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七月,故乡宝应是荷塘

2017-10-18 14:54| 热度:21134 ℃ |来源:风雅扬州|我要投稿

七月,窗外是一片夏景,修竹依着山石,小径常踱猫步,当我不经意抬头时,常常被窗外的景象所迷惑,我在山间烹茶?我在水边煮字?因为不远处,确实有一片荷塘,这时候的七月,她们正密密匝匝地开放着,罗裙轻卷,红唇向天,她们沐浴在自己 ...

  (一)窗外

  七月,窗外是一片夏景,修竹依着山石,小径常踱猫步,当我不经意抬头时,常常被窗外的景象所迷惑,我在山间烹茶?我在水边煮字?因为不远处,确实有一片荷塘,这时候的七月,她们正密密匝匝地开放着,罗裙轻卷,红唇向天,她们沐浴在自己的美丽中。这个季节,这座城市的其它花卉仿佛都闭门谢客了,唯有她们,艳帜高涨,天真地开放在这座城市的任何一处水面,占据了人们游乐的河道——人们并不恼,反而很感谢她们的率真;遮挡了人们窗外的视线——人们很高兴,因为她们成为窗外一景;让人们鼻腔里只流转一种味道

  ——人们反复嗅着,贪婪地嗅着,因为在这种香气里,人们知道真正炽热的季节来到了!

  我的窗外,是一处叫荷花池的景观。这处清初叫做南池的水面,被当时文人们昵称为砚池,他们把不远处孤峰挺拔的文峰塔,看作一支笔杆。他们在一次快意的酒后,将南池这处景观定名为“砚池染翰”。文峰为笔,南池为砚,在波光塔影的自然风光中,把文人胸中的那些个小资气息,一吐为快。

  如今的荷花池,荷占半池,成为全国范围内以荷置景的著名景观之一。饭后闲暇,我常常不经意地走到湖畔,掬起一掌水放在荷叶上,看她们恣意地滚动、快乐的汇合,情到深处时一起跃入水中,你侬我侬而化于无形。而有着一层细绒的荷叶,多像初恋时我轻轻捧着的脸,她不言,她不语,她是初生的容颜……

  (二)父亲

  七月回望故乡,故乡就是满满一汪荷塘。城区以荷置景、以荷命名处甚多,纵棹园内荷叶田田、古学宫前池名“爱莲”、城东有处莲池庵。而至郊野,更有宝应湖、白马湖、氾光湖、广洋湖、射阳湖、獐狮荡、绿草荡、和平荡、三里荡等“五湖四荡”,把故乡开成中国版图上的一处荷塘。

  故乡滩涂,90万亩中种植了20万亩荷藕,其种植面积、产业化规模都是中国第一,1998年,故乡宝应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而其中申报的一个重要文本,便是1993年我与父亲合著的科普书籍《莲藕世界》,书分“涉足莲藕世界、摸熟莲藕脾气、结识莲藕家族、发展莲藕生产、开拓莲藕领域”等五章,详细介绍了宝应莲藕的栽培方法。书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后,成为宝应藕农的致富手册,二十多年过去,至今仍有乡贤邑人津津乐道于那本莲叶封面的小册子。

  仿佛与荷,天生就有某种因缘,我知道,这是父亲带给我的影响,小时候的院子,有上百盆缸荷,地产的“美人红”、“大紫红”、“小暗红”等品种,被父亲改良了缩小了种在院内缸中,招引着成群的蝴蝶、蜻蜓来飞。许多人叩门而问,为什么我们家院子,有夏日荷塘的气息,老远就能闻到?

  父亲实践莲藕栽培四十年,研究荷花文化二十年。对于农村的记忆,就是每年的暑假,我跟随他去乡下的试验田。他的办公室就是田头的一间茅草屋,一切都是简陋的,只有木门上的一幅对联,常换常新,内容不变: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父亲的颜体字写的非常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他是一位寂寞的拓荒者,经过他改良和提纯复壮的藕田,经示范推广多达五万亩,产量提高百分之十,正因为在莲藕栽培与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他成为宝应荷藕研究领域唯一的高级农艺师、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理事,获得了国务院和农牧渔业部的多次嘉奖。

  2010年10月30日,父亲离开了我们,临终前穿着那件他十分喜爱的印有荷花图案的汗衫,去往他的天国里的莲花世界。

  在今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收录了一首我献给父亲的诗歌:在百盆碗莲驻扎的院落/清香四处设伏/奔袭夏日的蜻蜓//养荷的父亲/盼望荷的根茎强壮/他时常探探泥土中的动静/为了确认孩子/是否在茁壮成长//在家乡/荷是一张名片/藕代表一种愿望/他们的结合代表着子孙连绵/优秀者莲出水面/更多平凡者/是一截截葡伏的藕枝/在父亲的期许中等待/来年发芽。

  (三)童年

  这个夏天,雨水丰沛。在一阵闷热情绪的酝酿之下,就会有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我看见窗外的荷塘边,一个小伙儿迅速折了两张荷叶下来,一张顶在了女友的头上,一张自己撑着,两个人欢笑着一路奔跑……此情此景,牵我思绪,四十年悠悠岁月,并没有磨灭我在童年与荷藕结下的深情厚谊,相反,时常有一股幽幽的田畴气息,挟着荷的丰姿,在百里外的晴空里远远地慰藉着都市中的我的心情。

  莲蓬长蒜是藕乡孩子童年里必然做的事。把青莲蓬里的嫩莲子一个个顶出来,在每一个莲子空洞的底部捣一小眼,每一空洞栽一瓣大蒜。母亲用四根等长的棉线穿过莲蓬壳边缘,拉回线头,聚到上面一起收拢、打结就算成功了。我常常把莲蓬放在水里浸一下,那家伙肚里就像海绵一样,水吸得饱鼓鼓的。当作一件玩具,我把它挂在窗前,每次经过,我都要看看它出了没有?等到出了,等到亭亭玉立了,等到母亲叫我去馅那“青青的蒜”了,就是我家过节的时光,该吃面条了。父亲告诉我,莲蓬长蒜,其实是“无土栽培”的一种。

  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好,骨子里他也希望我能有一手好字。可是跟随他在乡下,哪里方便去买纸与笔?他居然说,可以用荷叶写的。他摘下密不通风处的一张荷叶,摊在地上,用食指抹上黑油泥给我示范书写,倒真是可以。从此,我的字从荷叶上起步,写到粗纤麻纸上、写到白纸上、写到宣纸上一直到发表在报纸上——这个像神话一样的故事,在我的身上实现,应该要感谢我的父亲,更要感谢家乡的荷叶。后来,我读到齐已《早秋寄友生》诗,“试折新莲叶,题诗寄竺卿”,才知道荷叶当纸,古已有之。

  童年的荷塘,每逢淘藕结束,有做象鼻杯的庆祝方式。晚间,荷塘边上,八人围坐八仙桌,酒肉铺陈,主持人不拿酒杯,却把八张荷叶折去叶柄,摆在八个矮阔的大碗里,揪去外面四周多余的叶片,每个叶片的凹心里,摆放一个三十厘米长的荷叶杆,在凹心里斟上酒。看到他们边吃菜边用荷叶杆吸起酒来,我恍然大悟,这可真像是大象鼻子饮酒。我试着吸了几口,别说,真有风味!酒香、荷香一起吸入肚中,有酒的暖意、有荷的凉爽……现在想来,而今处处流行的吸管饮料,大概老祖宗还是在中国吧,说不定,就在我的故乡宝应。

  (四)新藕

  了解一下荷藕的生长期,七月上市为新藕,清甜爽脆,嫩如鸭梨;九月采收为中秋藕,适宜制作各类藕菜;霜降前采收为红锈霜,适宜蒸煮烂藕;冬至前后采收的叫白锈藕,含粉量高,最宜制作藕粉。这其中,只有第一阶段的新藕,是不用加工可直接食用的。

  新藕,故乡叫花香藕,是最鲜嫩脆甜的消暑食品。在故乡,她的美好就如同刚过门的新媳妇儿:头茬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妇,黄瓜钮。这是世界上的“四大鲜”。

  花香藕是在大暑和早秋荷花盛开时早早上市的,因此要想方设法早结藕。荷藕是个活的东西,只要在湖荡里感到长得拥挤了,便会自动停止叶片的生长,并且憋足力气,长出杆高叶大的大架叶,地下停止走链,莲鞭前端增粗,转入结藕.宝应种藕人摸熟这个脾气,便人为地用增加栽藕量、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以及浅水除草增加光温等措施及早促进,使其生长拥挤,以实现提早结藕。

  这时的荷花开得正娇艳,水上的莲叶、地下的藕枝正像姑娘、小伙盼青春一样疯长哩。所以淘出花香藕来看,都是嫩汪汪、粉白白的姿态,一道道紫箍像美人的束腰,一簇簇粉红是含羞的顶芽。藕头呢,黄绿半透明;藕身呢,手指一按,五个指头的水印。一刀切开,断面九个大扁孔就赫然在目,双手一掰,飞溅的乳浆会遮住你的眼。如此鲜美,怎不叫人食指大动!

  小时候家境并不宽裕,夏天没条件常常吃到冰棒水果,盼望着父亲从试验田里回家带来几截花香藕解馋成为最平常的事了。也怪,我儿时虽瘦却无病,直至今天读到“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的诗句,才认定八成是得了花香藕的福祉。

  居住城市,一次无意间竟嗅着了家乡藕荡里传来的幽幽荷花香,我怀疑是自己的错觉,推门下楼,疾步追寻。在小区花园的亭子里,见到一位被孩子们簇拥着的老太太,操纵着一只木凳压榨机,机身下躺着一小截一小截洗削干净的花香藕。她用肘部只轻轻一轧,木凳下的小槽子里顿时汩汩流出藕汁来,汇入下面等接的小杯中,围着的孩子便一片欢腾。老太太似乎也非常高兴,竟低声唱起一首自我入城以来就再也没有听过的家乡情歌:“送哥送到藕塘边,荷花出水朵朵鲜。池水碧绿,荷叶团团,荷花落瓣,结成蓬莲。早来三天吃嫩藕呀,迟来三天吃老莲。”我被她平淡而满足的神情所感染,也挤进孩子群中买了一杯藕汁喝。

  手捧着一杯乡情,伴随着老太太的歌声,我仿佛走进了儿时那段放开肚皮大啖花香藕的日子。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