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大项目筑就实力宝应 5年竣工投产60个重大项目

2017-6-5 16:25| 热度:11763 ℃ |来源:扬州晚报|我要投稿

渔光互补,是宝应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名词;而光伏制造是宝应近年来才开始涉足的“新产业”。虽然是后来者,但宝应人却通过资源置换实现了“后发先至”,为项目建设“挖”出了一片新蓝海。为了讲好这个故事,在宝应宣传部小艾的带领下,记者 ...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

  编者按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紧扣“两聚一高”,办好“十件大事”的开局之年。为充分激发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决心和动力,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广电传媒集团,策划推出“喜迎十九大:紧扣‘两聚一高’ 办好‘十件大事’环市行”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对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各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全面、深入采访,推动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今天,本报推出环市行第一站——宝应篇①。

  现有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20兆瓦

  宝应光伏发电有望“领跑”全国

  在宝应采访,记者听到一个“无中生有”的项目建设故事。

  “渔光互补”,是宝应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名词;而光伏制造是宝应近年来才开始涉足的“新产业”。虽然是后来者,但宝应人却通过资源置换实现了“后发先至”,为项目建设“挖”出了一片新蓝海。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在宝应宣传部小艾的带领下,记者驱车来到江苏省单体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位于柳堡镇仁里荡的“艳阳天”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这个12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于去年底全面建成投运,总装机容量为108兆瓦,年均发电量可达1.25亿千瓦时。

  远远地望去,蓝色的太阳能板架满水面,一眼望不到头,呈现出“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象。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个个光伏组件立体“栽种”在水面上,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渔光互补,一地两用。

  小艾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射阳湖、西安丰、广洋湖、柳堡等镇都可以成片地看到,接天映日的蓝色面板倒插湖面,俨然已成宝应水乡的新景观。

  而在宝应经济开发区,一批光伏制造类重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记者在开发区采访了解到,总投资10亿元的艾力克2GW智能制造高效太阳能组件封装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苏美达MWT高效组件1GW、跟踪支架500MW、组串式逆变器500MW项目都已完成签约,正在进行厂房改造或新建。

  “这些项目基本都是先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然后配套建设相关光伏制造组件项目。”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志平告诉记者,在招商中,宝应提出用水面发电资源换光伏制造项目的新思路,引来了一大批看好宝应光伏发电资源,或是已经在宝应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

  宝应目前拥有宝胜集团、金友电气、天晟光电、润华膜业、汇成鑫阳等各类光伏制造企业10余家,艾力克、苏美达等4个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最早的两个项目将在今年8月份实现投产。“这些项目的产值未来都将在30个亿以上。”宝应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在建的,在手的光伏制造项目还有七八个,正在深度洽谈的项目有12个,基本囊括了目前国内的知名企业,未来光伏制造及应用将成宝应新的支柱产业。

  上个月,宝应有望成为光伏发电“领跑者”国家示范基地的消息,更是给宝应光伏发电产业添了一把火。宝应县副县长顾锡芳算了一笔账:宝应现有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20兆瓦,如果“领跑者”示范基地获批,根据规划将会新增2080兆瓦的总装机容量,产生160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入,实现总开票销售550亿元左右。同时,与其配套的光伏制造项目也会闻讯而来。“若换算成重大项目,仅光伏发电就相当于新增16个重大项目,由此可能带来的光伏制造项目更是令人期待。”

  5年竣工投产60个重大项目

  宝应把重大项目作为头等大事

  回顾过去5年,宝应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更有数字为证:5年来,宝应经济总量年均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项目投资每年增长都保持在15%以上。

  如果要给宝应的发展提炼一个关键词,“重大项目”无疑是当仁不让的答案。把重大项目作为头版头条、头等大事,5年来,宝应共新开工重大项目78个、竣工投产60个。去年,市下达宝应县新开工重大项目任务15个,工业、服务业、农业项目全部超额完成。重大项目,已成推动宝应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定海神针”。

  宝胜,就是这样一块分量最重的“压舱石”。自2013年与央企中航工业重组以来,宝胜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两组数字特别有说服力:去年宝胜集团实现了213亿元的开票销售,比4年前翻了近一番;上缴税收达到了3.9亿元,比合作前的1.1亿元增长了3倍多。

  借梯登高,重组后的宝胜迎来了项目发展新模式。在宝应经济开发区,宝胜投资建设了中航宝胜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在已建成宝胜科技城的基础上,去年以来计划再投资50亿元,启动智能网络、高分子材料、高端节能导体、智能装备及伺服系统、航空航天电能与信息传输系统项目建设,建成后将形成200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宝胜。

  一个新项目,往往能推动一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宝胜智能装备项目的引领下,宝应电线电缆产业已从传统的电线电缆,向特种电缆、高端电缆、海洋装备电缆、航空电缆以及智能化装备电缆发展。

  在项目建设中,宝应人充分地认识到,既然不能与别人比区位优势,那就用足放大现有的生态资源、产业特色和后发优势,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用发展空间换产业项目。

  将现有资源用到极致,“吃干榨尽”,是宝应项目建设的一大特点。宝应在电线电缆和输变电产业上有较好的基础,就依托宝胜这个龙头企业,联姻中海工业这个央企集团,进而裂变出一串体量大、质态优、前景好的大项目;宝胜有广袤的河湖滩涂等水面资源,就“无中生有”,用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换来一批光伏制造项目,从而形成支撑宝应未来发展的新支柱产业。

  实施个性化、差异化考核,是宝应项目建设的另一特色。一镇一考核,宝应有14个乡镇,半数乡镇没有“亿元指标”,7个乡镇没有外资任务,这里的乡镇干部无需为项目建设发愁,他们任务是“做减法”、“腾笼换鸟”,结合本镇实际打造特色产业。而项目考核和外资任务主要集中到经济基础较好的安宜、氾水等镇以及开发园区。这种量身定制的考核方式,让基层干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既够得着又使得上劲,同时又减少了掺假造假的现象,让项目建设真正实打实、“不含水分”。

  采访感言

  “葡萄串效应”令人称羡

  后发地区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项目建设无疑是牵引发展的牛鼻子。而宝应用发展的实绩向我们证明了:只要选准方向、找准路径,狠抓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不放松,就能扬长避短,在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上蹄疾步稳、加速前行。

  项目建设不是不讲规律的大干硬上,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宝应对有条件的乡镇“多压担子”,对基础薄弱的地区差异化考核,不搞花架子,不掺假耍滑,以实绩论英雄。同时,在路径的选择上,找到了一条项目建设的捷径:那就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和禀赋,“无中生有”“借梯登高”,变项目招商为产业招商,变资源优势为产业特色,形成了令人称羡的“葡萄串效应”。记者 洁文 邹平 国军 通讯员 艾红涛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