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难当,儿子在他的房间开了空调。索性,我也躺到了他的小床上蹭凉。 一抬眼,恰巧看见了婆婆给儿子蚊帐中挂的微风扇,正安安静静地笑对着我,一副乖巧待命的可爱模样。我突然心生感慨,想起了我们小时侯的夏天。 那时,老家在氾水小镇。记忆中的夏天,有整片参天的大树和此起彼伏的知了鸣叫。炎热的午后,没有空调的房间,远不如户外绿荫庇护下的广阔天地来得欢。追逐玩耍,聊天嘻哈。热,在孩子们看来,算什么呢。夏天,有五一路街口大冰柜里的奶油赤豆棒冰和母亲常拿着的大蒲扇;有傍晚家门口和大马路上搭的门板床;有给我们带来无限享受的微风扇,充斥着童年的整个记忆,留下了无穷的快乐。 其实,那时候也热,玩累了,疯够了,就感觉到酷热的厉害。这时,一大盆冰凉的井水从头浇到脚,或是整个身子坐在盛满水的桶里,那叫一个爽。要是再啃上半个西瓜,或是来根奶油冰棒,美美地咂着嘴嘬着,那真叫爽得不行呢!井水,冰棒和蒲扇,都是消暑之宝。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才有了电器化产品——电风扇。那时的台扇、落地扇,声音响得咋咋呼呼,头摇得晃晃当当;吊扇一般挂在堂屋,也即现在的客厅,叶子转得飞快,热乎乎的风瞬间掠过了整个堂屋。风大,声音也不小,在电器化刚刚起步的年代,家里能有个这样的大宝贝已经不错了。往往到了晚上,疯了一天的小孩,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在门口吃完饭、拉呱完家长里短后,就进屋子里,吹着电风扇、听着收音机,或是看小会电视,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悠闲时光。睡觉时,台扇、落地扇的风有点生猛,声音响得也不行,远不如妈妈摇的蒲扇来得柔和,这样的大物件还是大人们用吧。 于是,小时候的记忆里,是母亲轻摇着蒲扇,用温柔的声音,边讲故事,边扇风,陪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暑热难当的夜晚。 不久后,小巧可爱的微风扇诞生了。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给我的小床挂上微风扇的情形。我兴奋又好奇地躺在床上,看着小小的风扇悠悠地转着,带来丝丝微风。虽然风还是有点热,但热得温柔,如母亲的手,轻轻的拂着,睡觉正合适。微风整夜吹着,那叫一个享受啊,无法形容。小小的我,也有了自已的现代化电器,母亲以后再也不用为我扇风而手臂酸疼,熬夜费心了,我可以爽爽地心安理得地睡到天亮。那时拥有微风扇的心情,比起现在的孩子有个什么苹果、爱疯的,真不知要高兴多少倍呢,物以稀为贵的年代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已的东西,那种宝贝的心情现在的孩子不懂的。 现在的夏天,虽然热,但科技改变一切,外面热的发昏,室内凉风如春,微风扇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空调时代也让人忘了曾经在马路上乘凉唠嗑的情怀。但是,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我想,记忆中那个从无到有的年代,从匮乏到丰盈,不应该被我们遗忘,经历过的人,都懂。 本文发布于宝应生活网,本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