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宝应百名工匠风采录|张爱兵:一斧一凿复原“东北半城,万户机声”

2018-10-25 10:37| 热度:6124 ℃ |作者:王红霞|来源:宝应杂志|我要投稿

宋锦历史悠久,由于其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称为中国“锦绣之冠”。苏州盛产宋锦,故宋锦又称“苏州宋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宋锦运用于佛教文化,还可用作书画装裱、经卷裱封、幔帐、被面、垫面以及衣料等,一度 ...

宝应百名工匠风采录

张爱兵:一斧一凿复原“东北半城,万户机声”

文图∕本刊记者 王红霞

  宋锦历史悠久,由于其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称为中国“锦绣之冠”。苏州盛产宋锦,故宋锦又称“苏州宋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宋锦运用于佛教文化,还可用作书画装裱、经卷裱封、幔帐、被面、垫面以及衣料等,一度还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而传播到世界各国。宋锦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宋锦起源于12世纪的中国宫廷,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为了满足宫廷服饰和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

  现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内展出各种类型的古代织机和传统工艺的手工操作表演,展示明清时期苏州丝绸业“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繁荣,有天鹅绒织机、漳缎织机、云锦织机、脚踏缫丝机等。在苏州吴江的宋锦文化园里,也摆放着无比复杂和精巧的老织机。

  这些巧夺天工的精致机台多是失传的,经后人的复制与创作而成。恢复古老织布机的能工巧匠就是民间技艺传承人宝应的张爱兵父子。

  张爱兵的弟弟张爱桥当兵退伍之后也曾跟父亲学习,2014年,子承父业的兄弟两人在苏州成立“天舍丝绸文化”工作室,经营范围包括设计与制作纺织品、丝绸制品、工艺装饰品,还有多种小型古织布机等。

  1999年苏州宋锦织物厂停产倒闭,有关宋锦的织机、人才及工艺技术资料散失,使传统宋锦的生产面临人亡技绝之危。

  70多岁的钱小萍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丝织专业人才,1985年,苏州市政府正式批准筹建苏州丝绸博物馆,1991年,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丝绸专业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的钱小萍创建了中国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复活”了濒临绝迹的宋锦技艺。

  宋锦技艺不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概念,而是需要前期设计图案和结构,从纹制、装造到经纬线加工、织机式样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更像一项系统的建筑工程。由于宋锦失传多年,流传下来的画样本就很少,技法也大多失传,复制文物的过程繁琐难度特别大。要想复制织品,必先复制织机。

  手工织机在苏州几乎没有,钱小萍在创博物馆时找到了当时在苏州木工活做得相当好的张爱兵父亲,专门复制维修机台,把从民间收集来散了架的织机重新组装。

  张爱兵初中一毕业就去苏州父亲那里学木工手艺。很多织机没有图纸,没有统一的模式,张爱兵和父亲只能根据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或是老手艺人口述,去研究文物的结构和工艺,然后再进行复制工作。

  张爱兵他们复制过机台大小都有。小型的放在方凳上,可作摆设供观赏,也可织细小物件。大型的如宋代的宋锦织机,这是一种提花木机,用两个经轴和十片综,在地经之外,另加接结经,以固结彩纬。上有挽花工,下有织花工,他复制过一台宽约1.5米、高2.5米的木制织机,织机有两层,需两人合作完成整道织造工艺。一人站在织机上面,负责将织造机上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进行整理排序,另一人则在织机前,负责将五颜六色的丝穿过经纬线,也就是“织”,两人根据图案的变化调整织布机的经纬线。

  今年49岁的张爱兵才开始对修复织机枯燥的木工活不感兴趣,完全是当作一份以后能够养家糊口的差事,不得已而为之。复制古代织机全靠手工完成,尤其细致,榫口都是用凿子一下一下的凿开,大小对应吻合,否则投不上。初学时,左手凿右手锤,左手不知挨了多少次锤子的落偏击中而伤痕累累。

  当后来经他下了一番苦功、亲手复制出的作品摆在博物馆,看到专家和游客惊叹不已,中国织布业的古文化和现实的成就感,使他对古织机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为恢复一台古织机,或是按需求制造,他们曾走访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到民间寻收藏的旧物,回来参考研究。

  张爱兵想把这种古老织机的传承文化在老家县城做投资,开间工作室,现场织布,展览古老的织机,可是他们兄弟二人转遍了宝应县城的热闹街区,打听了解,发现没有人对丝绸感兴趣,即使大力投资也只能新鲜一时,而不能把这种传承文化发扬光大,最后还是决定在被誉为“丝绸之乡”的苏州开间工作室,单子接下后,张爱兵回氾水的家里开始做,他家后院的作坊,各类木工家什一应俱全,单子多忙不过来时,就请附近的木工来帮忙。

  经张爱兵兄弟二人制作出的古织布机在全国各大博物馆等地展出,包括河南洛阳、开封,河北襄阳,安徽黄山,还有佛山、厦门、南京、无锡等,和多家云锦博物馆、云锦研究所和相关云锦织造企业都有着长期合作关系。2009年为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复制过古代大花楼双经轴古织机和各种模型织机。2014年,APCE会议各国领导人及夫人身穿的宋锦装云锦所用织机,就是由张爱兵兄第俩亲手打造的。2007年6月制作的“大花楼织机模型”入选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这些古文化古技艺的传承,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宝应人的自豪。

  来源:宝应杂志|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2018年9月号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