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回望县南街

2017-5-24 10:37| 热度:13965 ℃ |作者:梁鼎成|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如果说,县南街是宝应县历史的见证,恐无异议。因为自唐武德四年(621年)朝廷复置安宜县和后来易名为宝应县(包括宝应军、安宜府等)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上下1400年。其间,仅南宋开禧(1205——1207年)后徙 ...
  如果说,县南街是宝应历史的见证,恐无异议。因为自唐武德四年(621年)朝廷复置安宜县和后来易名为宝应县(包括宝应军、安宜府等)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上下1400年。其间,仅南宋开禧(1205——1207年)后徙于嘉定桥东,嘉定六年(1213年)知县贾涉复迁故址,仅中断五、六年,县衙一直在原址,没有挪动过位置。县南街,顾名思义,县衙之南的街道。它北起叶挺路,南至学前街,全长约300米,宽3——4米不等。它既是县衙的拱卫,亦是全县的命脉,显示着城乡的浮沉和兴衰。
  县南街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典故似大湖浪花纷呈,名人如夜空群星璀璨。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一次政协全委会上发言,称其为古文化一条街。街西侧第一家是清嘉庆七年(1802年)“探花及第”朱士彦故居遗址。此公谙于河务,办事公正,曾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宝应历史上的最高职位,后病卒于官。而且学富五车,文采斐然,是一位十分难得杰出人物。家宅建在直对县衙的巷首,乃殊荣,朱士彦当之无愧。街东小巷中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福建巡抚、首任驻台大吏王凯泰故居,那上下两层旧式楼房仍在。南边是西通城市河的水巷口,巷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额。再向南是直通老西门的大石头街。明清两朝是送往迎来,人流如织,车水马龙,货物集散的热闹之处。穿过仓桥,直上运河东堤,可达明正德、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泊船的御码头。
  县南街与大石头街交汇处是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进士、官至鸿儒卿的刘国黻和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直隶总督、《康熙字典》编撰者之一刘师恕的宅第。解放后,此大院一度作为县总工会和县政协办公之处,现为安宜镇学墩社区所在地。大门外曾有为儒童刘国翼妻王氏和生员刘演书妻张氏所立的过街节孝坊。因二人同坊,坊体较大,被列为宝应十景之一——石(十)牌楼。如今仅存街东石柱一根,昭示其昔日辉煌。与刘家一墙之隔的是成蓉镜故居。他不但是以朱子为宗、兼修汉学的儒学大师,而且是声名卓著的教育家。其子成肇麟乃抵抗八国联军英勇献身的烈士。官至安徽巡抚的近代词人探花冯煦、著述为一邑之冠的绍兴知府刘岳云等,皆是其高足,被誉为“成门三骏”。
  再南行几步,街东有八宝亭旧址。《县志类编·古迹》:“八宝亭,在县治南,久废。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徐翴重修。复圮。道光十一年(1831年)高邮孙明经(贡生的别称)应科侨居亭东,掘地得碑,乃明知县岳东升《浚得宝河记》,因重倡募,建亭其上,嵌碑亭壁,今复久圮,邑人议再建,未成。”八宝亭关乎宝应县名的由来,使人遥想唐上元三年(762年),尼姑真如献八宝,唐肃宗得宝应瑞,颁诏改元的史实。此事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正史典籍均有明文记载,毋庸置疑。问题是背后皇权之争留下的谜团无法破解,从而成为历代争论不休的话题。
  老友赵庆成任校长的城西中学,原来是一所小学。清末新学渐起之时,热心教育的朱寿镛先生把敦睦家塾改为敦睦学校,领城乡风气之先。记得20世纪50年代,朱德庆老师带领学生远足,我等从安丰坐帮船上宝应,来这所被称为实验小学内参观。见楼房排列,教室次第,课桌整齐,黑板油亮,心里十分羡慕。接着欣赏院中奇花异木,攀爬假山,钻入洞穴,忽隐忽现,尽情游玩,“不知身是客”。如今旧貌变新颜,那高高大大的教学楼赫然耸立,让人看到时代前进的步伐。《县志类编·园林·坊表》载:“安宜园林——相传在县治前百步。”我估计此处可能是原址。唐开元年间,诗人储光羲在安宜园林接待高适,东望邗沟,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十里次舟楫二桥能往来”的。
  八宝亭之南是得宝河旧址。此河流向西南,与爱莲池相通。明初为体现周敦颐《爱莲说》的意境,开挖陂塘,遍植荷藕,夏日一池碧绿,荷花与莲叶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可是好景不长,爱莲池逐渐从地面移到了书上。真不知道清朝和民国有多少文人雅士的诗情为之干涸啊!及至文革,得宝河也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密密匝匝的民居和几排鹤立鸡群的楼房,仅存一座水泥预制板搭成的爱莲桥,和通往运河东堤的小巷,观者不由得生出世事沧桑,地形易改的感慨。
  县南街末端东边有一道长长的围墙,墙内原为武科演练之地射圃。清末我国极贫极弱,列强瓜分,落后挨打。有识之士主张“尚武报国”,这空旷的射圃才没有被人们蚕食鲸吞般地“填充”。解放后,这里一度是大会场和体育场。文革后期还搭起了零乱不堪的“防震棚”。新时期相继成为几所学校的操场。目前,四周碧树环绕,全场绿茵铺地,运动器材有序罗列,与古学宫建筑群相映生趣,组合为城西一景。
  二三知己同行,徜徉县南街上。或驻足流连指指点点,或折入小巷寻寻觅觅,或遇熟人点头招呼,或向老者躬身求教。脚步时徐时疾,快慢不拘。朗声争辩时,如诵苏轼之词“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细语倾谈时,若吟柳永之曲,“红牙檀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有人云:县南街是宝应第一街,唐宋元明清,从古走到今。我想起《县志类编·墓域》载:“汉袁术墓……在县治南三百步。墓门有碑。镌汉时衣冠人物甚工。”如果把它比作回望的时光隧道,也许通往更加久远的古代呢!诗曰:
  连通县衙千百载,
  仰望斗宿列长街。
  西接金霭连霞彩,
  东引紫气荡尘埃。
  家家地下藏珍宝,
  户户堂前育人才。
  莫道商贾早远去,
  访古游客结队来。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怀想渔业村上一篇:最美淮江路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