹剪。不顾喉咙皮,只顾往下咽。”另一句是:“菜来先奔顶,然后扫四方。眼看佳肴尽,赶快去泡汤。”
  在扬州人家赴宴,餐桌上的各种菜肴都可以品尝,但有一样菜千万不能动箸,那就是两条同样大小的红烧鱼。这盘红烧鱼通常都覆盖着一张红色的剪纸,或为“喜”字,或为“寿”字,这盘鱼叫做“富贵鱼”。“富贵鱼”是事先备好的,在端上最后一道汤菜之前,有专人高高地端着这盘鱼,边走边喊“鱼来了,鱼来了!”这时,众位宾客要和应道:“余起来,余起来!”所谓“余起来”是指把主人的富贵余起来,藉以祝愿主人幸福久远。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