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宝应也有“杨家将”

2013-5-24 09:53| 热度:11304 ℃ |作者:马俊慧|我要投稿

在天长市谕兴乡草庙山东麓,有一座占地25亩的清代墓葬。墓前有长500米、宽30米的神道,石华表、石象生等一应俱全,和风阳皇陵相似,实为罕见。墓主人是清代的昭武将军、江南提督,宝应人杨捷。 杨捷(1617~1690 ...
     在天长市谕兴乡草庙山东麓,有一座占地25亩的清代墓葬。墓前有长500米、宽30米的神道,石华表、石象生等一应俱全,和风阳皇陵相似,实为罕见。墓主人是清代的昭武将军、江南提督,宝应人杨捷。
     杨捷(1617~1690),字元凯,《清史稿》有传,为清初名将。曾参与进剿南明政权在江西、广东、福建的军事力量,因功于顺治十六年(1659)擢江南提督,驻防扬州。康熙十七年(1678),台湾郑氏集团遣将攻陷福建沿海军事重镇海澄,清廷大震,年已62岁的杨捷再次受命统兵出征,历时二年,收复海澄,并乘胜肃清了福建沿海的郑氏武装力量,为清廷后来收复台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康熙十九年(1680),以老病乞罢,命还任江南提督。三十九年(1690)卒,年七十四,赠少傅兼太子太傅,谥敏壮。
     杨捷出生于军事世家,“其祖父伯叔皆以门阀技勇起家,一时家声籍甚”。据清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所撰杨捷墓志铭记载,杨之先人,“胜国时有以军功授后屯卫指挥使者”,“曾祖讳子隆,祖讳应元,皆袭世职,父讳国栋,以军功历升义州城守参将、加副总兵”,“叔父国桢、国柱,兄振,并用边将立功,国柱、振又先后死事,称名臣”。杨国柱,字廷石,崇祯九年(1636)以累功为宣府总兵官,佩镇朔将军印。十一年冬,入卫畿辅,从总督卢象升战贾庄,卢象升战死,杨国柱血战突围却被问罪,调为怀标练兵总兵,《续宣府镇志》称其“每谈及边事,辄扼腕誓死”。十四年,祖大寿被困锦州,总督洪承畴率八大将往救,杨国柱是最先赶至松山的。崇祯十五年,清兵克松山,率孤军力救洪承畴大营,陷伏中,清兵四面呼降,国柱太息,语其下曰:“此吾兄子昔年殉难处也,吾独为降将军乎!”终以众寡不敌,身被六枪、面中三矢死。赠太子少保、荣禄大夫,荫一子,赐葬于保安卫孝文山之原,建祠岁祀,额曰“旌烈”。杨振,明天启初世袭卫指挥使,后为蓟辽督师袁崇焕赏识,被任命为宁远千总,崇祯二年(1629),从袁入卫京师。“救开平有功,进都司佥书,邮马山之战,以游击进参将”,逐级升迁至宁远副总兵。曾因不肯依附大太监高起潜被“中以他事”落职,后由辽东巡抚方一藻推荐复官。崇祯十二年(1639),松山被围,“方一藻议遣兵救援,诸将莫敢应。独副将杨振请行,至吕洪山遇伏,一军尽覆。振被执,令往松山说降。未至里许,踞地南向坐,语从官李禄曰:‘为我告城中人坚守,援军即日至矣。’禄诣城下致振语,城中守益坚。振、禄皆被杀。”杨国柱和杨振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5)被赐谥“烈愍”,二人在《清史稿》中俱有传。
     耐人寻味的是,杨捷的父亲杨国栋,在清朝人所编纂的正史中却事迹不彰。大量的史料证明,这是一个被埋没的名将。明天启二年(1622),努尔哈赤入侵辽东,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经抚不和,明朝在辽东的重镇广宁失守,“四十余城之官各率所属兵民降”。皇太极与代善率兵往义州移其户,时任义州城守参将的杨国栋“闭门以拒,招谕不从,遂攻克之”。杨国栋的夫人(也就是杨振、杨捷之母)赵氏自缢,杨国栋带着杨振以及幼小的杨捷,“夜行昼伏,渡鸭绿江入皮岛(时为明平辽总兵毛文龙据守)”,回归明朝。不久因剿灭在山东造反的白莲教有功,升山东临清参将。天启六年(1626)任镇守山海关南海口总兵,后调任登莱总兵,因夜袭连云岛取得大捷升右都督。崇祯元年(1628),改用为浙江总兵官,因登莱巡抚孙国祯请留任,言“登莱要地,十倍于浙,国栋猷畧,尤宜于东”,而任为山东总兵。寻因陈东江总兵毛文龙十大罪,遭到毛的反噬而下狱。崇祯二年,清兵入犯京师,杨国栋于狱中起用为通州总兵,次年以守城功加太子太傅。此后,因史料缺失,其经历不详。从崇祯四年(1931)初曾遭到在京文官的抵毁及太监苏钦的诬陷看,很有可能被剥夺了统兵权。后来南明永历政权中有一个大将杨国栋,被封为武陵侯,在与清兵的作战中牺牲,王夫之所撰《永历实录》记其自称四川人。但其生平事迹恰与国栋相接续,疑即捷父,其自隐身世,恐因杨捷时为清兵大将,有所忌讳所致,姑志此待考。倘如此,则清史中国栋之名不显,其疑可焕然冰释矣。
     很多史料中称杨捷为义州人,考墓志所载“杨之先,世居扬州之宝应县崇俭乡,胜国时有以军功授后屯卫指挥使者,遂为义州人”一语,此说恐不确。明代有民户和军户之分,杨家为军户,因军职世代驻屯义州,所以被称为义州人,若转民籍仍可隶原籍。宝应在城四坊改崇俭四乡是在明万历年间,而非明初,所以明代杨家民籍仍隶宝应,这是显而易见的。杨捷后来请改籍扬州,当不仅仅因为故土情深,也与其一直自认为宝应人有关,其葬地历史上亦与宝应毗邻。此外,还有人认为杨捷参与了“扬州十日”的大屠杀,这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的发挥。各种史料都记载,顺治初年,杨捷尚在山西平“土寇”,直到顺治四年(1647)才受命统兵南下,与清兵克扬州可谓是风马年不相及耳。
     杨捷一家满门皆将,父、叔、兄皆为国尽忠,杨捷本人则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宝应的“杨家将”,说是与历史上北宋的“杨家将”前后相辉映,应不为过。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四日
     参考资料:
     1、清史稿 2、明史 3、碑传集 4、重修宝应县志  5、义县志 6、续宣府镇志 7、明熹宗实录 8、崇祯长编 9、永历实录 10、东江疏揭塘报节钞 11、辽海丹忠录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