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宝应老街巷的那些记忆

2019-12-21 16:30| 热度:5995 ℃ |作者:华连水|来源:中国江苏网|我要投稿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宝应的母亲河。大运河的诞生(吴王夫差筑邗沟),要早于宝应建县(宝应始名平安)有335年。大运河哺育着宝应人,也孕育了宝应的文化。大运河宝应段的演变历史记载着宝应文化特别是古文化的最辉煌的篇章。大运河经历了 ...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宝应的母亲河。大运河的诞生(吴王夫差筑邗沟),要早于宝应建县(宝应始名平安)有335年。大运河哺育着宝应人,也孕育了宝应的文化。大运河宝应段的演变历史记载着宝应文化特别是古文化的最辉煌的篇章。大运河经历了从湖道(包括湖道与河道相间)到河道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前者称为古运河(江淮段又称古邗沟,下同),后者称为现代运河。

  古运河的主要命脉在宝应,宝应城垣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原为土城,元至正十年(1350),土城以砖包之,城垣呈椭圆形,东西长1400米,南北长1600米。明清时,屡建屡毁,至民国拆除城楼,放矮城墙。建国初,断垣残壁均全部拆除。如今在城南和北门外原水产公司均有城墙遗迹和散落的墙砖。悠悠岁月流过这片土地,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

  以北门外大街――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为主要轴线向两边发散的历史街区基本保持明清时期形成的建设格局。北大街、大新桥至北门口,街西文教食堂原为耶稣教堂,老震丰园茶楼处是与街道垂直相接的官巷。沿街的商业店铺,有多座两层楼房。北门外大街北门口至铁桥口,有一寸巷、灯笼巷、井巷口、磨子口,牌楼口与街道垂直相接。沿街有商业店铺和民居,东西两侧古巷相连,基本保持原来的格局。铁桥口东西老街道有一座窑河通海桥。

  窑河:源出北门外五里桥,流经铁桥村通海桥,由花城路西端折转流向东南入中沟河,全长3000余米。此河原用于北郊农田排灌,现成为市区的排水河道。通海桥的西桥头有一户祖传多代的老人,今年80高寿的姜克俊老爷爷描述了古城铁桥口主街道和弯孑口每天是热闹非凡,铁桥口的东西主干道有:商业店铺、杂货店、烧饼店、饭店帶旅社、猪行、皮毛骨行、香店、铁匠店、粮油行、豆腐店、染坊店、理发店、茶炉子等,铁桥口附近还有芽豆芽共有20多家,铁桥口的弯子口是一个主要的交通要道,宝应北方的人如曹甸、安丰、以及临县的阜宁县,东沟益林等,去江南到宝应上轮船码头都要从这里走,小驴子赶脚代客川流不息。铁桥口的杂货店老居民可能都不陌生,因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杂货店,杂货店主要经营的都有糖烟酒,糖果糕点,生活日常用品,油盐酱醋,扫把,锅,碗,瓢,盆,筷子,刀等等日常用品。

  铁匠汪老板是极受老百姓尊重的人物。他技术好,打出的刀具轻巧精致,还极锋利。此外,他为人热情仗义,谁家的农具坏了,不管住在古城的哪一方,只要循着铁匠铺传出的一阵又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找到门上,他拿起来看看,二话不说,就走进作坊,一阵熊熊火光闪耀之后,保准让每一件或大或小的农具焕然一新,并且按质取价,尽管他与来客未必相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铁匠铺的生意红极一时。每天凌晨,几颗星星还在遥远的天际闪烁,公鸡还没有打鸣,铁匠铺就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晨曲,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古城,就这样慢慢挣脱了夜的怀抱,苏醒,开始了一天热辣辣的烟火光阴……很快,有毛驴车,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赶来,“嗒嗒嗒”,踏在古城狭窄的路上,驴子打着响鼻,车夫打着哈欠,停在了铁匠铺的门前。驴子在安静地吃草,咀嚼,车夫走进铁匠铺。殷勤的女主人早迎了上来,嘘寒问暖,并且递上了一杯热腾腾的茶水。朴实的庄稼汉不善言辞,只暖暖地笑一笑,便端起了茶杯,再过瘾地抽上铁匠铺里递过来的一支烟,清晨的困意,早已荡然无存。车夫随着铁匠铺的流水活计走进了那几间作坊,看一眼需要购买的铡草刀、镰刀,报个数之后,就转身出来。不一会儿,小铁匠把这些东西抬到门外的车上,用粗如蛇一样的草绳捆扎好。至于价钱,是早就谈好的。铁匠铺里的主人厚道,从来不会轻易涨价,这一点,大家很放心。

  弯子口附近王师傅家烧饼店,经营麻花、麻团、油条、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罗丝转烧饼等。铁桥口的民间染坊在农耕年代,老百姓所穿的衣服布料大多是自织的,这种土布通常呈白色,为了增加其花色品种,常通过一种民间染坊染成各种颜色,当年我们本地的铁桥口有刘、娄两家染坊店,染坊需要的染料叫靛青,亦叫靛蓝,取之于一种草本植物,这种植物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了岁数的弯子口的铁桥口老人,都能记得六七十年代(上世纪)的“茶炉子”。那个时候,街道上东西大街最起码有两家茶炉子,家家都是被黑煤炭熏得黑不溜秋,多数都是在门外打个草席棚,就是茶座了,几个老汉坐在一块,那个时候,宝应县城的大街上,就有10多家老汉开的“茶炉子”,车水马龙。

  最有名的还是北门外大街和铁桥囗3家茶炉子,其中姓孙、潘的茶炉子红火的很,到这里冲茶,有种鸟语花香的感觉,他把鸟笼挂在茶炉子,叽叽咋咋,真像是给喝茶的奏乐哩。60年代的宝应铁桥囗李家豆腐店也很有名。每到春节前,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做豆腐。记忆中,腊月二十四的晚上,母亲便会从家里的一个小木柜子里提出一只布口袋,然后将布口袋的黄豆一点一点地倒入簸箕里把灰尘簸干净,再把黄豆浸泡在清水中过夜,第二天一早,母亲就起床磨豆腐了。那时都是用石磨来磨豆浆的。磨豆浆是个细致活儿,磨的速度不能太快,在磨眼口放浸泡过的黄豆数量不能太多。动作需不紧不慢,在磨盘转动两周,回到原点后,才能在磨眼口添加一小勺黄豆。否则,磨出的豆浆少,豆腐渣多。小时候,父亲负责拉磨,母亲负责给磨眼一勺勺添黄豆,奶白色的豆浆也就源源不断地从磨子的四周流出,一桶黄豆要磨上好长时间。等我们起床了,父母已经把豆浆磨好了。

  20世纪七十年代的宝应粮店,1955年国家对粮食实行按人定量、计划供应以后,城镇居民必须凭户口簿到家庭所在地的粮管所申请领取粮证。粮管所根据申请人户口簿记载的常住人口,分别按不同的年龄、职业,按户登记、编号、核定供应人数、每月供应标准,建立供应底册台账,然后发给该申请人《粮油供应证》。城市居民购粮时,凭粮证到指定供应的粮店购买。粮店营业人员在接到粮证后,先按粮证登记编号找出该户供应底册台账并与粮证对照,然后在粮证内页和底册台账上同时填写品种、数量,结算本月余额后收款、找零、发出付粮的牌子,最后购粮者带着盛具去付粮处交上牌子,称到按计划供应的粮食。70年代,国家和人民开始触底反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套用当时一首歌曲唱的,从那以后,″幸福的花儿竞相开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人民群众迎来了充满渴望和生机的崭新年代。时代在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唯有宝应的老街巷在我的心头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华连水|中国江苏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