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位于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境内的的艳阳天“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全面建成并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总容量108兆瓦,占地3000亩,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25亿千瓦时,实际可节约燃煤37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400吨,二氧化硫约355吨。据悉,这是江苏省内单体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 ![]() 渔光互补(资料图) 江苏宝应,具有丰富的水面资源,全县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苏北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全县共有适合渔光互补项目的水面近16万亩,实际可利用面积10万亩左右。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水面资源,通过“渔光互补”模式发电,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截至2016年12月,全县集中、分布式光伏电站11座,总装机容量197.383MW,居民光伏电站等29座。自2013年11月首个“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至今,仅集中、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2.06亿千瓦时以上。 近年来,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主动适应绿色能源需要,积极支持服务光伏发电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全面做好“渔光互补”项目申报、接入方案制定、基建临时用电、项目验收、运行值班人员培训等工作。同时,主动与上级公司争取项目资金,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促进绿色能源就地消纳,仅2016年就建成投运了220千伏沿河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曹甸输变电工程、“一流配网”工程,在建110千伏小官庄输变电工程等,为新能源发展接入电网提供重要支撑。 另据悉,目前,该县正在积极申报生态渔业光伏发电“领跑者”示范基地建设。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该县拟在西安丰、射阳湖、广洋湖、柳堡镇、泾河镇、鲁垛镇、夏集镇进行光伏基地建设,总占地面积约45平方千米、6.8万亩,建设规划总装机容量2080MW、27个光伏电站,分两个阶段实施。光伏电站拟采用“渔光互补”开发方式,将规划区域打造成集光伏电站建设、光伏先进技术示范、特色水产品养殖、特色渔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基地,工程静态投资约为169亿元。 工程全面建成后,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约233667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不但能够满足宝应县当地的电力需求,有效改善能源结构,且还有大量盈余电力送入电网。每年可节约标煤约79万吨,且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和灰渣的排放,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