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闲话射阳湖

2015-5-11 10:38| 热度:9928 ℃ |来源:彭淑玲|我要投稿

  最早的射阳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湾内是咸咸的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这个内湖有多大,北宋《太平寰宇记》里说,射阳湖阔三十丈,长 ...
  最早的射阳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湾内是咸咸的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这个内湖有多大,北宋《太平寰宇记》里说,射阳湖阔三十丈,长三百里。是千里江湖之感的大湖气派。
  射阳湖之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里是这样写的:
  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曰韩江,亦曰邗溟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地理志》所谓渠水也。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从前吴将伐齐,在北方称霸中国,就从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在城下掘深沟,称为韩江,又叫邗溟沟,从大江往东北通射阳湖,这就是《地理志》所说的渠水。
  在此之前,射阳湖有射陂之称。陂,湖泊也。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盐渎县(今盐城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射阳县。旧时有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的说法,射阳县因地居射阳湖北岸得名。两个县之间隔着一个偌大的射阳湖。我见过明正德年间《淮安县志》的盐城县地图,盐城很小,县治东边不远是大海,今天的西塘河再往西不远,就是射阳湖了。盐城像一只水瓢,孤悬海上,让人担心。
  由唐至宋,是射阳湖的黄金岁月。射阳湖有过作为运输河道的历史,具体的路线是,经山阳渎入射阳湖,由北沙淮河口入海,北赴登莱津沽。津沽就是今天的天津。因是自然形成的湖泊,河道弯曲蜿蜒,又紧邻黄海,遇上大风,宽阔湖面的惊涛骇浪,对舟船来说是致命的威胁。东汉建安初年,广陵太守陈登改凿新河,弃射阳湖而走直道。至此,射阳湖结束了加盟大运河的历史。但作为运输的河道,依然被使用着。清光绪二十七年《阜宁县志》记载,南通樊良(梁)湖、博芝湖,以承邗沟之水,北通夹耶湖,汉建安中,更西通白马湖,自春秋以迄宋,千有余年,为南北馈运之孔道。
  属于射阳湖的灾难是从建炎二年(1128)黄河夺淮开始的,即南宋建立小朝廷的第二年。淮河原来的入海口在云梯关与北沙间,黄河夺淮后,偌大的淮河拱手送出了出海口,而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一路抢占河道,一路沉积淤塞,偌大的射阳湖只能等着被巨量泥沙塞满的命运。两淮制置使李曾伯在言及淮东设防时云,淮东射阳一湖,地跨三州,自上口以至庙湾上下三百余里。所谓湖者,初无澎湃弥漫之势,秋冬之间,不过一衣带水,投鞭可涉。水退沙停,支河小港,大半壅淤,而射阳湖几化为平陆。黄河夺淮之后,沿途形成了一个地域极广的黄泛区,众多州县受害,盐城是受害最大的。每逢旱天,湖便变得很浅,每逢雨季,湖水又溢满全城。民间曾流传一首逃亡诗:射阳积雨千村哭,一村无有稻一斛。
  万历九年(1581),盐城历史上迎来了一位好官,知县杨瑞云,广东海南人,万历七年(1579)进士。刚来盐城时,他上书朝廷申请到治水帑金三千两,组织清淤疏浚射阳湖,历时八个月。杨县令深知治水关键不在堵而在于疏,专为射阳湖新开了一个出海口,由庙湾新丰市入海。在杨知县的带领下,万众民工的汗水从阴霾冷冽的寒冬一直洒到骄阳似火的盛夏。射阳湖竣工后,河水滔滔,经庙湾直泻大海。即便夏秋暴雨猛降,百川汇湖,亦无水灾之忧。庙湾,即今天阜宁县阜城镇。乡民感念杨知县疏浚积淤、增葺堤岸的恩德,将所挑之土垒成土墩,取名杨公墩,并刻碑纪念,杨公墩遗址在元君殿的后面。碑文为宝应名士吴敏道所撰,碑文是这样写的:
12下一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